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臀肌挛缩症多由反复臀部肌肉注射引起臀部肌纤维化挛缩所致.不典型病例由于未能早期诊断而贻误治疗.1994年3月~2000年3月收治不典型臀肌挛缩症病例15例,采用沿大转子后上入路松解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纳络酮硫糖铝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胃肠道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酒精中毒有胃肠道损害症状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纳络酮硫糖铝,对照组仅予纳络酮。结果 治疗组起效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纳络酮硫糖铝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胃肠道损害症状具有见效快、疗程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标记突出椎间盘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从而研究浸润血管的发生、形态和分布.对84例从手术取得的椎间盘组织应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测定髓核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免疫反应,按血管出现的多少分类为丰富、有、少或无.结果显示CD34标记中72例发现血管(出现率为85%),VEGF阳性反应78例.观察到血管网向髓核组织浸入,有时可见血管位于髓核细胞周围.表明在突出椎间盘髓核中观察到大量的新生血管,新生血管主要位于髓核纤维环和髓核细胞周围,提示新生血管可能影响髓核细胞的营养和代谢.VEGF参与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44.
7月4日下午,不满两岁的男童龙圳在深圳家中意外被钢管插入肛门30厘米深。接着,父母带着龙圳辗转5家医院,数家医院却以没有小儿肠镜等理由拒绝接收。次日,因为延误治疗,孩子停止了心跳。 是什么原因让年仅两岁的孩子惨死医院?这是一个个案,还是医疗体制普遍存在的问题?谁又该为此承担责任?在痛心之余,此事不能不引人深思。就此事件,本刊特约业内专家进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5.
长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腰椎骨折脱位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在骨折基础上合并椎体严重前后或侧方移位及旋转和成角移位,复位较繁琐,手术治疗方法尚未形成共识。2002年2月至2006年3月我院采用8枚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1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取得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总结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4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早发型母乳性黄疸64例,血清胆红素水平最高为518μmol/L,>256.5μmol/L。晚发型母乳性黄疸284例,胆红素浓度最高503.4μmol/L,>256.5μmol/L有140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均进行听力检查,发现听力异常8例。晚发型母乳性黄疸选择性做听力检查74例,异常12例。结论:母乳性黄疸预后较好,但血清胆红素浓度>342μmol/L时,有引起轻度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对母乳性黄疸(尤其是早发型)应积极预防及治疗,以避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分级、放射学分级的骨巨细胞瘤中CD34的表达及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为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运用EnV ision法检测CD34在37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骨巨细胞瘤中微血管密度(MVD)平均值为169±33,组织学分级Ⅲ级(202±14)者显著高于Ⅰ级(159±28)者(P<0.01),与Ⅱ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194±22)明显高于未复发组(155±3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VD值与肿瘤复发有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48.
颈肩痛伴同侧手握力减弱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颈肩痛伴同侧手握力减弱的病因。方法:共17例患者,首先均经非手术治疗,包括颈部痛点封闭及颈椎牵引,其中效果不明显的5例手术治疗,术中切断中小斜角肌及C5、6神经根旁的前中斜角肌的肌起。结果:全部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17例非手术治疗,8例症状完全消失,4例症状明显改善,5例症状改善不明显。手术5例症状均完全消失。结论:颈肩痛伴同侧手握力减弱的原因是中中小斜角肌引起的臂丛下干或C8神经根受压所致。  相似文献   
49.
经伤椎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分组:单纯行跨伤椎的4钉固定术(4钉组)25例,经伤椎椎弓根固定的6钉固定术(6钉组)22例。所有患者随访16~43个月,平均随访(26.63±3.54)月。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及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内固定失败率、腰背痛评分改善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中,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伤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69、3.56,P均<0.05);6钉组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且6钉组的伤椎前缘、后缘高度比术后及随访期间均优于4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8、3.24、5.47、3.68,P均<0.05)。4钉组固定术后过度撑开致术后后凸加重发生率为16.00%,螺钉松动率为12.00%,6钉组无上述情况。6钉组术后1周和术后6月随访腰背痛评分,平均改善率均高于4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7、3.56,P均<0.05)。但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能更直接牢固的复位和固定骨折,改善固定强度和应力分布,较传统跨伤椎固定能更好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50.
齿状突骨折是一种累及寰枢椎区域稳定性的严重损伤,其手术治疗难度高,有危及生命的危险。我院自1990年至1995年12月,采用寰枢椎植骨融合治疗齿状突骨折1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手术方法 1.1 术前准备 术前行颅骨牵引,头颈呈中立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