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对 986例腹部术后病人应用硬膜外非自控镇痛 (PCEA)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86例中 ,男性 697例 ,女性 2 89例 ,年龄最大89岁 ,年龄最小 6岁。手术部位 :胃部 12 7例 ,肝部 42例 ,胆道64例 ,小肠 5 1例 ,结肠 82例 ,子宫 186例 ,卵巢 95例 ,肾 87例 ,膀胱 5 2例 ,阑尾 187例 ,胰腺 13例。1.2 方法 全部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 ,镇痛药配方 :吗啡 5mg+0 .12 5 %布比卡因 +氟哌利多 5mg ,加生理盐水至l0 0ml。手术完毕后 ,首先硬膜外腔注入吗啡 2mg ,然后接持续自…  相似文献   
63.
骨肉瘤细胞特异性结合短肽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与骨肉瘤细胞株os-732特异结合的短肽,作为骨肉瘤靶向治疗的先导化合物。方法以骨肉瘤细胞os-732为靶细胞,成骨细胞为吸附细胞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差减筛选,用细胞ELISA、免疫组化鉴定阳性噬菌体克隆并测序。结果经三轮筛选,从随机挑选的20个噬菌体克隆中得到9个能特异性与骨肉瘤细胞os-732结合,而不与正常成骨细胞结合的阳性克隆。但其氨基酸序列无同源性。结论得到多个序列不同的特异性结合骨肉瘤的噬菌体克隆,提示骨肉瘤细胞表面结构复杂,具多个骨肉瘤抗原表位。本实验获得的短肽具有一定的亲合力和肿瘤特异性,为针对不同位点的靶向药物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4.
65.
抑癌基因TP53在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维持基因组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P63和TP73是TP53家族中包含的另外两个成员,均具有多种亚型,这些亚型通过自身家族或与其它转录因子家族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广泛的基因群发挥调控作用。本文将综述TP53及其家族成员TP63、TP73的功能学研究上的最新进展,并将重点介绍我们NIH/NIDCD头颈外科实验室的近期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新发现。我们近期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在肿瘤炎症的微环境中,存在着一种新的可逆转的动态机制为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诱导NF-κB c-REL/ΔNp 63α相互作用,协同促进细胞增殖、生存、炎症和迁移相关基因群的调控。并在有突变的TP53肿瘤中,这些相互作用同时使肿瘤抑制基因TAp73的功能失活,促进肿瘤对TNF-α的抗药性和细胞生存。我们的研究阐述了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新机制,其中NF-κB和TP53两大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相互作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一新发现或许可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66.
背景:为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治疗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首先要建立高效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载体。 目的:构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真核表达载体pBaBb-puro-CGRP。 方法:设计引物并通过PCR扩增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酶切后用T4 DNA连接酶将其与pBaBb-puro进行连接,经过转化、阳性克隆筛选后,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 结果与结论:经PCR扩增获得了含430 bp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编码序列,经过酶切、连接、转化后,挑选10个菌落进行PCR检测,筛查到8个菌落含有重组质粒,进一步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与理论预期完全相符。提示实验成功构建了pBaBb-puro-CGRP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67.
应用国产人工股骨头行髋半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15例,疗效满意。对术中股骨共前倾角的定位和股骨残颈的处理及保留长度设计了一套方法,简单适用,对术后若干后期变化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8.
目的综合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 80岁以上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及其术后康复过程. 方法 80~ 100岁转子间骨折患者 13例, 平均 86.6岁,均采用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 结果手术时间 40~ 55 min,平均 45 min.除 1例术前有呼吸衰竭患者于术后 17 d死亡外,其余 12例患者均于术后 1周内在协助下练习不受限制地负重行走,并较顺利地恢复伤前功能水平.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潴留或伴有充溢性尿失禁、电解质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少尿及氮质血症,无一例卧床并发症及全髋关节置换特异并发症发生. 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一个安全有效的办法,术后康复快,可早期负重,避免卧床并发症,人工关节在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治疗地位有待认可.  相似文献   
69.
深度学习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分支。深度学习可以在大样本数据中自动提取良好的特征表达,有效提升各种机器学习的任务性能,广泛应用于图像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随着数字影像的发展,深度学习凭借自动提取特征,高效处理高维度医学图像数据的优点,已成为医学图像分析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这项技术在分析某些医学影像方面已达到放射科医生水平,如肺结节的检出识别以及对膝关节退变进行级别分类等,这将为计算机科学发展在医疗应用的提供一个新机遇。由于骨科领域疾病种类繁多,图像数据特征清晰,内容复杂丰富,相关的学习任务与应用场景对深度学习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将从骨关节关键参数测量、病灶检测、疾病分级、图像分割以及图像配准五大临床图像处理分析任务对深度学习在骨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供从事骨科相关研究人员作参考。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52例,均行PVP治疗,根据多平面重建CT或MRI评估情况分为骨水泥弥散良好患者39例(弥散良好组),弥散不佳患者13例(弥散不佳组),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局部后凸Cobb角.[结果]弥散良好组骨密度为(-3.20±1.13)T,明显低于弥散不佳组(P<0.05);弥散良好组术后d4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分别为(2.60±0.55)分和(12.82±1.41)分,明显低于弥散不佳组(P<0.05);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弥散良好组术后d4和末次随访局部后凸Cobb角分别为(6.30±2.11)°和(6.51±1.84)°,明显低于弥散不佳组(P<0.05);弥散良好组和弥散不佳组再骨折发生率分别为5.13%和7.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弥散良好组椎体塌陷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弥散不佳组的38.4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可改善OVCF患者功能障碍,而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不佳会影响近期疗效,可能导致术后后凸性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