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239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4篇
  1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9 毫秒
91.
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易为患者接受。临床常用芬太尼进行PCIA镇痛效果良好,但往往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合成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起效快、镇痛作用强、维持时间长。曲马多是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的弱激动药,毒副作用小、药物依赖性低。本研究通过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以及分别伍用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影响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变化情况,分析影响术后活动度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7年6月在我院行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57例患者,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正侧位和伸屈位X线检查,分析术前拟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和活动度、拟置换节段脊柱功能单位(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和FSU后凸角度与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关系.结果(1)术前拟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与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比值<0.8的患者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平均为7.1°,≥0.8的患者平均为9.2°,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术前拟置换节段活动度<6°的患者术后活动度平均为6.8°,≥6°的患者平均为9.7°,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术后置换节段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下降≥0.05的患者术后活动度平均增加0.190°,<0.05的患者平均增加2.13°,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术后FSU后凸角度增加者活动度平均增加0.73°,后凸角度无增加者活动度平均增加1.90°,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FSU高度下降影响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术前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丢失>20%和(或)屈伸活动度之和<60°者不适合行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相似文献   
93.
足部腱鞘结核1例报告翟秀云孙宇左君(山东省滨州地区中心医院,惠民县城251700)关键词腱鞘滑膜结核;腱鞘结核;手术治疗患者,女,33岁,农民,1993年3月入院。3年前右踝关节疼痛伴背面花生米大小肿块,肿块沿肢体纵轴缓慢增大。当地医院给予布洛芬等药...  相似文献   
94.
今年初我院用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方法治疗患者56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56例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在3—19岁。其中47例属单纯痉挛型占83.9%,9例病人混合于其它类型,占16.1%,所有病人均表现受累肢体严重痉挛,肌张力明显增高,大部分病人伴有踝、髌阵挛以及膝、跟腱反射亢进,巴彬氏征(+)。  相似文献   
95.
髌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占骨折的1.05%,以中壮年多见,其治疗方法很多,如伸直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丝线荷包缝合,钢丝缝合石膏外固定;以及下极切除等。以上治疗因膝关节不能早期活动,后遗症较多,如伸膝力弱屈曲受限,负重时间较长引起疼痛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利用内毒素(LPS)建立大鼠肝脏损伤模型,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防治LPS引起的肝脏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EPO对照组、LPS组和LPS+EPO组,每组10只。LPS组、LPS+EPO组大鼠尾静脉注射LPS(10 mg/kg)建立肝损伤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 30 min后,LPS+EPO组和EPO对照组给予rhEPO(5 000 U/kg) 经尾静脉注射,其余2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在LPS注射后6和24 h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第24小时处死其余大鼠,制备肝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结构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肝脏超微结构改变。应用免疫印记方法检测大鼠丙氨酸转氨酶(AKT)、磷酸化丙氨酸转氨酶(P-AKT)和核因子-κB (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LPS+EPO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NF-α水平升高(P<0.05);LPS组升高显著多于LPS+EPO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LPS组AKT和NF -κB表达增强;与LPS组比较,LPS+EPO组P-AKT及NF -κB表达下降。光镜下可见LPS组肝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坏死;LPS+EPO组亦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但较LPS组轻微。电镜下LPS组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微绒毛消失、肝细胞空泡化;LPS+EPO组细胞损伤表现相似,但较LPS组轻微。结论:EPO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组织退变有效地保护LPS所致的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AKT/ NF -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两种真空辅助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价值。方法:彩超引导下对480例1 194个乳腺病灶进行微创切除,同期对210例374个乳腺病灶进行开放切除,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时间、疤痕长度等。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在出血、皮下血肿、肿瘤残留、皮肤破损、感染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复发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短,疤痕小,同开放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麦默通组与安珂组在术中出血、局部瘀斑、局部血肿及皮肤破损、感染、复发等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残留方面安珂比麦默通稍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采用麦默通或安珂微创旋切系统,优势明显、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美观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8.
<正>肝纤维化是是一种疾病状态,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发展成为肝硬化的前期过程。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几乎任何能造成慢性肝损害的病因都可导致肝纤维化。慢性乙、丙型肝炎、脂肪性肝炎、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等都可以引起肝纤维  相似文献   
99.
B/S结构LIS系统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现代检验医学已步入了一个以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检验水平和检测手段日新月异,临床检验工作日趋自动化、规范化、信息化,因而建立一套功能强大的实验室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0.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口腔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同样也面临如何与国际牙科教育接轨的问题。随着国际交流增多,了解不同国家口腔医学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及执业医师考试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和日本同属亚洲经济大国,因此,本文从日本的齿科医学历史、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执业医师考试和中国的口腔医学教育历史、教育状况、课程设置、执业医师考试等方面作一比较。我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最早由加拿大牙科医师林则(A.W.Lindsay)于1917年在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医科中设牙科系。建国后北京大学医学院牙医学系毛燮均教授等建议将牙医学更名为口腔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