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25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7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我院 1994年 1月至 1998年 1月共行胆囊切除417例,其中23例无法常规切除整个胆囊,而辅以化学切除。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本组 23例,其中男 14例,女 9例。年龄 47岁至 72岁,年龄大于60岁者15例。5例伴有冠心病,3例有重症胰腺炎,2例有糖尿病,1例有肝硬化。 手术方式:胆囊大部分切除后,胆囊内缝扎胆囊管,黏膜用3%的碘酊破坏,3分钟后用75%酒精脱碘,对拢缝合胆囊残面。本组18例循环术式;5例胆囊造瘘,取尽结石后插入细导管至胆囊管,缝扎之,造瘘管注入95%无水乙醇,约3分钟…  相似文献   
102.
探讨鼻内窥镜下Nd-YAG激光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效果。方法:应用鼻内窥镜及YAG激光造也治疗慢性泪囊炎28例,并与传统手术24例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两组痊愈率分别为100%和93.3%,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3.
本院自1996年8月至1998年9月对28例3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了鼻内窥镜YAG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8例30眼,其中女22例24眼,男6例6眼,平均年龄34.5(16~48)岁;慢性泪囊炎第1次手术23例25眼;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失败者5例5眼。所有患者泪小点、鼻腔均正常,泪小管通畅。1.2 材料 鼻内窥镜、YAG激光、硬膜外导管、视网膜脱离手术用硅海绵。1.3 手术方法 用0.5%地卡因点术眼3次,1%地卡因麻黄素棉片中鼻道鼻粘膜表麻,2%利多卡因+少许肾上腺素眶下神经、筛前神经阻滞麻醉及中鼻道下…  相似文献   
104.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新 《现代康复》1999,3(5):629-630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及周围组织慢性无菌性嵌症退行性变。表现为肩部疼痛,及肩关节运动障碍。祖国医学认为多囡肩部感受风寒所致。近年来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嵌32例,疗效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抗人VEGF165单链抗体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降低鼠源抗体对人体的免疫原性,构建表达了VmD11的单链抗体。方法用overlapPCR构建出单链抗体的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KpL-3a,在大直菌opo2136中表达,采用抗原结合ELISA和竞争抑制ELISA测定活性。结果经SDS-PAGE检测,诱导后的细菌表达了26kD的蛋白;WesternBlot证实该蛋白为表达的单链抗体。经变性,复性后,该单链抗体可特异结合人VEGF165抗原,并与V  相似文献   
106.
付革新  孙立新 《河北中医》2000,22(8):623-62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疾病 ,主要侵袭下肢中、小动脉。我国北方较南方多见。男性青壮年为高发人群。1 990~ 1 998年 ,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40例均符合文献 [1 ]中诊断标准 ,男 31例 ,女 1 9例 ;年龄 30~ 40岁 1 4例 ,40~ 50岁 1 1例 ,50~ 60岁 9例 ,≥ 60岁 6例 ;病程最长 6年 ,最短 3个月 ,平均 2年 6个月 ;40例患者病变均在下肢 ,双下肢同时患病者 1 2例 ,单侧下肢患病者2 8例。2 治疗方法2 .1 中药2 .1 .1 基本方 金银花 30 g,…  相似文献   
107.
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例憩室内乳头的诊断和治疗 ,比较各术式的效果。结果 诊断以低张十二指肠造影 ,ERCP ,CT ,胆管造影为首选。治疗以未处理憩室的术式效果最差 ,死亡率 2 8 5 7% ,再手术率高达 5 7 14% ;单纯Oddi括约肌成形及胃肠或胆道的单改道手术简单 ,并发症低 ,但对伴有缩窄性乳头炎者效果差 ;憩室敞开加Oddi括约肌成形术 ,近期并发症高 ,但远期效果好。结论 低张十二指肠造影 ,ERCP ,胆管造影诊断率高。不合并缩窄性乳头炎的憩室内乳头 ,最适宜单行改道手术 ;合并缩窄性乳头炎的憩室内乳头者 ,应行憩室敞开加Oddi括约肌成形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通过观察运动 99m 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试验中血压变化规律 ,探讨其与心肌灌注异常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 1996~ 1998年进行运动 99m Tc- MIBI心肌扫描患者 2 0 4例 ,根据其结果分为显像阳性组12 2例及阴性对照组 82例 ,对运动前、运动高峰及运动终止后的血压进行监测 ,并计算运动后恢复期收缩压反应(SBPR)及舒张压反应 (DBPR)。结果 :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基础血压值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均 P >0 .0 5 )。显像阳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前者运动后 3min收缩压〔(147± 2 3∶ 139± 19) m m Hg,P =0 .0 11〕及 SBPR(0 .841± 0 .140∶ 0 .76 8± 0 .10 1,P <0 .0 0 0 1)明显增高。对心肌灌注异常的预测 ,以 SBPR大于均值 (0 .77)的敏感性 (6 5 .6 % )较高 ;SBPR大于均值加 2个标准差 (>0 .87)的特异性最高 (84.1% ) (均 P<0 .0 2 5 )。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缺血或梗死患者 SBPR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9.
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扩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人新鲜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分离 ,探讨不同细胞生长因子的体外培养体系对CD34+ 细胞的扩增作用。方法 :用SCF、FL、GM CSF、IL 3、IL 6、G CSF、TPO组合成不同的实验组 ,对脐血中分离的CD34+ 细胞进行 2 1d的体外培养 ,扩增后经流式细胞仪分析 ,从而求得细胞培养较好的细胞因子组合。结果 :不同细胞因子组细胞培养孔CD34+ 细胞比例在培养 7d时已经开始上升 ,10d时继续上升 ,到 14d达高峰 ,继续培养 18d ,CD34+ 细胞比例逐渐下降 ,但仍高于培养前水平 ,培养 2 1d ,CD34+ 持续下降。总细胞数在第一周即扩增 35 .32倍 ,10~ 14d总细胞数扩增 331.7倍 ,2 1d总细胞数扩增 4 2 2 .2倍 ,SCF +IL 3+IL 6 +TPO +FL细胞因子组合对总细胞扩增最多 ,SCF +IL 3+IL 6 +GM CSF +G CSF对总细胞扩增略少 ,其次是SCF +TPO +FL细胞因子组合 ,最少为SCF +IL 3+IL 6 +GM CSF细胞因子组合 ,细胞涂片染色观察 ,体外培养 14d ,细胞胞体小 ,胞浆量少 ,胞核体积大 ,规则 ,为早期造血干细胞。结论 :体外HSC培养 ,细胞因子对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作用 ,但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对细胞的扩增作用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鸢尾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 n=10):对照组(C组)、VILI组(V组)和鸢尾素组(I组)。采用机械通气(潮气量20 ml/kg,通气频率80次/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