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基于虚拟现实的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8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磁刺激组、生物反馈组、联合治疗组, 每组20例。每组均接受常规吞咽功能训练, 磁刺激组给予患侧大脑半球rTMS, 生物反馈组接受虚拟设备中的生物反馈训练, 联合治疗组接受生物反馈训练和rTMS, 共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 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采用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对患者口腔期、咽期及误吸状况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治疗后, 4组患者FOIS、SSA评分及口腔期、咽期、误吸VFS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 联合治疗组治疗后FOIS[(6.10±1.07)分]、SSA[(21.00±5.15)分]评分及口腔期VFSS[(2.70±0.73)分]、咽期VFSS[(2.85±0.49)分]、误吸VFSS[(3.55±0.51)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磁刺激组和生物反馈组(P<0.05)。...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建立乳增康舒胶囊中芍药甙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Kromasil C18(200mm×4.6mm,5μm)不锈钢色谱柱,乙睛-水[其中φ(乙睛)=12%,φ(水)=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 线性范围为0.5862~2.9310μg,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1.8%(n=6)。结论 本法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乳增康舒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3.
<正>作者对近年收治的有便秘症状的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西沙比利治疗,男27例,女23例,年龄25~83岁,平均66.5岁;对照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24~79岁,平均64.9岁。患病情况如下(括号内为对照组):肠道激惹综合征14人(11人)、药物性便秘12人(10人)、溃疡性结肠炎2人(1人)、糖尿病4人(3人)、脑血管意外长期卧床12人(9人)、老年及饮食偏嗜6人(7人)。平均排便间隔时间(括号内为对照组人数):3天18人(17人)、4天14人(11人)、5天11人(8人)、6天以上7人(7人)。便秘史均在2个月以上,最长7年。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悬吊下进行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悬吊下虚拟现实技术训练,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Brunnstrom分期(包括上肢和手)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及Brunnstorm分期(包括上肢和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及上肢Brunnstorm分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Brunnstorm分期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悬吊下进行虚拟现实技术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5.
孟茜  王绪云  骆秀翠  尹婷  顾莹 《山东医药》2011,51(51):37-38
目的探讨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及孕妇各种体质对胚胎染色体的影响。方法对61例自然流产孕妇行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有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与无接触史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率;观察孕母年龄、流产儿性别、自然流产次数和季节对染色体核型的影响。结果短期或单次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对胚胎染色体无影响,孕妇高龄、习惯性流产和男胎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率较高(P〈0.05)。绒毛染色体核型正常35例(57.38%),异常26例(42.62%)。结论染色体异常是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及时作出正确判断,确定临床路径,对指导下一次受孕和优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氯胺酮与甲苯噻嗪用于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氯胺酮与甲苯噻嗪用于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麻醉的效果。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60只,分别用盐酸氯胺酮100 mg/kg(Ⅰ组)、盐酸甲苯噻嗪25 mg/kg(Ⅱ组)、盐酸氯胺酮100 mg/kg复合盐酸甲苯噻嗪25 mg/kg(Ⅲ组)腹腔注射麻醉后,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无创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体温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呼吸道分泌物情况、镇痛效果及肌肉松弛程度。结果Ⅲ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为(2.2±0.5)min,显著短于Ⅰ组的(14.3±2.3)min和Ⅱ组的(18.2±3.0)min(P值均<0.05)。Ⅲ组的麻醉持续时间为(139.0±12.6)min,显著长于Ⅰ组的(41.6±6.2)min和Ⅱ组的(63.9±8.2)min(P值均<0.01)。Ⅲ组在麻醉过程中各时间点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和体温均保持平稳。结论盐酸氯胺酮100 mg/kg复合盐酸甲苯噻嗪25 mg/kg腹腔注射用于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建立的麻醉,较单纯使用盐酸氯胺酮或盐酸甲苯噻嗪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7.
上消化道出血182例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观察肿瘤标志物在胃癌出血患者中的异常率,分析患者未能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病因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出院诊断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的18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消化道溃疡出血61例(占33%),胃癌出血12例(占7%),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例占4%;其中男性分别占85%(52/61)、67%(8/12)、8/8.胃癌患者癌胚抗原异常率为33%(4/12).8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未明的原因:患者或家属拒绝胃镜检查48例(占54%),因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不宜行胃镜检查7例占8%.结论 (1)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其次为胃癌出血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此3类出血患者均男多于女;(3)肿瘤标志物用于协助诊断胃癌的意义有限;(4)患者或家属拒绝行胃镜检查或必要时胃镜复查是不能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最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38.
目的用,晦床新鲜肿瘤组织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以建立人源性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并初步评估其应用性。方法将36例食管癌手术切除组织分别移植于SCID小鼠皮下,待移植瘤长成后对其进行裸鼠间连续传代。当每例模型的移植瘤体积生长至500-1000mm3时,收集肿瘤组织作4种处理,一部分继续用于鼠间传代,一部分组织冻存于液氮中用于将来肿瘤组织复苏模型重建,一部分组织作速冻处理用于DNA/RNA提取,一部分组织固定于福尔马林溶液中作石蜡包埋和HE染色用于病理学研究。选用其中4例模型ESX00l、Esx002、ESX003和ESX004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和体内药效实验以评价4例人源性食管癌移植瘤对常用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结果36例食管癌手术切除组织接种和传代,成功23例,成功率为63.89%。异种移植瘤生长稳定并能连续传代,各代移植瘤组织形态学特征与患者肿瘤组织一致。23例液氮保存的人源食管癌移植瘤组织复苏后移植于SCID小鼠皮下,21例成功生长肿瘤,复苏成功率为91.30%。体外药敏实验表明4例人食管癌模型对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Doxorubicin)、特罗凯(Tarceva)、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敏感;对多西紫杉醇(Docetaxel)敏感性存在病例差异,其中ESX003和ESX004对多西紫杉醇无反应。体内药效实验表明Irinotecan在100mg/kg剂量下对4例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相对肿瘤增殖率分别为22.02%、39.63%、21.69%和39.70%。结论成功建立了人源性食管癌小鼠移植瘤模型,移植瘤保留了,临床食管癌的病理特征。冻存的肿瘤组织,经复苏后仍可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提示本研究建立的人源性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具有可持续应用性。4例人源性食管癌移植瘤模型的体外药敏实验和体内药效实验均表明人源性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及转化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CA125、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酶联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3例EMS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s-CRP、CA125、TGF-β1和VEG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hs-CRP、CA125及VEG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TGF-β1水平又非常显著的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系统治疗3个月,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EMS患者血清hs-CRP、CA125、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护理对癌性疼痛患者便秘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伴有癌性疼痛的癌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总计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接受穴位贴敷护理,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为P0.05;两组患者的便秘情况均有所缓解,但研究组的较为明显,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呈现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为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癌性疼痛患者的便秘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应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