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脾气虚证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 (胃 )为脏象学说的核心之一。按现代医学理论分析 ,祖国医学理论对脾的认识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学和 /或病理学概念[1],脾的功能是一个以消化系统功能为主的多系统功能的综合。关于脾气虚证 ,认为其涉及现代医学包括消化、内分泌、免疫、植物神经等系统功能的紊乱和失调 ,其中尤以与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的关系最为密切[2]。脾气虚证的发生机制 ,首先是在脾主运化的物质能量转化利用这个主要环节上 [3]。即脾失运化是脾虚发生时最基本的内涵 [2],事实上 ,脾气虚证的现代研究也正是消化及能量转化为主的…  相似文献   
72.
目的:应用离体培养法培养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并动态观察扩增效能。方法:2004-04/12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使用条件培养基和纤维连接蛋白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变化,测量生长曲线观察增殖能力,检测摄取Dil-ac-LDL的功能,不同时间点行flk-1,CD133和Ⅷ因子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和CD34,VEG-FR-2及CD133的流式细胞仪检测以定性并观察扩增效率。结果:集落样生长的贴壁细胞平均10d汇合,每毫升骨髓可获得大约(1.3±0.3)×106个细胞,外观鹅卵石样,能摄取Dil-ac-LDL,flk-1,CD133和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呈阳性,流式细胞仪示VEGFR-2和CD133双阳性细胞扩增达33倍。结论:离体扩增培养法可成功地从骨髓中扩增EPCs,扩增效率能够满足组织工程血管对种子细胞的需要,也为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组织缺血提供了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73.
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严重下肢缺血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观察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严重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采用腔内成形术治疗的41例患者共48条患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6条患肢有静息痛(54.2%);9条患肢发生足部溃疡(18.7%),13条患肢合并有足趾或足部组织坏疽(27.1%)。19条患肢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为0,22条患肢在0.1~0.5之间,7条患肢在0.51~0.6之间。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3.8%。术后33条患肢疼痛缓解(73.3%),其中27条患肢无疼痛(64.3%)。10条患肢症状减轻(22.2%),其中3条复发。足部溃疡的9条患肢中,1条患肢足部小溃疡愈合。13条足趾或足部组织坏疽的患肢,2条行膝下截肢,2条行半足截除。24条患肢术后ABI增加0.5以上,12条增加0.31~0.5,7条增加0.1~0.3。42条患肢被随访,随访率为93.3%;时间平均为8.5个月(1~18个月)。本组共截肢5条患肢,总救肢率为88.1%。结论膝下小动脉腔内成形术在无法接受动脉旁路移植的严重下肢缺血的患者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4.
脱细胞血管基质和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血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异种脱细胞血管基质和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构建小口径血管移植物的方法.方法 采用去垢剂和胰蛋白酶去除猪髂动脉血管壁的细胞成分,对脱细胞基质进行组织学、力学检测及孔隙率评估.分离培养犬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种植到脱细胞基质上,并进一步在搏动性生物反应器内培养,采用HE染色和扫描电镜对构建的组织工程血管进行检测.结果 脱细胞处理后,猪髂动脉的细胞成分完全去除,细胞外基质保存完好,力学强度轻度下降;脱细胞基质的孔隙率为94.9%.间充质干细胞能够种植到脱细胞基质上,在剪切力的作用下细胞基本融合,高度伸长并且其排列与流体的方向一致.结论 小口径血管移植物可以通过将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到异种脱细胞血管基质并在搏动性生物反应器内培养的方法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75.
��ϸ����ֲ����������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快速增长,由此所致的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与单纯动脉硬化所致的下肢缺血相比,糖尿病足所致的下肢缺血处理难度更大、更复杂。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更为常见。(2)发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评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并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58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资料.40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脑缺血症状,18例无明显症状.颈动脉狭窄程度均在70%以上.41例行内膜剥脱后动脉单纯缝合,9例采用人工材料(涤纶)补片成形,8例行自体静脉补片成形.32例在TCD的监测下完成,26例没有采用TCD监测,28例则采用临时转流管. 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无死亡率.术前有腩缺血症状的40例患者中,术后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未采用TCD组患者5例(19.2%)术后出现脑血流过度灌注.采用TCD者未发现过度灌注的并发症.5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率为91.4%;随访时间为15~86个月,平均42.5个月.死亡5例.3例出现术后再狭窄(5.7%),其中2例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1例仍在观察随访中.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TCD监测对于转流管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并对预防术后过度脑灌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群组看病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为开展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84例)和对照组(76例),研究组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点,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群组看病管理模式,观察时间为1年;对照组实施自我护理模式,不给予任何形式的社区医疗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 - 74)以及复发率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前(出院时),两组PANSS、SDSS和GQOLI -74评定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6个月、9个月及1年后,研究组PANSS,SDSS总分以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服药依从性、GQOLI - 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群组看病管理模式能够稳定患者病情,改善社会功能,提高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降低复发,对促进患者良好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SilverHawk斑块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4月对14例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下肢缺血施行SilverHawk斑块切除,支架后再闭塞或狭窄内膜切除9例,单纯下肢动脉斑块切除5例。采用同侧顺行股动脉穿刺6例,对侧股动脉逆行穿刺6例,左侧腋动脉穿刺1例,左侧腋动脉和左股动脉逆行穿刺1例。结果 14例手术均成功,出院时所有患者的再通血管保持通畅。7例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均增加到500 m以上,静息痛5例全部缓解,1例足趾溃疡面积由术前的3 cm×4 cm缩小为2 cm×2 cm,坏疽1例保持干燥出院。术后ABI 4例0.7~0.8,4例0.81~0.9,6例0.91以上。14例随访1~5个月,平均3.5月,1例间歇性跛行4个月后症状复发,1例坏疽因足部骨髓炎而膝下截肢,1例溃疡面愈合,静息痛无复发。结论 SilverHawk斑块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疗效尚需要远期的随访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79.
背景:近年来,对抗凝血药物肝素的控释一直存在争议,静电层层自组装是微胶囊载药简单有效的新方法。目的:制备壳聚糖水凝胶微球模板的载肝素层层自组装微胶囊,从而实现对抗凝血药物肝素的控释。方法:采用硫酸钠沉淀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正电荷的壳聚糖微球模板,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装载抗凝血药物肝素。壳聚糖(CS)作为聚阳离子和肝素(Heparin,Hep)作为聚阴离子,在壳聚糖微球的模板上层层自组装形成{CS/Hep}3。{CS/Hep}3包被壳聚糖微球模板的微胶囊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进行了表征。壳聚糖和肝素的层层自组装过程通过Zeta电位分析进行监测。结果与结论:{CS/Hep}3包被壳聚糖微球模板的微胶囊平均直径1μm,包封率和载肝素量分别为83.8%和3.05%。成功制备了壳聚糖水凝胶微球模板的载肝素层层自组装微胶囊,进而实现对抗凝血药物肝素的控释。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开台手术涉及的三方主体占用时间进行调查,分析开台手术滞后原因,提出改进意见。方法实地调查全部手术室12个连续工作日开台手术各个时间节点,统计描述各时间节点和时间段均值及极端值,结合具体流程,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结果调查159台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等候区至"刀碰皮"的平均用时是89分钟,患者等候进入手术间的平均时间是21分钟,在手术间等待手术医师的时间27分钟,等待麻醉医师的时间8分钟。结论患者从病房到开始手术的等待时间过长,可有较大压缩空间。建议早7:50前将患者送入手术间,麻醉师8:00做麻醉准备,手术医师8:15入手术室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