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目的:探讨自制微创拉钩辅助改良双侧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行腰椎融合手术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2例患者采用自制微创拉钩辅助改良双侧Wiltse入路TLIF治疗(A组),男37例,女35例,年龄(48±16)岁;68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TLIF治疗(B组),男38例,女30例,年龄(45±15)岁。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及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13(8±5)个月。A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B组术后发生伤口坏死1例,经清创缝合后痊愈。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后融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且术后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优于B组(P<0.05)。结论:自制微创拉钩辅助改良双侧Wiltse入路T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中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少、并发症少、融合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自制拉钩辅助下经椎间孔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extra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ELIF)在腰椎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就诊需要行腰椎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中,选取28例患者行自制拉钩辅助下ELIF。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39~78岁(60.57±10.51)岁。分别记录患者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和术后7 d、1个月及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融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改变手术方式病例。28例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0.61±3.25)个月,手术切口为(5.21±1.23)cm,手术时间87~118 min(102±8.98)min,术中出血量为(112.14±26.44)mL,术后引流量为(90.35±20.17)mL。术后7 d、1个月及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术前相...  相似文献   
93.
肿节风防治鼻咽癌诱导放化疗毒副反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肿节风防治鼻咽癌诱导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Ⅲ期~IVa期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放疗采用常规放疗方案,诱导化疗采用PF方案。试验组放疗前3 d开始口服肿节风1次10 g,1日3次,持续到放疗结束。结果:2组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有效率100%,试验组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CR为68%,72%,对照组为63%,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放射反应中,2组WBC下降、口腔黏膜炎以及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口干发生率,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口干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1年及2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9%,88%;93%,73%;2%,10%;5%,20%;对照组为97%,85%;92%,69%;3%,12%;6%,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张口困难及颈部软组织纤维化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口干及放射性龋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肿节风配合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可明显减轻放射性腮腺损伤,改善急性及远期口干,降低放射性龋齿的发生率,不影响治疗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4.
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00例术中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了1993~1997年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投送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00例,并加以分析。结果 术中后囊破裂11例,玻璃体溢出9眼,虹膜根部断离11眼,前房积血14眼;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水肿者171眼,后囊浑浊30眼,眼压增高15眼。术后1~2周裸眼视力0.5以上者170眼,低于0.5者330眼。结论 提高操作技巧,减少前房内操作,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95.
克咳停颗粒对大鼠肌体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克咳停颗粒长期口服用药的安全性。方法:用灌胃法观察大鼠对克咳停颗粒连续口服给药2周和停药后2周肌体发生的生理生化反应及严重程度;提供了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损害的可逆性,确定了无毒的反应剂量。结果:克咳停颗粒口服两周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很低,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的最大耐受量为70g/kg。结论:克咳停颗粒长期口服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奎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71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奎硫平联合丙戊酸钠,对照组单用碳酸锂,共治疗8周。采用BRMS、CGI评定疗效,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两组BRMS、CGI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研究组在治疗第1、2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7%,而对照组则为90.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奎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氨茶碱和纳洛酮联合应用在院外心肺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3 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 例,采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1 mg 静推,以后每3 ~5 min 重复上述剂量;治疗组33 例,采用联合应用肾上腺素1 mg 静推,以后每3 ~5 min 重复上述剂量,加用氨茶碱,首次0.5 g 静推,以后0.25 g/次,3 ~5 min 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1 g),纳洛酮2.0 mg 静推,每30 min 重复一次.观察两组在心电活动、自主循环、自主呼吸恢复情况以及存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电活动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24 h 存活率,出院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院外心肺复苏中联合应用肾上腺素、氨茶碱、纳洛酮有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中p-63、E-Cd(E-钙黏蛋白)和N-Cd(N-钙黏蛋白)的表达以及三者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宫颈癌组织的p-63、E-Cd和N-Cd表达情况,探讨三者的表达两两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并分析三者表达与宫颈癌组织的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E-cd表达阳性率为80.2%(105/131),N-cd表达阳性率为72.5%(95/131),p63阳性率为71.0%(93/131).三者的表达两两之间均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N-cd、E-cd、p63三者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5年生存率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p63、N-Cd和E-Cd在宫颈癌中三者表达两两之间具有相关性,且三者与宫颈癌的分化、分期、转移以及预后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