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评价双牵开摆动椎间盘镜技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9年11月,应用双牵开摆动椎间盘镜技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53例,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15例.两处开窗105例,三处开窗33例,四处开窗13例,五处开窗2例;15例伴腰椎失稳者行"全合"膨胀式融合器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根据Macnab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6个月.两处开窗减压手术时间平均45min,三处开窗61 min,四处开窗83 min,五处开窗110 min;"全合"膨胀式融合器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者另平均增加9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ml;术中发生硬膜囊撕裂1例,马尾轻度损伤1例;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全合"膨胀式椎间融合器翻修1例.患者术后1~3 d下床活动,平均住院10d.疗效:优117例,良32例,可4例.132例患者术后3周内恢复原工作或生活.结论 双牵开摆动椎间盘镜技术应用时不必过度倾斜工作通道即可满足对临近椎间隙的手术操作要求,操作难度相对降低、显露理想、神经双牵开应力分散,更有利于保护神经,减压彻底,效果优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ouble tractors swing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technique in multi-segment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6 to November 2009,153 patients with multi-segment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ere treated with double tractors swing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They included 85 cases of multi-segmental disc herniation, 53 cases of degenerative canal stenosis and 15 cases of lumbar instability. Among them, 2, 3, 4 and 5 fenestr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105,33, 13 and 2 cases respectively and interbody fusion was done with "quanhe" inflation cage and screws in 15 cases. Th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with Macnab scale. Results All the 153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rom 3to 36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16 months.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45, 61, 83 and 110 min for 2,3,4 and 5 fenestrations respectively, with a mean blood loss of 150 ml. And it took extra 92 min to finish interbody fusion. Complications included dural sac tears in 1 case,canda equina slight lesion in 1, superficial incision infection in 1, the forma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1, and revision for"quanhe"inflation cage in 1. The mean hospital stay was 10 days. Excellent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117 cases, good in 32 and fair in 4. One hundred and thirty-two patients returned to their work or normal activities in 3 weeks. One hundred and forty-nine case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therapeutic effect. Conclusion This technique not only can reach adjacent intervertebral space easily but also disperse pressure on the nerve root effectively. This technique can provide thorough decompression and good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背景:单开门和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是目前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但它们均存在棘突韧带复合体等结构破坏大甚至完全切除、可能影响疗效的问题。目的:观察微创颈椎管成形后椎管容积的扩大情况,分析减压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①12个C5椎骨干燥标本模拟微创颈椎管成形,后移1,2,3mm组双侧椎板“长条状”开槽、棘突及椎板均匀后移1,2,3mm,以退让前为对照组。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并利用CT工作站的测量工具分别测量各组骨性椎管容积。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3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微创颈椎管成形治疗。按照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法,自身对照评价治疗前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对照组骨性椎管容积平均为(1592±331)mm2,后移1,2,3mm组的骨性椎管容积分别平均为(1727±357)mm3、(1861±386)mm3、(2001±416)mm2;后移1,2,3mm组的椎管容积改善率分别为(8.53±1.05)%、(16.93±1.78)%、(25.75±2.97)%,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36例患者治疗前JOA评分为7.97±1.73,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3.14±1.7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58.55±13.71)%,疗效评估优良率为83.3%(优9例,良21例,一般6例)。结果提示,标本模拟可较好反映微创颈椎管成形后的椎管容积变化,为其临床实现有效减压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对于跟腱断裂,临床传统修复方法是应用踝周自体肌腱移位修复,自体肌腱取材有限,供区损伤,以牺牲正常的动力和稳定结构为代价;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具有来源丰富,取材方便,不破坏宿主正常结构,保持其原有生物结构特性等优点。目的:评价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收治30例急性、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4例陈旧损伤有2-5 cm不等缺损,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缺损,移植后短腿石膏固定患肢,4周后拆除石膏行功能锻炼。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与结论:住院时间平均12.5 d。移植后25例获得随访,随访1-3年,未见再断裂病例。按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25例中优2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2%。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3例跟腱与邻近组织粘连,影响踝关节背伸,足部蹬力无明显下降。2例考虑排异反应,经对症处理痊愈。1例出现少许皮缘坏死、切口感染,扩创换药,行邻近转移皮瓣覆盖后痊愈。所有患者出院时切口均愈合。结果显示,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跟腱断裂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选择。但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耿洋  张春霖 《临床医学》2012,32(4):12-13
目的探讨AO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至2011年应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PO),使用AO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治疗4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后6~8周进行部分负重锻炼。AO分型:A型12例,B型18例,C型10例。结果 36例均获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5~24周,平均19.5周。按照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本研究病例优29例,良4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91.7%。结论 MIPPO技术结合AO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内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背景: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效果,但因其椎弓根容积小、个体差异大,与脊髓、椎动脉及神经根等组织毗邻等原因使这一内固定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寰枢椎椎弓根置入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目的:探索自主研制的脊柱导航手术机器人进行寰枢椎椎弓根双置入的原理,以建立一种精度更高、更为安全且简便易行的新方法。方法:置入前在头尾侧等分椎弓根的寰枢椎CT剖面图像上,于正中矢状线两侧、椎骨后部弧形骨线上各选取一点,其联线构成一条横线;位于该横线与切过寰枢椎后部最远点的水平线间的正中矢状线构成一条竖线,这样就在寰枢椎椎骨上即体内设置了一条长度已知且相互垂直的横线与竖线。术中在双置入机器手两定位杆尖端间和线配准器上各设定一条相互垂直的横线和竖线,即体外横线和竖线,其长度分别与体内横线和竖线相等。通过X射线侧位透视,将体内和体外的横线与竖线配准,并使两定位杆的尖端紧压寰椎后弓骨面,从而确定寰枢椎椎骨的正中矢状面、冠状面及水平面。设定双置入机器手两导针中心轴线间的距离与左右两置入点间的距离相等,且其中心轴线与正中面的夹角与术前测量的椎弓根中心轴线与正中矢状线的夹角相等,实时动态监测下,脊柱导航手术机器人沿椎弓根中心轴线准确双侧置入。结果与结论:应用脊柱导航手术机器人行寰枢椎椎弓根双置入,当体内、外的横线及竖线配准及双置入机器手两定位杆的尖端紧密接触弧形骨面时,两导针的尖端只能落在左右椎弓根的置入点上。实时动态监测下,可保证沿寰枢椎左右椎弓根中心轴线准确双置入。  相似文献   
16.
