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188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由于神经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等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许多以往难以解释或发现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及征象得以认识或明确,从而为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不可否认,过于精良的设备与仪器亦使临床医师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性,忽视了体格检查的重要性与必要  相似文献   
42.
脑内窥镜手术是近年微创伤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报告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施行脑内窥镜手术40例.包括脑肿瘤切除25例,脑囊肿摘除5例,脑内异物摘除4例.脑脓肿摘除3例,脉络丛烧的治疗脑积水2例,脑内寄生虫取出1例.病变均位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其中鞍区18例、大脑半球8例、基底节区6例、侧脑室内5例、小脑半球3例.手术有效率97.5%(术后1月).术后无昏迷、偏瘫、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本文介绍了内窥镜的手术方法,对于如何术中应用激光及防治并发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
CT引导下颅咽管瘤内置入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研究刘宗惠,田增民,于新,李士月,杜吉祥,徐永革,刘建杰1988年1月~1096年1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对300例颅咽管瘤进行了385次瘤内置入放射性核素的治疗,其中男180例,女120例。年龄3~74...  相似文献   
44.
联合性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采用几种联合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30例顽固性癫痫采用痫灶切除与脑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ST);或颞叶内基底部切除加新皮质MST;广泛性双额叶MST加胼胝体前2/3切开;限局性病变、痫灶切除加周边区(叶)MST的联合手术治疗。其中男98例,女32例。年龄10~55岁,平均30.7岁,大发作70例,失神发作25例,限局性发作30例,其它发作5例。术前根据EEG、CT、MRI、SPECT/PET‘定位。术中用ECoG皮层探测,构划出手术切除及MST范围。在显微镜下完成全部手术操作后,再用ECoG对手术区复查,无棘波出现才完成手术。结果 130例术后痫性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发生死亡或严重并发症。120例随访1~6年,平均4.7年。72例(60%)发作消失,35例(29.17%)发作显著减少或1年中偶发1~2次;10例(8.33%)发作减少≥50%;3例(2.5%)差,术后2年随访期又出现大发作。有效率97.5%,显效率88.17%。结论 几种手术方法的联合应用,不但提高了控制痫性发作的疗效,还可保护部分大脑皮层的组织神经元免遭切除或损害,这是治疗顽固性癫痫较合理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1991年1月至1994年1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对241例脑深部病变进行了活检手术,男153例,女88例。病变在鞍区44例,基底节43例,脑深部或脑主要功能区55例,第三脑室后部35例,颅内多发病灶28例,脑室内17例,小脑半球内13例,脑干内6例。病变累及范围最大直径8.5cm,最小直径1.0cm,平均为3.5cm,实质性病灶多在2.0cm范围内。活检总阳性率97.92%,肿瘤检出率为86.71%,无严重并发症与死亡,3例活检部位出血,出血率为1.24%。作者认为CT—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是明确脑内病变的组织学诊断和提供最佳治疗较安全可靠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6.
高血压脑内晚期张力性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血压脑内晚期张力性血肿的诊断和治疗100037北京海军总医院黄红云,刘宗惠,康桂泉,李士月,田增民关键词立体定向术;高血压脑出血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43.2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死、致残率均很高,部分病人度过危险期后,在晚期形成脑内张力性血肿并导致神经...  相似文献   
47.
目的为了减少脑组织损伤、并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临床应用脑内窥镜处理脑深部病变。方法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应用AESCULP及HB-2型神经内窥镜,治疗脑深部病变54例患者;其中包括脑肿瘤切除30例,脑内异物摘除8例,脑囊肿摘除5例,脑脓肿摘除3例,脑内病变活检2例,脉络丛烧灼治疗脑积水2例,脑内血肿清除及取出脑内寄生虫各2例。结果手术有效率96%(术后1个月)。术后无昏迷、偏瘫、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脑内窥镜手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8.
胶质母细胞瘤紫杉醇增敏放射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评价紫杉醇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应用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BT325。(1)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紫杉醇,分别于6、12、24、48、72小时收集标本、作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分析。(2)细胞经紫杉醇和(或)照射处理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出10%存活率时的放射增敏比(SER)。结果:细胞暴露于紫杉醇后发生了G2-M期阻滞,当紫杉醇作用时间较长或浓度较高时,G2-M期细胞的比率也较高,紫杉醇+照射组的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1、10、100nmol紫杉醇在10%存活率时的SER分别为1.1、1.9、3.0。结论:紫杉醇能将细胞阻滞在对射线最敏感的G2-M期;紫杉醇能增强胶质母细胞瘤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9.
作者报告了1960~1970年所收治的Arnold-Chiari畸形的60例外科治疗经验,其中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38岁。从症状开始到入院时间为6周~30年、平均4.5年。症状疼痛为最常见的症状,一般多累及枕部、  相似文献   
50.
颅后凹肿瘤常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引起脑积水。我们自1978年1月~1983年1月5年间共收治颅后凹肿瘤68例,58例继发有脑积水,肿瘤切除前先行脑室外引流,对肿瘤切除颇有裨益。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并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