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2篇
  免费   7179篇
  国内免费   384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1344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1109篇
内科学   703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156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科学   381篇
综合类   1558篇
预防医学   3317篇
眼科学   70篇
药学   659篇
  3篇
中国医学   780篇
肿瘤学   26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56篇
  2022年   1246篇
  2021年   1104篇
  2020年   1284篇
  2019年   1166篇
  2018年   94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742篇
  2015年   937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504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428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林萍  刘静  张雨萌  吴皓 《现代预防医学》2022,(11):2092-2096
目的 评估姑息关怀服务对癌症晚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管理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H医院接受姑息关怀治疗和常规抗癌治疗的248名癌症晚期住院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选取中国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对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估,然后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生命质量的差异。结果 癌症晚期患者生命质量普遍较差(36.38±4.82),其中躯体症状得分最低,依次是精神心理和社会关系。接受姑息关怀后患者生命质量及各指标得分均有显著提高。治疗前生命质量更差、疼痛程度更高的姑息关怀组患者,其治疗后的生命质量评分与常规抗癌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疼痛程度更是低于常规抗癌组。两组治疗方式下患者生命质量治疗前后的差值对比(6.82±2.71 vs 2.53±2.95),姑息关怀组的改善效果更明显(t=11.908,P<0.05)。结论 姑息关怀治疗相对于常规抗癌治疗,对癌症晚期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应加强对以价值为核心的姑息关怀服务模式的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2.
邹威    胡松波  李中坚  颜玮  赵军  陈小娜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126-2130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伤害死亡流行情况及其疾病负担,为科学制定本省伤害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2014—2019年江西死因监测数据,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死亡数、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描述,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9年江西报告伤害死亡25 638人,年均粗死亡率为 50.81/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 49.55/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城市死亡率高于农村。伤害死亡前5位死因分别为道路交通事故、跌落、溺水、自杀和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跌落分别是0~14岁、15~44和45~64岁、≥65岁的首位伤害死因。2014—2019年江西省前5位伤害死因中,跌落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 = 8.22%),中毒粗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2014—2019年伤害PYLL为692 196.73人年,PYLLR为14.24‰,AYLL 为 33.77年。PYLL及PYLLR 交通事故最高,AYLL最高的为溺水。15~44岁年龄组PYLL最高。结论 江西省伤害死亡负担较重,应根据不同人群的伤害死亡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唐山市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及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 associated pneumonia, SAP)分为非SAP组和SAP组,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721例患者,平均年龄(65.63±12.07)岁;SAP组年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冠心病、心房颤动、卒中史、吞咽障碍和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0分的比例、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非SAP组,而SAP组入院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均低于非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高(OR = 1.055,95%CI:1.009~1.103)、入院NIHSS评分增加(OR = 1.290,95%CI:1.154~1.444)、白细胞计数升高(OR = 1.267,95%CI:1.101~1.457)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与高龄、入院NIHSS评分增加和白细胞计数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毒死蜱暴露致小鼠焦虑样行为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3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TL)、毒死蜱低剂量组(CPF2.5)和毒死蜱高剂量组(CPF5),分别灌胃植物油、毒死蜱2.5 mg/kg bw和毒死蜱5 mg/kg bw,1次/d,连续14 d。采用旷场实验(OFT)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对小鼠焦虑样行为进行检测; 采用16S rDNA测序检测粪便肠道菌群变化; 用LEfSe筛选各组间差异菌群; 采用Spearman分析研究肠道差异菌和焦虑样行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CTL相比,CPF2.5和CPF5小鼠进入旷场中心次数减少(F=6.404,P=0.042,P=0.002),在开臂的活动路程百分比、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以及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均降低(F=8.525,P=0.002,P=0.002; F=17.486,P<0.001, P<0.001; F=4.751,P=0.023,P=0.01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EfSe 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结果显示,Dubosiella、Muribaculum、Akkermansia等菌在对照组富集; Odoribacter、PrevotellaceaeUCG_001菌在CPF2.5组富集; Proteobacteria、Rhizobiaceae、Ochrobactrum、Rhizobiales菌在CPF5组富集。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uribaculum与EPM开臂活动路程百分比和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呈正相关(r=0.506, P=0.012; r=0.455, P=0.025),Odoribacter和EPM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呈负相关(r=-0.486, P=0.016)。结论 毒死蜱暴露后引起的小鼠焦虑样行为改变可能与特定的肠道菌群丰度(MuribaculumOdoribacter)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05.
孙华闽    黄建萍  安娜  谭维维 《现代预防医学》2022,(10):1766-1769
目的 分析南通市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南通市哨点医院就诊的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学段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分布。结果 共监测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病例1 432例。不同可疑暴露食品的分类和进食场所的病例数有统计学差异(χ2= 73.421;χ2 = 66.857,P均<0.001),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与肉制品(28.21%)和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7.86%),可疑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57.60%)和学校食堂(12.69%)。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食堂。共采集标本214份,检出病原体22份,总体检出率为10.28%,阳性病原体以诺如病毒(3.74%)和副溶血性弧菌(3.27%)为主。结论 需面向家庭、学校和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加强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和场所的食品安全监测和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小学生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城乡人口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 + X”家庭医生团队数量,探究我国城乡家庭医生服务覆盖情况,为家庭医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2013—2019年相关数据,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0—2025年我国城乡人口数和“2 + X”家庭医生团队数量和相关卫技人员数。观察每 2000 服务人口标准下,2018—2025年我国城乡“2 + 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数和服务覆盖率。结果 2020—2025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逐年增长,到2025年增至98 831万人;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数、注册护士数、家庭医生团队数量逐年增长,到2025年分别增至171 712人、848 324人、171 712个;全科医生与护士比逐年上升,到2025年升至1∶4.94;2018—2025年我国城市“2 + 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口覆盖率逐年上升,到2025年升至35%。2020—2025年我国乡村人口数逐年下降,到2025年降至48 053万人;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数、注册护士数、家庭医生团队数量逐年增长,到2025年分别增至447 672人、854 976人、447 672个;全科医生与护士比逐年下降,到2025年降至1:1.91;2018—2025年我国乡村“2 + X”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口覆盖率逐年上升,理论上2022年实现全面覆盖。结论 2018—2025年我国城乡“2 + X”家庭医生团队数量逐年增加,但城市家庭医生缺口较大,应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增强家庭医生职业吸引力,缩小城乡全科医生薪资差距,优化家庭医生服务覆盖均衡性。  相似文献   
107.