背景:现有用于椎弓根置入的脊柱手术机器人都要依赖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姿态控制,这样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的不足在它们身上都会有体现。包含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的手术机器人,不仅构成复杂,椎弓根置入的精度也难以进一步提高。目的:探索空间"十"字配准导航方法,控制自主研制的脊柱手术机器人进行更为精准、高效和安全的椎弓根置入。方法:将依据CT测量值设置的机器手的2枚导针置于两椎弓根中心轴线置入点上并通过X射线正侧位透视确定。令X射线设备的中心投照线先后与2枚导针的中心轴线重合,再从椎弓根轴位进行投照,使体外与体内"十"字配准,定位椎弓根峡部中心点(以下简称中心点)。依据"两点定一线"的原理,使导针通过两椎弓中心轴线置入点和椎弓根峡部中心点,脊柱导航手术机器人即可沿椎弓根中心轴线准确置入。依据规划置入点和置入线相应偏离两椎弓中心轴线置入点的距离和椎弓根中心轴线的角度,完成上述两点的确定或定位后,重新设置两导针中心轴线针尖水平之间的距离及夹角,同样"十"字配准后即可按规划路径准确置入。结果与结论:"十字配准、两点一线"的导航原理可引导脊柱手术机器人沿椎弓根中心轴线或规划路径准确置入,从而为脊柱手术机器人确定了新的、更为准确高效的导航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现有用于椎弓根置入的脊柱手术机器人都要依赖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姿态控制,这样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的不足在它们身上都会有体现。包含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的手术机器人,不仅构成复杂,椎弓根置入的精度也难以进一步提高。 目的:探索空间“十”字配准导航方法,控制自主研制的脊柱手术机器人进行更为精准、高效和安全的椎弓根置入。 方法:将依据CT测量值设置的机器手的2枚导针置于两椎弓根中心轴线置入点上并通过X射线正侧位透视确定。令X射线设备的中心投照线先后与2枚导针的中心轴线重合,再从椎弓根轴位进行投照,使体外与体内“十”字配准,定位椎弓根峡部中心点(以下简称中心点)。依据“两点定一线”的原理,使导针通过两椎弓中心轴线置入点和椎弓根峡部中心点,脊柱导航手术机器人即可沿椎弓根中心轴线准确置入。依据规划置入点和置入线相应偏离两椎弓中心轴线置入点的距离和椎弓根中心轴线的角度,完成上述两点的确定或定位后,重新设置两导针中心轴线针尖水平之间的距离及夹角,同样“十”字配准后即可按规划路径准确置入。 结果与结论:“十字配准、两点一线”的导航原理可引导脊柱手术机器人沿椎弓根中心轴线或规划路径准确置入,从而为脊柱手术机器人确定了新的、更为准确高效的导航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无框架脊柱导航手术机器人腰椎弓根标准轴位引导置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背景: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很好的生物力学效果,是目前脊柱外科常用的技术.各种各样的经椎弓根引导置入方法,包括计算机辅助导航等,均存在一定的失误率,误置会导致严重后果.目的:采用自主研发的无框架脊柱导航手术机器人,在椎弓根标准轴位透视引导下置入导针,以期为临床探索一种精准度更高、操作更为简便的经椎弓根穿刺或置入方法.方法:取6具干燥腰椎体标本(L1~L5),置针前用CT扫描并三维重建后,测量椎弓根中心轴线与椎体自身矢状面的夹角α,以及它与椎体上终板前后缘连线所在平面的夹角β.术中C臂机透视确定腰椎骨标准正位像后,依据α与β角度将其向目标侧椎弓根旋转,进行椎弓根标准轴位投照,遥操作机器人,令导针沿椎弓根近圆环状投影的中心置入.置针后摄椎体侧位像、轴位像观察导针的位置,并行CT扫描测量针道α及β角. 结果与结论:60个椎弓根均成功置入导针,置针后椎体X射线侧位像、轴位像及CT扫描横断面图像显示导针位于椎弓根中心,均未见导针接触或穿破椎弓根骨皮质.提示椎弓根标准轴位投照引导下无框架脊柱导航手术机器人置针,是一种精准度高、可靠安全的新方法,操作简便,并能减少或避免射线暴露.  相似文献   
19.
20.
临床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日渐增多,治疗方法很多,但由于未能去除坏死骨或去除坏死骨不彻底,或植入骨瓣较小,对晚期病例的效果不令人满意。作者设计一种新术式“双支撑骨柱移植术”:骨髓团+火柴棒状髂骨条+髂骨骨柱+带股方肌蒂骨柱。自1988年3月 ̄1995年6月治疗成人晚期(Ⅲ ̄Ⅴ期)患者38例45髋。随访2年以上者22例27髂,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36.5(18 ̄59)岁,平均病史2.6(0.5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