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多孔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骨坏死(附二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笔者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3月采用多孔钽棒植入治疗2例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短期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例,病例一,男,51岁。因右髋部疼痛,活动轻度受限半年余,加重2个月,以右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收入院。X线检查显示右侧股骨头病变,股骨头内部密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采用脊柱ISOLA钉棒系统重建高位骶骨肿瘤切除后腰椎-骨盆连续性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2001年7月~2007年1月间收治的43例侵犯S1、2的高位骶骨肿瘤患者进行同顾性研究,所有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后双侧或单侧ISOLA系统腰椎-骨盆的连续性重建.其中单侧重建者11例(25.6%),双侧重建者32例(74.4%).[结果]43例中,脊索瘤、骨巨细胞瘤、神经源性肿瘤共33例(77.1%).术后34例(79.1%)经12~62个月随访,5例脊索瘤患者复发,29例得到良好局部控制.术后腰骶部疼痛及下肢根性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恢复正常负重及行走.无1例出现断钉、断棒或螺钉松动.X线片检查未发现钉孔扩大、骨盆内聚及腰椎下移(L5下沉).国际保肢学会(ISOLS)评分功能优良率26例(76.5%).[结论]对于高位骶骨肿瘤,采用ISOLA钉棒系统重建其切除后腰椎-骨盆连续性的手术方法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且固定确实,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3.
【摘要】 背景:骶前肿瘤是发生在骶骨和直肠间隙内的肿瘤,由于其发生的位置在直肠后间隙,因此也称为直肠后肿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骶前肿瘤的病理类型、手术治疗要点及并发症防治。 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9年4月间我院骨科、普外科及妇产科收治并进行手术切除的33例(男20例,女13例)骶前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切除方式:前路经腹入路10例,后路经骶骨切除18例,经腹经骶骨联合入路5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4~123个月(平均45.1个月)。对此类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症状、组织学诊断、手术类型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患者手术时年龄平均48.5岁(18~71岁)。病理类型:表皮样囊肿6例,畸胎瘤5例,平滑肌瘤3例,神经纤维瘤9例,神经鞘瘤5例,肠源性囊肿1例,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及血管肉瘤各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无围手术期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获肿瘤完整切除,1例血管肉瘤患者因与直肠粘连术中直肠损伤而行直肠造瘘术。术中出血400~11000 ml(平均2400 ml)。4例(12.1%)在随访期间局部复发,其中2例为皮样囊肿切除后引流不畅形成积液,再行手术切除引流治愈;l例畸胎瘤手术后复发,再行经骶切除后成功,1例血管肉瘤发生局部复发同时发生肺部转移,术后7月死亡。 结论:(1)骶前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原则为完整切除肿瘤。(2)手术入路的选择对于完整切除骶前肿瘤至关重要,应当肿瘤部位、性质、皮肤软组织条件及患者体型等决定手术入路,并强调多学科协作完成。(3)骶前肿瘤的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大量出血、骶神经损伤、直肠损伤等,强调术前24小时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中纱布填塞、术中仔细分离,轻柔操作、术中肛肠指诊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寻找可能的骨肉瘤血清蛋白标志物,探讨溶酶体相关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和功能.方法 分别利用基因芯片和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筛选3个骨肉瘤细胞株和27例骨肉瘤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和血清蛋白质峰.采用Link-test统计学方法 筛选得到骨肉瘤血清标志蛋白,采用MATLAB软件对653个差异表达的标志蛋白进行功能聚类分析,并对溶酶体相关基因进行KEGG分析.结果 本实验在骨肉瘤细胞株中共筛选出653个候选骨肉瘤标志基因,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共筛选到9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谱峰.通过Link-test统计分析,共筛选到15个差异表达的骨肉瘤血清标志蛋白.骨肉瘤相关基因SCARB2、GNS和DNASE2等在溶酶体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结论 溶酶体相关基因表达失调和溶酶体功能紊乱是骨肉瘤形成的原因之一,可以作为骨肉瘤的诊断标志物.溶酶体可以作为骨肉瘤治疗的靶细胞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大头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应用及优势和缺陷。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22例患者26个髋关节进行大头径THA手术,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32~51岁,平均44岁;左髋7例,右髋11例,双髋同时进行置换4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7.5个月。术后评估的指标有:术后髋关节脱位率,翻修率,感染率,患者满意度调查、髋关节功能检查、X线和Harris评分分析。结果术后患者感染率,翻修率,脱位率均为"0"。所有患者均未行翻修手术。X线显示:所有大头径全髋关节假体植入位置满意,无假体松动、移位现象出现。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对18个髋关节的术后情况表示满意。Harris评分平均指数从术前的41(31~50)分提高到术后的92(82~96)分。结论大头径THA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早期随访结果较好,在稳定性、活动度等方面有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防治和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08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2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5例胆漏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胆总管损伤的患者有1例,再进行修补并置管引流治愈;4例患者术后胶管引流出胆汁,没有通过特殊处理而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主要有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以及胆囊管残端漏。通过建立腹腔引流、行胆总管修补等方法能够有效地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漏症状。  相似文献   
57.
乌司他丁在大鼠胰岛分离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大鼠胰岛分离中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含胶原酶的Hanks溶液灌注大鼠胰腺。根据胶原酶中乌司他丁的含量分为3组。低浓度组:胶原酶中含乌司他丁2500U/ml;高浓度组:胶原酶中含乌司他丁5000U/ml;对照组:胶原酶中不含乌司他丁。将各组分离出的胰岛进行比较。结果加用乌司他丁的两组分离出的胰岛在形态、数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在无糖、低糖、高糖和茶碱 高糖刺激下,加用乌司他丁的两组胰岛素的释放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乌司他丁灌注胰腺对大鼠胰岛分离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2月-2006年10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其中男22例,女43例;年龄67~97岁,平均78.5岁.均在伤后1周内施行手术.记录每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均随访6~18个月,平均10.5个月.手术时间(29.6±7.5)min,术中出血量(150.5±40.2)ml,骨折愈合时间(9.1±2.2)周.3例早期出现大腿近端疼痛,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其余患者皆获满意疗效.参照Harri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标准,得分为(88.5±6.3)分.结论 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的优点,是一种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0.
患者 女性,16岁,因外伤致左肘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h入院。查体见:左上肢强迫于屈肘位,肘关节轻度肿胀,肘后三角形态正常,鹰嘴压痛明显,骨擦音(-),左上肢纵向叩击痛(+),左肘关节屈伸45°~90°,左桡动脉搏动正常,左前臂及左手皮肤感觉正常。前后位X线片示左尺骨鹰嘴中部有一平行鹰嘴矢状面的骨折线,骨折线延续致冠状突基底部,骨折端沿冠状面分离约1.1mm;侧位X线片示肘关节骨质未见明显异常,[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