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178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475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43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s)在体外条件下向周围神经雪旰细胞(SCs)分化的可靠性. 方法 分离提取SD大鼠股骨和胫骨部位BMSCs.利用其贴壁生长的特性.培养纯化,传代扩增.用复合诱导因子(β.巯基乙醇+全反式维甲酸+血小板凝集抑制剂+m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体外诱导BMSCs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检测P75、S-100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P75、S100及CD104的表达. 结果诱导后的BMSCs形态类似SC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具有SCs性质,表达SCs的表面标志物(GFAP、S100和P75).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诱导后BMSCs S-100、CD104的表达量达到了SCs的表达量水平,但P75的表达量与SCs的表达量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结论 体外诱导BMSCs可部分获得SCs的特征,传代后恢复至未诱导状态,这种预诱导加复合因子诱导的方法 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82.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大的疾病.作为脑卒中高发国家,我国高血压脑出血年发病率高达50.6/10万~80.7/10万,位居我国老年人三大死亡原因之首[1].  相似文献   
83.
脑是人体的生命中枢,脑功能损害将严重影响人的生存与健康.脑损伤是造成脑功能损害的直接原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的特点.无论是脑创伤、脑部缺血或出血,其共同病理特点都是神经元严重受损、缺失或死亡,造成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出现偏瘫、失语、视力丧失、智力及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脑损伤主要包括颅脑损伤和卒中,前者因机械性损伤所致,后者因脑血管梗死或出血引起,其中缺血性卒中(缺血性脑损伤)最为多见,占80%[1].  相似文献   
84.
aFGF基因在大鼠脑皮质损伤神经元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aFGF对成年大鼠脑损伤后脑内神经元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脑损伤后aFGF基因mRNA和蛋白在皮质神经元的表达变化。结果:脑损伤后15min及30min伤侧大脑皮质神经元aFGF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aFGF mRNA表达于伤手6h达高峰,持续至伤后24h,以后表达逐步降低,于伤后72h恢复至正常水平。神经元aFGF蛋白表达于伤后1h达高峰,持续至伤后3h,伤后24h表达恢复正常。结论:脑损伤后皮质神经元aFGF基因表达增加与神经元抗损伤修复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5.
点燃效应癫痫动物模型研究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难题之一。通过复制动物模型,探讨癫痫的发生机制,为临床癫痫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着重综述点燃效应癫痫动物模型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86.
食蟹猴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观察食蟹猴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情况,分离食蟹猴的BMSC,以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和分化诱导因子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结果发现,分离得到的食蟹猴BMSC能在体外培养中增殖,分化,这些具有克隆能力的BMSC能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能进一步诱导分化出胶质细胞样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见有GFAP和NSE抗原表达。提示灵长类BMSC是多分化潜能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多分化能力,在适当的诱导分化条件下可形成具有神经系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特征的细胞;BMSC可作为神经干细胞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7.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ime course of changes in synaptophysin (P38) expression in the cortex and hippocampus of rats with posttraumatic epilepsy (PTE), and explore the role of synaptic plasticity in the epileptogenesis of PTE. Methods Thirty-seven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n=5), sham-operated group (n=12) with intracortical saline injection, and PTE model group (n=20) with stereotactic FeCl<,2> injection (0.1 mol/L, 10 μ1) into the motor cortex. The expression of P38 in the brain cortex and hippocampus of the rats was detect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at 1 h and 7, 14 and 30 days after the injections. Results Most of the rats with FeCl<,2> injection developed isolated epileptiform discharges soon alter the inj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sham-operated groups, the rats in PTE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38 expression in the right frontal cortex at all the time points of measurement (P<0.05). At 1 h after FeCl<,2> injection, P38 expression in the polymorphic layer, stratum lacunosum and stratum radiatum of the right hippocampai CA3 area and DG molecular layer underwent no significant changes (P>05), but at 7 days, the express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ll the stratum regions of the right hippocampal CA3 area, and this high expression level was maintained till 30 days after the injection. Conclusion Synaptic plasticity alterations in relation to P38 expression changes in the cortex and hippocampu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pileptogenesis of PTE in this rat model.  相似文献   
88.
神经干细胞是一种能分化产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 ,即可由骨髓基质细胞、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组织分离培养而获得 ,也可在体外扩增 ,易于实验研究遗传调控 ,并可组装表达外源基因 (如 ,特定神经元基因、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代谢酶基因等 ) ,因此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修复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神经干细胞的定向分化与鉴定是神经干细胞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1 神经干细胞1.1 神经干细胞的特征 经典神经科学理论认为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细胞是不能再生的 ,而成年脑中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对这一传统理论…  相似文献   
89.
同源基因型9L/Fischer344大鼠脑胶质细胞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同源基因型9L/Fischer344大鼠脑胶质细胞瘤模型.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于Fischer344大鼠右侧尾状核区,接种定量的9L细胞;连续观察大鼠的生存状态、生存时间;大鼠死亡后,脑标本制片,行肿瘤组织病理学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①在接种后45 d观察期内,大鼠全部死亡.脑内分别接种5.0×102、1.0×105 和1.0×106 9 L细胞的三组大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8、24、15 d.②接种1.0×105 9 L细胞的大鼠,于接种后10、14、20 d MRI增强扫描,脑内接种部位均见肿瘤,并呈持续生长.③组织病理学观察,肿瘤界线较明显,但无包膜,肿瘤细胞向周边脑组织内浸润,新生血管丰富,多见出血、坏死等特点.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GFAP和S-100蛋白染色阴性.结论同源基因型9L/Fischer344大鼠脑胶质细胞瘤模型成功建立,该模型稳定可靠,大鼠脑内肿瘤持续生长,符合恶性胶质肉瘤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对狗肝脏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杂种狗,随机分为高温高湿对照组5只和高温高湿颅脑枪伤组6只,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手枪弹致颅脑火器伤模型。检测体温、呼吸、心率改变,血液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伤后肝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伤后体温增高、心率增快,出现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凝血因子变化;肝脏肿大、肝窦扩张,其内充有大量红细胞的肝淤血表现。结论高温高湿环境颅脑火器伤对肝脏组织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