王秋实    孙岳    刘太阳    宝瑞    郝玮    刘耀阳    李媛媛    畅思容    王梦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241-2246
目的 探讨铁死亡是否参与CCl4致肝纤维化发病过程。方法 小鼠分为对照组和CCl4组。采用腹腔注射法造模,每隔2 d给药1次,共8次,造模完成后隔2 d处死。通过HE、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价CCl4致小鼠肝损伤及纤维化情况;铁离子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肝组织铁离子含量;MDA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肝组织MDA含量;免疫荧光法观察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评价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和RT - qPCR评价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Ferritin)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发现,CCl4引起小鼠肝细胞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隔片形成。而对照组没有显著的病理变化;CCl4组小鼠肝组织铁离子含量(2.83±0.81) μmol/g较对照组小鼠肝组织铁离子含量(1.54±0.19) μmol/g增加(t = 5.415,P<0.001);CCl4组MDA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CCl4组MDA含量(0.74±0.13) nmol/mg较对照组MDA含量(0.21±0.06) nmol/mg增加(t = 15.650,P<0.001);GSH/GSSG在CCl4组(1.29±0.19)较对照组(1.90±0.16)降低(t = 10.580,P<0.001);在CCl4组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27±0.07)较对照组(0.42±0.10)降低(t = 3.000,P = 0.013)。CCl4组Ferrit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18±0.06)较对照组(0.30±0.06)降低(t = 3.571,P = 0.005);CCl4组Ferritin mRNA相对表达水平(1.83±0.60)较对照组(0.84±0.30)降低(t = 4.420,P<0.001)。CCl4组GPX4 mRNA相对表达水平(1.10±0.45)较对照组(3.54±0.87)降低(t = 7.385,P<0.001)。结论 铁死亡参与了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调查5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医防融合相关培训状况以及相关知识能力的需求状况,为完善我国基层医防融合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防病治病能力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对五个省15个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并对各种医防融合相关知识能力需求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76.0%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近一年参加过培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73.2%)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4.3%)(χ2= 83.812,P<0.001),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不同(P<0.01)。各类培训参与率均低于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公共卫生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最高。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对各类知识技能的需求率不同: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OR = 0.756,95%CI:0.666~0.858)和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OR = 0.860,95%CI:0.762~0.971)的需求程度更高;临床医疗岗位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及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P<0.001);年轻人员对慢病管理与病因监测技能的需求更高(OR = 0.937,95%CI:0.885~0.992);公共卫生岗位人员(OR = 1.346,95%CI:1.114~1.626)和专职管理岗位人员(OR = 2.334,95%CI:1.707~3.191)对信息化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结论 应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度,提升培训内容和知识技能需求的匹配程度,建立完善医防交叉培训机制和医防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了解四川省成人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糖尿病,降低发病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身体测量、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采用SAS 9.4分析四川省成人糖尿病流行情况和患病影响因素。结果 2018年四川省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2.9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3.09%,女性患病率为12.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64,P=0.460); 年龄增长(与18~44岁组相比,75岁及以上OR=6.070,95%CI:3.792~9.716)、职业(与农业生产人员相比,离退休人员OR=1.781,95%CI:1.277~2.484)、锻炼频率(与每周0次相比,每周1~3次OR=0.439,95%CI:0.281~0.686)、血脂异常(OR=2.069,95%CI:1.693~2.528)、中心性肥胖(OR=1.938,95%CI:1.619~2.320)、高血压(OR=2.031,95%CI:1.583~2.606)、糖尿病家族史(OR=2.825,95%CI:1.658~4.813)是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四川省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每周锻炼1~3次是预防糖尿病的保护因素,年龄增加、离退休人员、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应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社区老年人营养风险检出率。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CBM、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数据库有关于中国社区老年人营养状况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7个研究,包含47508例老年人,共16923例老年人检出营养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社区老年人的营养风险检出率为36.6%[95%CI(30.4%~42.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44.6%[95%CI(32.4%~56.9%)]、高龄46.8%[95%CI(31.0%~62.5%)]、低文化程度54.8%[95%CI(40.8%~68.8%)]、独居49.7%[95%CI(38.7%~60.6%)]、伴慢性疾病39.0%[95%CI(31.1%~46.8%)]、居住地农村51.8%[95%CI(30.3%~73.4%)]、华中地区56.7%[95%CI(27.5%~85.9%)]、ADL受损70.6%[95%CI(57.0%~84.1%)]、认知功能障碍62.6%[95%CI(38.8%~86.5%)]和衰弱52.6%[95%CI(31.7%~73.6%)]的社区老年人营养风险检出率更高。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我国社区居家老年人营养风险检出率较高,针对检出率较高的特征人群应尽早进行筛查、诊断和干预,减少社区老年人营养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