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0 毫秒
81.
以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治疗晚期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如果护理不当,则易产生并发症,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科近年来用此法治疗晚期肝癌38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由于护理得当,未发生明显并发症,且全身毒副反应,较全身化疗轻,现将有关护理注意事项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儿例均为晚期肝癌住院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男24例,女14例。30-60岁之间,平均45岁。二、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插管方法,行肝总动脉造影,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常用化疗药物为5-FUlop,顺铂脱一mlop,阿霉素50一兀把。一、术…  相似文献   
82.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1967年Porstmann首次施行非开胸法PDA封堵术获得成功.我国自1983年开始应用该技术至今.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风险小、术后恢复快、效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3.
84.
房间隔缺损(AS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对于巨大及特殊类型的房间隔缺损,目前尚不能用介入方法治疗.随着医学及医用材料学的发展,经胸部小切口微创置入新型ASD封堵器的方法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中护理缺陷及预防方法,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从护理角度出发,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重点抓薄弱环节控制,通过自我质量管理—手术室质控小组—护理部三级质量管理考评,预防手术感染、避免差错及意外事故等护理缺陷发生,保障手术高效安全。结果提高了手术室人员质量安全法律责任意识,自律护理行为,对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意外事故、预防手术感染有重要意义。结论质量管理的法制化、标准化、人性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6.
早产儿体重小,机体免疫防御机能低下,死亡率较高。主要死亡原因有缺血缺氧综合征、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肺出血、硬肿症。我科2001年-2003年3年收治60例早产儿,疗效较为满意。现将我们在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升主动脉瘤的造影方法.方法对41例升主动脉瘤的心导管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行升主动脉造影41次均成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3次,左冠脉成功率为95%,右冠脉成功率87%.结论对于高危病变的升主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的经验、检查导管的恰当选择、适当的造影方法是提高安全性和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8.
89.
220例儿童鼻源性头痛的循证医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方法在鼻源性头痛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20例笔者所在医院经临床诊断并治疗验证的鼻源性头痛患者,用循证医学方法分析头痛特点、鼻部症状、伴随症状、CT检查、实验室检查、随访结果,提取有价值的诊断依据.结果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或CRP任何一项增高者65例,最后诊断为鼻窦性头痛201例;接触点头痛19例.194例暂保守治疗,头痛7天内缓解152例,2个月内复发128例,再保守治疗102例缓解.无效或复发37例和有手术指征者26例共63例转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头痛全部缓解.结论 额、颞、颅面部特定部位规律性疼痛,有鼻腔急、慢性炎症或黏膜接触点证据,实验室检查有急性炎症,排除鼻外病因,可以诊断为鼻源性头痛.不典型病例需进一步循证诊断.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大蒜素胶囊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拟行PCI术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大蒜素组(n=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蒜素胶囊口服,每次40mg(2粒),3次/d,共3个月.分别于PCI术后即刻和3个月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细胞间黏附分子l(ICAM-1)水平;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所有患者PCI术后随访1年.结果 对照组和大蒜素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FMD水平和血清NO、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大蒜素组患者FMD显著改善[(8.2±2.4)%比(6.4±2.3)%,P=0.013),血清NO水平升高[(147±32) μmol/L比(112±24) μmol/L,P=0.009],ICAM-1水平下降[(182±21)μmol/L比(232±29)μmol/L,P=0.021].PCI术后1年,大蒜素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5%,显著低于对照组(17.2%,P=0.022).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口服大蒜素胶囊可改善临床预后,其机制可能与大蒜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管炎症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