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芪三酚(Res)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的相关效应及其与MDCl基因的关系。方法以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S方法测定细胞增殖,应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Res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用RT-PCR与免疫印迹方法测定MDCl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用小RNA干扰MDCl基因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并观察其对Res的敏感性影响。结果40μmol/L以上的Res可显著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P〈0.05),给予0、60、120μmol/LRes能明显降低MDC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用小RNA干扰MDC1基因后,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实验组(MDCl.siRNA)的细胞凋亡率[(45.13±6.2)%]较阴性对照组[(24.34±2.6)%]和未处理组[(17.69±4.9)%]明显上升(P〈0.05),MTS结果显示MDCl基因干扰后细胞对Res的敏感性增加。结论40μmol/L以上的Res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Res可以有效降低MD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促进细胞的凋亡。用小RNA干扰MDCl基因(MDCl-siRNA)后,MDA-MB-231细胞对Res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paraganglioma,PPGL)是起源于嗜铬组织的神经内分泌源性肿瘤,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临床研究进展,发现遗传性PPGL约占PPGL 35%~40%,且目前已经发现PPGL的致病基因至少有17个,其中SDHB基因突变常见于副神经瘤,且约40%的恶性PPGL与SDHB基因突变有关。本文报道1例SDHB基因新发剪接突变导致的PPGL。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临床实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精细化专科管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技术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用数学模型技术实现抗菌药物使用实时监测,并对循环系统疾病诊治中抗菌药物应用特点进行探讨。结果某科室的5个DRGs病组抗菌药物平均费用均高于标准水平;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前10位的品种中有8种为口服抗菌药物;感染性疾病治疗为主的科室(如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大,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非手术科室大,以Ⅱ类切口手术为主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以Ⅰ类切口手术为主的科室大;同科室、同级别医师经治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有差异,提示需要关注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的应用。结论引入DRGs技术,实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精细化专科管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建立了持续改进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敲减含Armadillo重复序列X连锁蛋白1(Armadillo repeat-containing X-linked protein 1,ARMCX1)的表达,观察ARMCX1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研究ARMCX1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敲减ARMCX1表达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SiHa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变化,利用平板技术观察敲减10 d后宫颈癌SiHa细胞的集落形成情况。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敲减ARMCX1表达后SiHa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明显受抑制(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和磷酸化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A(cell division cycle 25A,Cdc25A)的蛋白水平降低。同时,敲减ARMCX1表达促进SiHa细胞的凋亡,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Bax和active caspase-3蛋白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敲减ARMCX1的表达抑制SiHa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PCPA失眠大鼠模型的制作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CPA失眠鼠模型是目前公认的,并广泛用于5-HT及其与其他递质之间关系研究的经典动物模型。现从PCPA对失眠鼠脑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旨在了解PCPA导致大鼠失眠证的机制,为镇静催眠药物的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实验采用6~7周龄雄性健康SD大鼠,对氯苯丙氨酸PCPA(300mg/kg,ip)连续给药2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甘草与大戟、甘遂、芫花合用对细胞色素P450(CYP)1A2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YP1A2活性。结果单用甘草诱导CYP1A2的酶活性;大戟、甘遂、芫花单用抑制CYP1A2的酶活性;甘草与大戟、甘遂、芫花合用后抑制了CYP1A2的酶活性。结论甘草与大戟、甘遂、芫花合用对CYP1A2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大戟、甘遂、芫花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甘草与海藻提取液合用对CYP3A1/2酶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甘草与海藻提取液合用对CYP3A1/2酶活性的影响及在mRNA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CYP3A1/2活性;采用RT-PCR评价药物对CYP3A1、CYP3A2 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甘草、海藻提取液合用后诱导了CYP3A1/2的酶活性;合用后诱导CYP3A1、CYP3A2 mRNA表达。结论:甘草、海藻提取液合用后诱导CYP3A1/2酶活性,酶活性增强可能主要由诱导其mRNA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