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脾功能亢进的巨核细胞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22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ITP组,332例脾功能亢进患者为脾亢组,以23例正常人员为对照组,观察对比3组人员巨核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3组骨髓巨核系形态学比较,巨核细胞总数、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裸核、变性巨核细胞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颗粒型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胞体、胞核体积大小ITP组与脾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巨核系成熟障碍重于脾亢,巨核系变异程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测量桡骨茎突在腕关节不同角度时与周围肌腱、血管的距离,探讨手法复位经皮闭合穿针内固定术微创治疗桡骨骨折经桡骨茎突的相对安全进针区域。 方法 20侧成人前臂标本,以腕部外固定支架固定腕部,分别在腕关节掌屈0°、20°、40°、60°和尺偏0°、30°等8个位置,测量桡骨茎突最高点与桡侧腕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的最短距离,桡骨茎突最高点与桡侧腕长伸肌腱、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桡动脉各交点的距离。 结果 腕关节掌屈、尺偏运动引起桡骨茎突周围肌腱相对位置规律性地变化,腕关节在尺偏30°掌屈0°~20°范围内时,桡骨茎突的相对安全进针区域最大。 结论 以桡骨茎突最高点为体表标志,当腕关节在尺偏30°掌屈0°~20°范围内,桡骨茎突最高点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经皮克氏针固定桡骨骨折,能最大限度降低对肌腱及血管的损伤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辅助应用组合式可调节手部多功能支具在手部掌侧皮肤撕脱伤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手部掌侧皮肤撕脱伤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采用多功能支具辅助牵引治疗3个月,使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对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36例共180指,评定功能属优98指,良64指,可16指,差2指,优良者162指,优良率为90%,通过系统的支具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手部功能。拇指蹼距离正常、轻度挛缩患者33例,中重度挛缩患者3例。所有患者随访8个月~2年,术后6~7个月出现瘢痕挛缩、肌腱黏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者6例,需行二次手术改善功能患者4例。其余患者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多功能支具在手部掌侧皮肤撕脱伤治疗中有助于患手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手部骨关节皮肤缺损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同种异体掌指、指间关节移植 ,3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肤缺损 ,根据需要可携带异体肌腱、关节囊。结果 治疗全掌指关节缺损 5例 ,全近指间关节缺损 2例 ,单纯掌骨头缺损 3例 ,单纯近节指骨头缺损 1例 ,获得成功。修复后的骨关节对位好 ,关节间隙存在 ,骨愈合良好 ,术后 5个月关节活动良好 ,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术式简单实用 ,效果可靠 ,损伤小 ,骨愈合率高 ,可同时利用异体骨关节携带的肌腱、关节囊一期修复肌腱、关节囊损伤  相似文献   
55.
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生精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生精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方法 二级昆明雄性小鼠 1 3 8只 ,随机分为辐射组和对照组。辐射组小鼠分别接受 8× 1 0 3V/m、2×1 0 4 V/m、6× 1 0 4 V/m电磁脉冲 5次重复全身照射 ,于照射后 6h和 1、3、7、1 4、2 8、90 d观察生精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 电磁脉冲照射后 6h~ 2 8d,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均出现核膜间隙增宽、线粒体肿胀或灶性空化、内质网扩张 ,而精原细胞还出现异染色质凝集或边移 ,核膜局灶性溶解 ,糖原颗粒减少 ;精子细胞高度水肿、核膜膨出或灶性溶解、线粒体高度肿胀、内质网显著扩张 ;精子头部形态异常、染色质浓缩不良、顶体形态结构异常等。 结论 电磁脉冲照射可引起小鼠各级生精细胞超微结构的明显损伤 ,精原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是电磁脉冲辐射最敏感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估药学服务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为建立药师参与MDT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200位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由药师参与慢性病管理为患者提供药学干预,常规组实施普通管理。随访9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及两组患者之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数值。干预组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肾保护剂(如ACEI或ARB)的使用率,微量白蛋白检测频率,每年足部和眼部的检查次数以及用药知识了解状态等各项指标前后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HbA1c、TG、HDL-C、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显著下降,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在药师干预前后 TG、TC、HDL-C、LDL-C数值均明显降低(P < 0.05),常规组患者实验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干预组HbA1c亚分析表明临床药师的干预对高基线HbA1c值的降低与更为显著(P < 0.01)。与实验前相比,干预组抗血小板药物、他汀药物使用率,微量白蛋白检测率,用药知识了解良好率和眼底检查率得到了显著地提升(P < 0.05),但是肾保护剂(如ACEI或ARB)的使用和足部检查率未见显著变化。结论:药师干预的糖尿病管理对提高患者临床指标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相关药物知识的了解水平得到提高。药师参与多学科合作(MDT)疾病管理模式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57.
总结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在下肢大(中)动脉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收治15例下肢大(中)动脉损伤,采用血管手术探查吻合或自体(人工)血管移植,结合VSD治疗后,12例保肢成功。术后植皮及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儿童胃黏膜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及其高毒力亚型感染间的相关性。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real-time PCR)检测H.pylori的保守基因ure以判断H.pylori的感染,高毒力亚型基因vacA s1用real-time PCR检测,用PCR扩增另一高毒力基因cagA羧基端EPIYA基序所在区,然后测序确定其亚型。IL-1βmRNA使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比较循环CT法分析。结果患儿中无论是低毒力还是高毒力的H.pylori感染都与胃黏膜IL-1βmRN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H.pylori对儿童胃黏膜IL-1β表达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可能还有其他一些环境、遗传因素如IL-1基因簇多态性与H.pylori共同作用调节胃黏膜IL-1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59.
杨云荔  陈浩宇 《医学综述》2012,(18):2954-2956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R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可分为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补体因子H(CFH)、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易患位点2(ARMS2)、高温必需蛋白A1(HTRA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早期ARM及晚期ARM(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相关性研究,对ARM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对CFH、ARMS2、HTRA1与ARM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0.
电厂锅炉吹尘器低频噪声和次声的测试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许多火力发电厂锅炉安装了吹尘器,为了解它运行中的低频噪声和次声在工人工作场所的水平,我们对现场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声音的主频在6-100Hz左右,为次声和低频噪声共存,工作场所声压级在80dB(A)左右。无论吹尘器是否运行均有次声存在,虽然运行时有些频段有所增加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