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207篇
预防医学   63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140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1 毫秒
21.
跨世纪脑科学:老年性痴呆致病机理与防治——香山科学会议第91次学术讨论会纪要香山科学会议第91次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1月8~10日在北京香山举行,会议主题为“跨世纪脑科学:老年性痴呆致病机理与防治”。来自美国、荷兰及全国各地的医药、生物及物理界的3...  相似文献   
22.
Nimesulide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宋军  钱伟  侯晓华 《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2):722-725
目的 非甾体抗炎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不清楚。通过研究选择性COX 2抑制剂Nimesulide对人胃癌细胞系SGC 790 1的COX 2mRNA表达和c myc、Bcl 2、caspase 3凋亡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索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胃癌细胞的凋亡用电子显微镜、AnnexinV FITC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COX 2基因表达用RT PCR法测定。c myc、Bcl 2和caspase 3蛋白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测定。结果 Nimesulide在浓度为 50 μmol/L时作用 48、72h和浓度为 1 0 0和2 0 0 μmol/L 时作用 2 4、48、72h均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凋亡率分别为 7.51 % ,9.86 % ;1 1 .58% ,1 2 .45 % ,1 6 .66 %和 1 2 .2 1 % ,1 5 .38% ,2 0 .2 8% ,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Nimesulide可降低COX 2mRNA表达和Bcl 2蛋白表达 ,增加c myc和caspase 3蛋白表达。 2 0 0 μmol/LNimesulide作用 72h ,Bcl 2 ,c myc和caspase 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 0 .2± 7.6) % ,(49.2± 1 5 .1 ) %和 (34 .6± 1 2 .9) % ,对照组为(44.6± 1 2 .1 ) % ,(2 4 .7± 9.5) %和 (1 4 .8± 6 .4) % ,三者对照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Nimesulide可诱导胃癌细胞SGC 790 1凋亡 ,其机制涉及Bcl 2表达下调、c myc表达上调及caspase 3激活。  相似文献   
23.
430名被胃镜证实为十二指肠疡溃病患者,接受了一年以下至八年以上疗程的雷尼替丁维持治疗。对这些患者,我们进行了非对照性临床研究。这些病人以前均未行过治疗性手术。我们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常规评价。在症状复发时行胃镜检查。疡溃复发时给予四至八周全剂量治疗,随后用同剂量或稍大剂量抗疡溃药维持治疗。按临床要求,在观察期间,一些患者的维持剂量根据症状和其它临床标准进行调整。这包括其些阶段不维持治疗的可能。  相似文献   
24.
宋军认为阴阳失和是失眠的基本病机,"火、痰、瘀"是导致失眠的主要病因,临床采用清火、养血、祛痰、化瘀、调气等治法,使阴阳合则失眠愈.宋军擅用药对从"火、痰、瘀"论治失眠,认为灵活运用药对具有相须增效、药简力专的效用.现总结栀子配淡豆豉、夜交藤配女贞子、石菖蒲配远志、白附子配白芥子、桃仁配大黄、半夏配柴胡治疗失眠常用药对,以期开拓治疗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4例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均有口唇、颊黏膜等部位黑色素沉着斑,并有多发胃肠道息肉。临床表现以腹痛、便血为主。3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肠息肉切除术,1例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结论: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易合并息肉相关并发症,且增加恶性肿瘤风险,应密切随访,手术和内镜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肿瘤浸润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TNM分期II期结肠癌癌巢、癌间质中的数量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9例原发性II期结肠腺癌局部浸润Treg细胞的分布,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结果:癌组织中浸润的Treg细胞数量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高中分化癌组织Treg细胞数量多于中低分化组癌组织,癌巢中浸润的Treg细胞数量低于癌间质中浸润的Treg细胞数量(P<0.001);癌组织Treg细胞高数量组、癌间质Treg细胞高数量组的总生存率(OS)分别明显高于癌组织Treg细胞低数量组与癌间质Treg细胞低数量组(均P<0.05);癌巢Treg细胞高数量组的OS低于癌巢Treg细胞低数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9)。 结论:Treg细胞在II期结肠癌癌巢及癌间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癌组织、癌间质及癌巢中浸润的Treg细胞数量可能分别是影响结肠癌临床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198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原发性骶前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原发性骶前肿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检、B超、CT、MRI等相关检查。手术采用经骶尾部入路22例,经下腹部正中入路22例,经腹、骶尾部联合入路6例。肿瘤被完整切除33例,行部分切除10例,未切除7例。并发症有术中出血、直肠损伤,术后切口感染、脓肿形成等。结论骶前肿瘤如无禁忌证均应行手术治疗。充分的术前评估、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多学科协作以及对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充分认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5例资料,其中保留脾脏血管的开腹保脾胰体尾切除3例,切断(或切除)脾脏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术1例,腔镜下保脾胰体尾部切除术1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均未发生胰瘘、脾梗死、脾脓肿及脾出血等。随访3~6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胰体尾部良性肿瘤,应首选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方法,手术安全,效果好,且避免了脾脏的不必要切除。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了解安徽省2017—2021年新发现和复现钉螺面积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钉螺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历史钉螺调查资料,收集2017—2021年安徽省新发现和复现钉螺环境数据信息,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和分析钉螺新发现和复现环境形成的原因。结果 2017—2021年,全省累计新发现钉螺面积840.41 hm2,其中湖沼型地区新发现钉螺559.14 hm2(占66.53%),山丘型地区为281.27 hm2(占33.47%);复现钉螺1 176.87 hm2,其中湖沼型地区复现钉螺669.39 hm2(占56.88%),山丘型地区为507.48 hm2(占43.12%)。池州、安庆、芜湖3个市新发现有螺面积之和占全省89.35%,复现有螺面积之和占全省88.82%。钉螺新发现和复现面积最多为2021年,分别为611.52 hm2和976.84 hm2。新发现和复现钉螺环境主要分布传播阻断地区,分别占65.54%和84.30%;新发现和复现钉螺环境类型均以滩地为主,分别占65.54%和52.12%。钉螺复现环境中,复现时间间距最长为50年以上。洪涝灾害、钉螺随水系漂移扩散等自然因素是造成新发现钉螺环境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总新发现钉螺面积71.44%和21.75%,工程建设有螺环境取土、水利设施建设、耕地抛荒、苗木移栽等人为因素也可导致局部环境新发现钉螺。洪涝灾害是造成钉螺复现的主要原因,占总复现钉螺面积72.29%,历史残留钉螺、工程建设有螺环境取土、耕地抛荒、苗木移栽、生态保护区禁止灭螺、水利设施建设等因素也是造成钉螺复现的原因。结论 洪涝灾害是钉螺复现和新发现的重要因素,工程建设及苗木移栽等人为因素也易引起钉螺复现和新发现。为及时发现并处置新发和复现钉螺环境,防止钉螺扩散蔓延,应加强洪涝灾害后钉螺分布调查和历史有螺环境的常规监测,做好工程建设、苗木移栽等有螺土的处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