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4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63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554篇
内科学   295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212篇
综合类   1030篇
预防医学   491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409篇
  6篇
中国医学   466篇
肿瘤学   126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目的:在超微结构水平研究带绦虫精母细胞的发生。方法:透射电镜。结果:本文对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及豆状带绦虫的精母细胞的发生进行了TEM观察,结果精母细胞的发生(spermatocytogenesis)可分辨出两种精原细胞:A型和B型,以及包绕其周围的支持细胞。A型精原细胞为干细胞。B型为母细胞。B型精原细胞经4次无细胞分离的有丝分裂,形成16个初级精母细胞,其特点为胞质中存在核糖体团。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2个次级精母细胞,排列成玫瑰花团样。次级精母细胞经短暂的发育过程很快形成精细胞。结论:带绦虫精原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无细胞分离的有丝分裂。  相似文献   
102.
女性急性心肌梗塞的特点和近期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39例男性和247例女性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住院期间女性AMI患者病死率为21.8%,男性为13.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女性组AMI患者与男性比较,年龄较大,有高血压病史者较多,前壁梗塞较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较低,血糖水平较高,心脏破裂者较多。上述因素可能是构成女性AMI患者预后较差的原因。此外,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心绞痛史、血尿素氮水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心源性休克是女性AMI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3.
霍转过 《甘肃医药》2015,(3):219-221
目的:观察超声检查用于消化系急腹症的诊断符合率,评价其价值。方法:选择207例消化系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超声诊断结果、手术病理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比对,记录不同类型消化系急腹症诊断符合率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超声对胆道蛔虫病、急性阑尾炎、急性胃扩张、肠梗阻及内脏外伤出血的诊断符合率达到100%,诊断符合率最低的消化系急腹症为胃肠穿孔,为87.50%(7/8),其对消化系急腹症的总体诊断符合率达到96.62%(200/207)。结论:超声检查用于急腹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符合率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急性加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而且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生物标志物(如降钙素原)的检测已经成为诊断及指导COPD抗生素治疗的一种重要工具。然而,关于降钙素原指导COPD治疗的潜在作用仍在临床研究阶段。该文将通过目前国内外现有的证据证明降钙素原可以用于指导COPD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开通时间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急诊PCI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根据开通时间分为2组,早期介入组46例(发病<6h)、晚期介入组(发病612h),2组患者均给予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治疗,在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室重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和心脏功能(LVEF)情况。结果早期介入组和晚期介入组治疗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明显缩小,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缩小程度、LVEF升高程度明显优于晚期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治疗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逆转、心脏功能的改善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6.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全脑血管造影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可了解脑血管形态、病变灶的血供、病变性质和范围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与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DVT和PE是同一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2].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对重型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体肺分流术(Blalock-Taussig shunts;B-T)后患者通过肺动脉瓣或肺动脉球囊扩张术介入治疗增加前向肺血流,促进肺血管发育,改善双心室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10例TOF B-T分流术后1年仍未达根治适应证的10例患者,于我科行肺动脉球囊扩张治疗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8(1.0~13.0)岁,体质量20.3(11.0~48.0)kg,身高100.2(74.0~173.0)cm。术前经胸片、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心导管等检查评估肺血管床及心室发育情况。并于术后相同时间段随访了解肺动脉和心室发育改善程度、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变化等相关参数,评价内科介入治疗在促进TOF姑息术后患者心肺发育情况,利于进一步根治的临床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介入治疗。住院时间平均3.2(2.0~7.0)d。其中7例为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3例行肺动脉分支球囊扩张术,SaO2:由术前平均[(80±7.0)%上升至术后(91.3士5.6)%,P0.001],跨肺动脉瓣及狭窄近、远端压差由术前[(96.3±23.3)mmHg(1mmHg=0.133kPa)下降至术后(62.2±21.2)mmHg,P0.01],右心室收缩压由术前的[(115.6±23.9)mmHg下降至(95.9±11.3)mmHg,P0.01];随访1年,病情稳定,无并发症,3例于球囊扩张后40d、7个月和1年,因肺动脉发育达根治标准而行根治手术。结论:内科介入治疗TOFB-T术后患儿能有效促进肺血管发育而利于进一步根治治疗。  相似文献   
108.
我是你的眼     
我正在医院上班的时候,母亲打电话来说:“你奶奶最近视力下降得厉害,我寻思着把她送进医院去检查检查,但你奶奶就是不愿意,儿子,你知道你奶奶最喜欢你了,如今你做医生了,你说的话你奶奶准听。”母亲的意思我当然懂,只是电话挂断的时候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我放下手头的工作,盯着电脑屏幕发呆,电脑D盘储存着很多患者的住院资料,作为一名内分泌科医生,我担负着周边地区的糖尿病防治任务,所以给每个前来看病的患者都建立了详细的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对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DM组)20例和健康体检者(NC) 10名,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4 d后鉴定EPCs.将两组随机分为NC1、NC2、DM1和DM2亚组.NC1、DM1亚组采用SDF-1进行干预,第7天检测EPCs迁移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 结果 (1)DM2亚组EPCs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均低于NC2亚组[(15.500±2.224) vs (21.200±1.304)个,(113.870±15.198) vs (181.800±9.202) μm,P<0.001];与NC2亚组比较,NC1亚组EPCs迁移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均增强[(24.600土1.517)vs(21.200±1.304)个,(197.980±10.855) vs (181.800±9.202) μm,P<0.05];与DM2亚组比较,DM1亚组EPCs迁移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增强[(19.300±1.337) vs (15.500±2.224)个,(140.520±10.622)vs (113.870±15.198) μm,P<0.001];(2)加入SDF-1干预后,DM组EPCs迁移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增强的幅度均高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06);(3) SDF-1与EPCs迁移能力及血管形成能力呈正相关(r=0.488、0.428,P=0.006、0.018). 结论 SDF-1可增强外周血EPCs迁移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对于糖尿病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收集近3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新生儿41例,分为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回顾性分析了两组的临床资料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结果:早产儿组23例,足月儿组18例。早产儿组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绒毛膜羊膜炎、子痫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的孕母妊娠期糖尿病5例(占27.8%),早产儿组孕母妊娠期糖尿病共1例(占4.3%),与足月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7,P=0.035)。与足月儿组相比,早产儿组的原发病以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χ2=19.158,P<0.001),容易合并肺出血(χ2=4.433,P=0.035)、颅内出血(χ2=8.715,P=0.003)。足月儿组原发疾病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χ2=10.786,P=0.001)。新生儿肺炎在两组均有较高发生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7,P>0.05)。两组之间并发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低血糖、气胸、败血症等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治愈21例,死亡2例,足月儿组治愈15例,死亡3例,治疗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肺动脉高压的高危原发疾病是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肺出血以及孕母有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的足月儿,要重视可能伴有的肺动脉高压并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