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0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6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331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388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132篇
  4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目的 建立祛风止痛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补骨脂、青风藤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方中补骨脂所含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以Agilent Elipse-plus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体积比43∶5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6 nm.结果 在TLC中能检出补骨脂、青风藤的特征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补骨脂素在0.048 3~0.482 6 μg范围内,异补骨脂素在0.046 7~0.466 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值均为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8%、98.78%,RSD值分别为1.69%、0.8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快速、专属性高、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祛风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2.
摘要:目的 研究将适配子固定在去细胞瓣支架表面加速瓣膜再内皮化的作用。方法 制备3组主动脉瓣膜支架: 去细胞瓣组、适配子固定的去细胞瓣组(适配子组)、戊二醛交联的去细胞瓣组(戊二醛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适配子与 内皮祖细胞的结合效率;荧光显微镜检测适配子在去细胞瓣表面的固定;通过混合培养粘附实验检测内皮祖细胞在支架 上的粘附和增殖能力。结果 适配子与内皮祖细胞的结合实验显示适配子对内皮祖细胞具有特异性;荧光显微镜显示 适配子被固定于去细胞瓣支架上;细胞培养实验显示适配子组支架上粘附的内皮祖细胞数量高于其余两组支架并且增 殖较快。结论 适配子能够促进内皮祖细胞在去细胞瓣支架上的特异性粘附和增殖,从而促进再内皮化。  相似文献   
53.
陈雪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4):57-58
2003年7月~2008年2月,我们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317例,并给予精心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诊断及拟诊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317例,其中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230例,男124例,女106例,平均52.7±9.8岁;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87例,平均57.2±3.5岁.  相似文献   
54.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1999年7月-2005年5月对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胃肠减压等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52例患者,手术6例,保守治疗46例,其中治愈51例,死亡1例。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制订护理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特征及生存质量变化的差别。方法纳入POAG患者76例,其中青年患者38例、中老年患者38例。所有POAG患者术前采用家庭支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LVQOL)进行测试;术后3 d采用HAMA、HAMD进行测试,术后1个月采用HAMA、HAMD、LVQOL进行测试。结果术后1个月,青年组HAMA总分A、HAMD总分B与术后3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585,PB=0.313);而中老年组HAMA总分A、HAMD总分B较术后3 d下降(PA=0.012,PB=0.014)。术后1个月,LVQOL总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青年患者LVQOL总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后1个月LVQOL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较好眼视野MD(β=0.410,P=0.002)、健康教育(β=10.134,P<0.01)、术后1个月HAMD总分B(β=-0.795,P<0.01)。结论心理特征及生存质量在青年及中老年POAG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发生不同变化,尤其对于青年POAG患者应加强必要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观察蓝光照射对C57BL/6J小鼠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探讨非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模型。方法采用投币法将20只8周龄清洁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蓝光照射组。蓝光照射组小鼠暗适应24 h后暴露于10000 lx蓝光下5 d,正常对照组小鼠按12 h/12 h正常光照/黑暗的周期饲养于正常光照环境5 d。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活体检查各组小鼠视网膜厚度变化,采用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各组小鼠视网膜功能变化。于光照结束后24 h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并制备眼球壁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小鼠视网膜中视紫红质(Rho)、紧密连接蛋白(ZO-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蓝光照射组小鼠视网膜上部和下部距视盘200、400、600、800和1000μm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蓝光照射组小鼠暗适应和明适应b波振幅分别为(305.50±41.52)μV和(119.50±6.67)μV,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的(415.50±28.77)μV和(139.75±8.26)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RPE细胞呈正六边形,视网膜各层形态规则,Rho、ZO-1和β-catenin荧光较强;蓝光照射组小鼠RPE细胞形态不规则,ZO-1染色减弱或消失,β-catenin染色和Rho蛋白荧光强度减弱。结论蓝光照射小鼠视网膜变薄,视网膜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正确的护理方法提高患儿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以及减少患儿肾脏穿刺活检术后的并发症。方法:选择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穿刺患儿32例,给予周密的护理。结果:经过周密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良好的术前护理,有针对性的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提高了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术中、术后严密监测患儿的不良反应,采取积极适宜的应对措施,能有效的预防血尿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8.
通过分析达州市某煤业有限公司1名煤矿工人罹患矽肺的进展过程及其接尘主要途径,提出针对性建议,达到预防类此病例再次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9.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法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病人排尿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2011年10月~2013年7月收治共收治外伤行脊髓损伤病人86例,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21~64岁,平均40.2±4.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生物反馈训练法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病人排尿训练;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方法留置尿管及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经过3~10次生物反馈训练(平均5.9次),其拔除尿管时间、拔除尿管例数自主排尿、一周后残余尿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疗效判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训练法能有效提高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病人排尿及膀胱功能恢复,以颈髓、腰髓、胸髓恢复较好,马尾及骶尾髓损伤效果差。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SD大鼠血浆中杨梅素(myricetin,MY)和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的浓度,将其运用到药动学研究,并评价DMY乙酰化衍生物是否改善生物利用度。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DMY (100 mg·kg-1,相当于9 375.0 μmo·L-1)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生理盐水溶液,以及等摩尔剂量的DMY-1、DMY-2、MY。于给药前0.0 h和给药后0.08,0.17,0.25,0.33,0.50,0.75,1.0,2.0,4.0,6.0,8.0,12.0 h尾静脉断尾采血200 μL,血浆样品经0.1%甲酸-乙腈沉淀蛋白,内标法定量,DAS3.0和SPSS统计分析得到药动学参数和曲线。结果:低、中、高的质控样品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2%;DMY和MY的基质效应分别为98.3%~105.5%、98.0%~108.1%;萃取回收率分别为99.4%~103.0%、95.0%~99.7%,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检测的要求;DMY-2和DMY-1组相比于DMY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47.22%,10.70%,表明口服灌胃给药DMY相对生物利用度要高出乙酰化衍生物组。结论:本研究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DMY和MY的LC-MS/MS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满足生物样品分析检测的要求,可应用于MY、DMY及其衍生物的药动学研究,也可为DMY结构修饰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