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23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87篇
  1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促进基本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从我院信息管理(HIS)系统中调取2011-2012年住院患者的药品使用数据,对其中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结果:2011-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的基本药物金额分别占全院住院患者用药总金额的15.74%和14.56%。使用金额排序前10位的基本药物类别中,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和消化系统用药连续两年均排名靠前。而基本药物品种排名中,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类以氯化钠注射液为首,中成药类以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为首。DDDs排名靠前的化学药品类基本药物有维生素C、多烯磷脂酰胆碱、非洛地平缓释片等,但其DDC较低;而中成药类基本药物中,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的DDDs和DDC均排在首位。结论:基本药物在我院住院患者中的使用总体符合云南省的要求,但其应用水平尤其是中成药类基本药物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公共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社会的安全稳定休戚相关。近30年来,上海公共卫生工作坚持为全体市民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并在与卓越全球城市的同步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上海公共卫生体系框架逐步得到完善,城市公共安全日益得到保障,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文章回顾了上海公共卫生事业3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成就,并展望健康上海建设的新篇章,对体系建设、医防融合、信息化应用和创建健康环境等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对巨噬细胞胞内脂质堆积的影响,采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β极低密度脂蛋白温育后巨噬细胞内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活性,在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中加入不同信号途径关键激酶的抑制剂,观察各信号途径对受体调控的阻断效应,测定胞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观察泡沫细胞的形成。结果发现,β极低密度脂蛋白以蛋白激酶C依赖的方式激活巨噬细胞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活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抑制剂和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显著阻断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转录的效应,而P38抑制剂和蛋白激酶C激动剂对G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无明显影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抑制剂可抑制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升高。上述结果表明,蛋白激酶C依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级联可能是介导8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特异地抑制此信号途径可抑制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巨噬细胞胞内脂质堆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反式白藜芦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记忆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反式白藜芦醇10,20,40 mg·kg-1组。在小鼠海马CA1区注射Aβ25-35后给予反式白藜芦醇10 d,采用水迷宫试验观察药物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可塑性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40?mg·kg-1反式白藜芦醇能明显缩短AD小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增加原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次数;20,40 mg·kg-1反式白藜芦醇能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顶端树突的长度和树突的密度;40 mg·kg-1反式白藜芦醇能增加AD小鼠海马CA1区BDNF、pCREB以及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 反式白藜芦醇能逆转Aβ引起的小鼠的学习记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海马神经元的神经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药物治疗上个体差异明显,疗效不尽相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键基因,不同基因型对EH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是否存在影响,研究众多,如果有影响,对中西医药物治疗上又有何指导,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现综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导向下EH患者的精准治疗,为临床针对性及合理用药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描述分析中国双生子出生体重变化趋势。方法 使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中国8个省份收集的1995-2012年出生的双生子人群(共10 827对),采用病例回顾方法分析出生体重各指标情况和变化趋势。结果 调整性别、卵型、出生地区后,出生年份每推迟5年,双生子出生体重平均值降低0.01 kg(P=0.041).随着时间变化,双生子优势方出生体重、劣势方出生体重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出生体重相对差与出生体重不一致率在2007年以后有升高趋势。结论 1995-2012年中国双生子出生体重呈下降趋势,出生体重不一致率逐渐上升。考虑到出生体重不一致与某些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存在关联,应对双生子出生体重不一致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部位之一,骨转移瘤不仅会导致顽固性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SRE)的发生,还会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和死亡风险的上升。放射性药物内放射治疗具有疗效好、靶向性好和毒性低等优点。常用于治疗骨转移瘤的放射性药物主要是释放β粒子和α粒子的药物,其中释放β粒子的放射性药物的临床应用较成熟,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释放α粒子的放射性药物越来越多地用于骨转移瘤的治疗,其在缓解骨痛、降低SRE发生率、延长总生存期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笔者仅就α粒子放射性药物在骨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脉压对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预测价值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大量研究均提示脉压(PP)是心脑血管疾病新的危险因子。但是现在尚不能肯定PP对冠心病(CHD)的预测作用是否独立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 ,亦不清楚PP对CHD的影响在不同年龄段是否不同,PP对CHD危险的界值也无统一的看法。本研究应用山东省高血压数据分析中、老年PP对急性心肌硬死(AMI)预测价值的差异,对导致AMI危险的PP界值亦做了初步探讨。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自山东省高血压调查人群,于1991年8~10月进行基线调查,记录各例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程、心肌梗死史等等,按照统一的随访方案和诊断标准对A…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躯体性疼痛症状对初诊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初诊抑郁症患者68例,入选对象接受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中文版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评估,并按有无躯体性疼痛及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68例初诊抑郁症患者中伴有躯体性疼痛症状者39例(57.35%),没有躯体性疼痛症状者29例(对照组)。躯体性疼痛症状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0.01)。39例伴有躯体性疼痛症状抑郁症患者平均VAS评分为(3.95±1.04)分,VAS高分(≥3.95分,15例)患者的生活质量问卷中精神影响(t=1.943,P<0.05)、社会活动(t=2.475,P<0.01)、心理健康(t=2.238,P<0.01)、身体疼痛(t=2.331,P<0.01)、一般健康(t=2.360,P<0.01)以及其它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VAS低分组(<3.95分,24例,P均<0.05~0.01)。结论合并有躯体性疼痛症状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生活质量评分下降,后者且与VAS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红细胞稀有血型抗体可引起急性或迟发性输血反应,当患者产生此类抗体时如不能及时得到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将危及生命健康。当临床上患者危急需要输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配型相合的血小板时,无法及时找到血源库存或供者,可能会耽误临床输血和治疗,甚至造成血液输注无效或者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临床标准是指患者两次连续输注足量随机ABO同型血小板或者在两周内3次输用血小板都没有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我国目前是在ABO血型相合的前提下随机输注血小板,即所谓的“盲输”,多次“盲输”会使患者产生血小板抗体从而导致PT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