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病例资料病例1,男,24岁,因左腰背部坠胀感2个月余入院检查。查体:左肾区有叩痛。CT扫描示左肾下极可见椭圆形软组织影,边界清楚,密度低于肌肉,病灶呈囊状低密度影,大小约11.3 cm×6.4 cm,增强后囊壁强化。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行腹膜后肿块切除术,取第11肋缘下切口进入,术中见左肾下极囊性肿块,表面呈暗红色,包膜完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平抵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平抵胶囊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P〈0.05。结论:平抵胶囊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疗效,改善气虚血瘀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3.
胫骨Ⅲ°B开放骨折由于骨折端血供破坏,创面软组织严重损伤,治疗较为困难,对胫骨Ⅲ°B开放骨折治疗应用近年来问世的不扩髓内钉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对两种手术方法的结果(感染率、延迟愈合、不愈合及膝、踝关节活动度等)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4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收治胫骨开放Ⅲ°B骨折共33例,男21例,女12例,外固定支架治疗17例。33例患者年龄、损伤机制,合并损伤等详见表1。表1 33例胫骨开放Ⅲ°B骨折分组情况外固定支架组(n=17)交锁髓内钉组(n=16)男:女12:510:6平均年龄32(17~…  相似文献   
24.
外伤性肩袖破裂的诊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外伤性肩袖破裂的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肩关节造影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24例外伤后肩痛病例。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20例,行原肌腱附着区域肌腱-骨缝合固定。结果肩关节腔造影诊断15例肩袖完全破裂。核磁共振成像诊断16例岗上肌腱完全破裂,2例岗上-岗下肌腱完全破裂,6例岗上肌腱部分破裂。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肝包虫病患者,52例接受经腹腔镜下内囊摘除术,另外52例采用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内囊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患者胆漏检出率为80.8%,明显高于腔镜组的63.5%(P<0.05);术中出血量为(33.2±20.8)ml,明显少于腔镜组的【(82.1±45.3)ml,P<0.05】;胆漏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拔管时间、肠腔排气时间、住院日分别为9.6%、13.5%、(11.5±4.6) d、(1.8±0.7)d、(10.5±5.3)d,明显优于腔镜组的【34.6%、36.5%、(24.3±7.8)d、(3.3±0.6)d、(17.1±7.8)d,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肝包虫病患者,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与传统单纯应用腹腔镜手术比,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6.
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综合比较、综述。结果表明,肝癌自发性破裂可能与门脉高压、肝癌组织坏死、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病变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血管壁沉积有关。急诊治疗首选肝动脉插管栓塞,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采用二期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肝癌破裂大出血者,如果符合手术指征,在辅以其他治疗的同时,应尽可能的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策略。方法:对我院18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病死率和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183例中治愈149例(81.42%),非手术治疗119例,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45%和47.35%;手术治疗64例,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8.13%和71.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果与入院APACHE-Ⅱ评分有明显关系。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通过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结果,早期积极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严重的外科疾病,易并发胰外器官损伤,其中心肺等外周循环器官损伤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微循环改变和血管活性物质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微循环障碍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中的重要环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循环方面的研究显示,SAP早期即发生血循环障碍,出现胰腺小叶内动脉括约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改变[1],这与SAP早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血管内皮细胞系统激活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有关[2].  相似文献   
29.
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发生率约为1%~6%[1-3].对于这种复合型损伤诊断困难,容易漏诊,且治疗方法尚未统一.从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我科应用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A0/ASIF.proximal femoralnal-long,PFN-long)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1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究自拟肺脑一号方灌肠对肺性脑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共观察肺性脑病患者60例,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设计,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加用自拟肺脑一号方灌肠治疗,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酸碱度(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肺脑一号方灌肠能缓解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症状,可使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好转,改善肺性脑病患者的肺通气及肺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