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0篇
  免费   707篇
  国内免费   471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279篇
妇产科学   171篇
基础医学   871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1933篇
内科学   1066篇
皮肤病学   115篇
神经病学   473篇
特种医学   3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56篇
综合类   3829篇
预防医学   1595篇
眼科学   277篇
药学   1587篇
  15篇
中国医学   1397篇
肿瘤学   428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655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797篇
  2010年   722篇
  2009年   782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761篇
  2006年   794篇
  2005年   802篇
  2004年   621篇
  2003年   619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582篇
  2000年   477篇
  1999年   397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305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91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8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是大部分医学院校教育的薄弱环节 ,作者认为应该在每门专业课中加强专业英语的教学。本文从局部解剖学教学的角度 ,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包括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认识和学习动力、结合公共英语、构词法的教学、加强预习复习、启发式教学等 ,来提高局部解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2.
将整个骨肿瘤制成组织大切片,通过光镜观察和图像分析,对10例侵袭性骨肿瘤的骨质破坏机制进行研究,其中骨肉瘤2例,纤维肉瘤3例,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淋巴瘤、骨髓瘤和骨旁骨肉瘤各1例。结果表明:肿瘤中心区的骨质破坏程度明显高于肿瘤边缘区和外围区,同时未见到破骨细胞被激活致溶骨增强的现象,这些都支持侵袭性骨肿瘤的骨质破坏机制,主要是肿瘤细胞直接溶骨的学说。根据我们的观察,骨肿瘤组织破坏骨质有三种方式:(1)肿瘤细胞与骨质直接接触,溶解骨质。(2)肿瘤组织侵入哈氏管,引起管腔扩大,管壁破坏。(3)肿瘤组织直接压迫致骨皮质萎缩变薄,骨小粱变纤细。结果还表明:侵袭程度不同的骨肿瘤,其骨质破坏的主要方式也不同。侵袭性较高的骨肉瘤、纤维肉瘤和淋巴瘤,其肿瘤中心区和边缘区的哈氏管内较多见肿瘤组织的浸润,提示这些肿瘤可能首先通过哈氏管进行扩散的;侵袭性较低的骨巨细胞瘤和软骨母细胞瘤则未见到这种现象,而以局部骨质破坏和压迫萎缩为主;骨旁骨肉瘤虽然也出现哈氏管浸润,但管壁的破坏程度明显比骨肉瘤轻。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 85例HIE患儿分别在生后 1周内、2周~ 2个月、3~ 6个月、1~ 1 5岁进行CT检查 ;同时在生后12~ 14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在 1~ 1 5岁测定发育商判断预后。结果 生后 1周内CT结果分度为重度者预后不良率为 4 0 9% (9/ 2 2 ) ,为中度者预后不良率为 5 7% (3/ 5 2 ) ;2个月时CT随访结果异常者预后不良率为 6 0 0 % (6 / 10 ) ;CT结果中度且 12~ 14d的NBNA评分≥ 35分与 <35分者的预后差异无显著性 ,CT结果重度且 12~ 14d的NBNA评分 <35分者有 72 7% (8/ 11)预后不良。结论 生后 1周内CT分度及生后 1个月左右随访结果 ,同时结合临床、生后 12~ 14dNBNA评分对判断HIE患儿的预后、制定治疗方案及疗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内皮素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皮素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涂响安余明年谢佛龙赵志毅冯家骅何炳辉彭轼平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大鼠左肾动脉夹闭60分钟致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RRI)模型其血浆和肾组织内皮素(ET)水平变化,以探讨ET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  相似文献   
65.
嗜肺军团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嗜肺军团菌基因组DNA的种特异性DNA片段序列,合成一对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经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结果表明,一条870bp的核苷酸区带为嗜肺军团菌1~14血清型菌株所共有。PCR检测水中军团菌,其敏感性为350cfu/ml,而用同位素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其敏感性为43cfu/ml。PCR检测人工感染嗜肺军团菌的豚鼠组织标本,阳性率为83.3%,而细菌分离培养的阳性率仅为26.6%。在现场调查中,用PCR法初步验证了一起由Lp10引起的军团菌病爆发。上述结果表明,PCR法能快速、敏感、特异性检测嗜肺军团菌感染。  相似文献   
66.
妊高征性心脏病患者分娩时机及方式的选择(附14例临床分析)卢成秀,余云英435005湖北省黄石市五医院妇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好高征)性心脏病是孕产妇晚期严重并发症;,对母儿威胁很大.我院从1988年1月~1992年12月,共收治14例,占同...  相似文献   
67.
中国蚁王精及蚂蚁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珍  钱本余 《中成药》1992,14(12):15-15
用TLC法,在同一块薄层板上一次展开,同时鉴别人参及蚂蚁两种药材组分。对原药材蚂蚁的TLC色谱特征进行报道。本方法操作较简单,分离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8.
带血管蒂跗骨瓣移位术修复踝及足部骨病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为治疗踝及足部骨质病损提供系列手术方式。方法 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设计了带血管蒂的骰骨瓣、内侧楔骨瓣、舟骨瓣和跟骨前外侧骨瓣移位术,以修复踝及足骨质病损。临床应用55例。结果 术后经l—10年随访48例,平均为4年6个月,疗效满意。结论 上述4种跗骨瓣均具有血管蒂位置表浅、解剖容易和手术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非典型婴幼儿哮喘的诊断及治疗问题.回颐分析了48例呈肺炎表现的非典型婴幼儿哮喘发病经过及诊疗情况。结果表明,临床如有支气管肺炎表现,但无感染中毒症状,1d之中症状体征有明显变化,同进具有特异体质或家族过敏史,对抗生素治疗无效,但对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临床可诊断婴幼儿哮喘。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黄连素治疗运动性腹泻的机制. 方法取EWG/B豚鼠,体重250g~350g,雌雄不拘,于实验前24h禁食,12h禁水.击枕处死动物,取近端结肠约5cm,分离黏膜层和浆膜层得到肌条.将肌条剪成2mm×4mm小块,用含1%Ⅱ型胶原酶、1%胰蛋白酶抑制剂、2%牛血清白蛋白的消化液于37℃消化15min左右后洗净消化酶,实验前反复吹打得单个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