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的血管解剖关系及血管相关并发症。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1年10月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实施的55例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手术录像.研究右半结肠血管的解剖关系及术中明确出血的血管。结果55例患者均存在肠系膜上动、静脉和回结肠动脉及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出现率为45.5%(25/55),胃结肠静脉干的出现率为74.5%(41/55)。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血管出血的总概率为43.6%(24/55),胰头前区域血管(包括胃网膜右动脉、胃结肠静脉干及其属支)术中出血概率(16.4%,9/55)略高于中结肠血管(14.5%.8/55),术中出现血管并发症可明显延长术中淋巴结清扫时间(P=0.014)和腹腔镜手术时间(P=0.042)。亚组分析显示,胰头前区域血管的出血不会明显延长术中淋巴结清扫和手术时间(P〉0.05):而中结肠血管出血可明显延长术中淋巴结清扫时间(P=0.011)和手术时间(P=0.004)。结论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需处理的血管复杂多变,术中血管出血概率较高。清楚了解腹腔镜下右半结肠血管的解剖关系,有利于降低术中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2.
Lapareseopic colectomy is commonly performed,but laparoscopic extended right hemicolectomy with D3 lymphadenectomy for cancer located at hepatic flexure of the colon is a complex procedure,even in the ...  相似文献   
43.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以发热、淋巴结肿大且呈特殊病理过程的非肿瘤性疾病.该病临床无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本院从1999年~2005年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外科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外科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IAC)主要采用囊壁切除加囊腔脑池交通术和囊肿 -腹腔分流术。1 997年 1月~ 2 0 0 0年 1 0月 ,我院神经外科共收治蛛网膜囊肿 3 2例 ,分别采用两种术式治疗 ,并进行手术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 2例 IAC患者中 ,男 2 0例 ,女 1 2例 ;年龄 2岁~ 2 3岁 ,平均 1 3岁。有外伤史者 1 3例 ,脑膜炎者 2例 ,其余无明显诱因。病变位于外侧裂池囊肿 2 1例 ,大脑凸面囊肿 5例 ,幕下枕大池及桥小脑角池 6例 ;囊肿均为单发。IAC患者均起病缓慢 ,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不规则头痛、头晕 ,…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分析老年泌乳素型垂体腺瘤中雌激素受体(E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肿瘤侵袭性生长的关系。方法 手术切除的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标本46例,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ER和PCNA蛋白表达;从组织中提取RNA,经RT-PCR方法扩增ER-mRNA;从细胞中提取蛋白,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ER、PCNA蛋白及ER-mRNA表达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存在明显差异,且免疫组化和Western免疫印迹两种方法检测的ER蛋白表达水平相一致。结论 ER和PCNA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临床判定肿瘤侵袭生长的分子标志,为老年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体依据。  相似文献   
46.
南京市及所辖江浦等5县,历史上都有恶性疟流行。80年代仅江浦、六合两县连年有恶性疟病例发生;该两县也是省内间日疟高发病地区。根据卫生部及省疟防工作“七五”规划要求,南京市以1990年消灭恶性疟为目标,采用查治传染源结合室内药物灭蚊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使两县自1986年以来,连续4年未发生恶性疟。  相似文献   
47.
李国新  王志刚 《山东医药》1996,36(11):37-38
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山东省立医院(250021)李国新,王志刚脑垂体瘤绝大多数为良性腺瘤,发病率约1,10万,多发于30~50岁成年人,近年来有增多趋势。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本病多能早期确诊,治疗效果好。1诊断1.1临床表现①生长激素细胞腺瘤: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48.
经单鼻孔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0年4月~2001年4月共收治垂体瘤78例,其中男33例,女45例;年龄21~57岁,平均40岁。病程3~8个月。月经紊乱、闭经、泌乳38例,肢端肥大19例,性功能减退者22例,胡须减少者7例,视力减退者13例,视野偏盲59例。内分泌检查GH升高者33例,PRL升高者54例。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生长激素腺瘤26例,泌乳素腺瘤9例。影像学检查:蝶鞍片示蝶鞍球形扩大,鞍底变薄,后床突、鞍背骨质吸收者51例。CT及MRI示视交叉受压40例,垂体柄移位者73例,其中有2例突入…  相似文献   
49.
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抗血小板沉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人工血管体外形成内皮衬里并评价其抗血小板沉积特性。方法 将培养扩增的在人大隐静脉内皮细胞铺植于贫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连接素预衬的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并体外培养9天,再用含^125I标记血小板的全血以100ml/min的流速灌注60分钟。人工血管内壁形态以扫描电镜观察,血小板沉积量以r计数测定。  相似文献   
50.
小肠间质瘤2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小肠间质瘤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1993—2 0 0 4年收治的2 0例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黑便、果酱样血便14例、头晕9例、贫血3例,伴腹部疼痛11例,发病时间2个月至7年。确诊方式:剖腹探查12例,腹腔镜探查6例,小肠镜检查2例;手术方式:小肠间质瘤切除1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保守治疗1例。随访6个月至9年,除1例死于脑干出血、2例长期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Gleevec)症状部分缓解外,其余17例均健在,间质瘤无复发。结论 小肠间质瘤预后较好,但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应及早探查,以避免误诊;Gleevec对晚期小肠间质瘤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