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340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7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支气管镜表现。方法:回顾分析416例经支气管镜确诊的老年肺癌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及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并与327例非老年肺癌患者(年龄〈60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肺癌患者男女比例是3.9:1,中位年龄是68岁,咯血症状显著多于非老年患者(P〈0.05)。鳞癌最多见,占50.5%,显著多于非老年(P〈0.01);其次是小细胞癌,占19.7%,显著少于非老年(P〈0.01)。支气管镜下以增生型病变最多,占72.1%(300/416),其次是浸润型,占21.9%(91/416)。老年增生型的鳞癌最多见,占42.8%(178/416),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P〈0.05)。肺CT显示的病变部位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是54.2%~77.4%。结论: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分型及支气管镜下表现与非老年肺癌患者存在差异;支气管镜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老年人肺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2.
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创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口腔颌面部暴露于人体表面,极易受到损伤,虽然对生命的威胁不如颅脑心肺等重要脏器损伤那么严重,但是其影响面容外貌,能引起病人的心理障碍,妨碍病人的社会适应.我科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共治疗颌骨骨折95例,现将治疗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3.
南昌地区2 889例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昌为主要区域的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15年间行结肠镜检查确诊的大肠息肉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5年来共行结肠镜检21853例.确诊的大肠息肉共2889例,大肠息肉患者的检出率为13.2%,平均发病年龄为46.6±16.5岁男女比例为1.8:1,男性患者平均年龄大于女性(47.1±17.5与45.5±14.5,P〈0.05)。直肠是大肠息肉的最常见部位.占41%,然后为乙状结肠27.7%,左半结肠息肉多于右半结肠息肉(35.8%与23.1%,P〈0.05)。腺瘤型息肉是最常见的息肉类型(67%)。幼年型息肉患者平均年龄最小(12.0~4.8岁,P〈O.05).腺瘤型息肉患者的平均年龄最大(52.0±14.0岁,P〈0.05),结肠息肉病占息肉患者的1.2%,伴癌发生的息肉占6.1%。比较15年来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发现.近年来大肠息肉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患者的平均年龄增加:腺瘤性息肉增多而炎性息肉、潴留性息肉减少。结论:大肠息肉是大肠的常见疾病,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直肠和乙状结肠是息肉的最常见发生部位;少儿主要是潴留型息肉、幼年型息肉,成年主要是腺瘤型息肉.近年来南昌地区大肠息肉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患者的平均年龄增加:腺瘤性息肉增多而炎性息肉、潴留性息肉减少。  相似文献   
44.
陈卓  徐秀娟  李国华 《河北医药》2007,29(8):782-783
目的 观察不同方式去骨对下颌骨的损伤情况.方法 使用种植机、高速涡轮钻和咬骨钳对大鼠的下颌骨进行去骨,肉眼及光镜观察各种去骨方法造成的损伤程度.结果 种植机在3 000 r/min有冷却下进行骨磨除对组织破坏最小.咬骨钳与种植机在3 000 r/min无冷却下去骨破坏最严重.结论 有冷却、低转速的磨除对骨损伤最小.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自拟方玉屏补肾汤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指标效果。方法:将确诊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补肾汤口服,28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在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玉屏补肾汤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更深的探讨。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Graves病(GD)治疗前后炎症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hs-CRP与GD的关系。方法88例GD患者治疗前hs-CRP与200例正常人对照(对照组),观察GD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月、2月、3月hs-CRP、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的变化,比较用丙基硫氧嘧啶(PTU)或赛治(MM)治疗hs-CRP的差异及hs-CRP与FT3、FT4的相关性。结果GD者治疗前hs-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1月、2月、3月相比hs-CRP、FT3、F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2周FT3外),用PTU或MM治疗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与炎症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7.
PPA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可分为PPARα、PPARγ、PPARδ三种亚型。随着对胰岛素增敏剂尤其是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PPAR就是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靶点。进一步探讨PPAR与肺部疾病的关系,可能为TZDs类药物治疗肺部炎症及肿瘤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8.
近几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有所提高,但其长期生存率仍较低,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部分患者在治疗时已存在目前形态学不能诊断的转移,即微转移。肿瘤的血循转移可以经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癌细胞自原发灶脱落并释放到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即分为异丙酚组(A组)和异氟醚组(B组)两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全麻插管后1h、3h、术后4h采静脉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内皮素含量。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血浆ET含量无显著差异,全麻后1h两组血浆ET含量均升高,B组升高幅度高于A组(P<0.05);全麻后3hA组血浆ET含量低于全麻后1h,并且低于B组(P<0.01),B组血浆ET含量低于T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A组血浆ET含量较T2时低,并且显著低于B组(P<0.01),B组血浆ET含量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临床常用剂量异丙酚能显著抑制颅内肿瘤患者血浆ET水平。  相似文献   
50.
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研究进展及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加善  李国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381-2382
数字化虚拟人体是将医学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前沿性研究课题,是一项信息技术与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综合发展起来的前沿性交叉学科。本文介绍了数字化虚拟人体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