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8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368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科学   279篇
综合类   776篇
预防医学   34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98篇
  8篇
中国医学   419篇
肿瘤学   12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探讨肝脂酶(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多态性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T2DM患者(T2DM组)164例,根据UAlb水平再分为CKD亚组(CKD,n=108)和无CKD亚组(CKD0,n=56);另选健康对照者(NC组)91名。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各组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及相关资料。结果 (1)CKD亚组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CKD0亚组(P0.05);(2)NC组与T2DM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2DM组中C/T+T/T基因型患者TG水平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基因多态性与CKD相关。结论 HL基因启动子区-514T等位基因可能是CKD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肝外胆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腔镜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得到了迅速发展.我院按照个体化方案采用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7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共173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在我院接受了腹腔镜个体化方案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其中45例接受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LTCBD)治疗(LTCBD组);53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LD)+T管引流(TD)治疗(LD+ TD组);25例接受LD+Ⅰ期缝合术(PS)治疗(LD+ PS组);35例接受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EST+ LC组);15例接受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LD治疗(ENBD+ LD组).  相似文献   
106.
陈波  张经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45-1046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患儿体液免疫IgG、IgM、IgA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42例健康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小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P<0.0001;血清IgA水平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74。结论支原体肺炎病儿体液免疫IgG、IgM应答增强,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不恰当的下颌角截骨术或者截骨过多会造成下颌角部分缺失畸形,本文选择了一组下颌角截骨术后下颌角部分缺失患者,来研究Medpor假体修复下颌角截骨术后下颌角部分缺失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3年来5例下颌角截骨术后下颌角部分缺失患者,完善术前检查与分析。在全麻下应用Medpor假体矫治并用钛钉进行固定。术后观察治疗效果,并在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5例患者矫治后Ⅰ期愈合,所有患者两下颌角间宽度增加,侧面观下颌角线条自然清晰,恢复了下颌角的正常美学标准。6个月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应用Medpor假体矫治并用钛钉进行固定,可有效地修复因下颌角截骨术后所造成的下颌角部分缺失,使患者下颌角达到一个理想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颧骨双L形截骨联合颧弓后端截骨Z形接合术,对颧骨、颧弓过高矫治的疗效与预后.方法 32例颧骨、颧弓均过高的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应用颧骨双L形截骨联合颧弓后端截骨Z形接合术进行矫治.术后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颧骨愈合及面型变化情况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32例患者截骨矫治后Ⅰ期愈合,所有患者面部消肿后颧骨、颧弓明显降低,面中份两侧颧弓间宽度明显减少.6个月后随访,骨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颧骨双L形截骨联合颧弓后端截骨Z形接合术,可有效地矫治颧骨、颧弓过高,使患者面型达到一个理想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相关的代谢性慢性病组合。方法使用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队列和生物样本库基线数据, 根据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获得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及糖尿病5种代谢相关慢性病患病情况, 根据B超及问卷调查诊断NAFLD, 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合并不同数量及类型的31种代谢相关慢性病组合与NAFLD患病的关联。结果 65 477名研究对象年龄M(Q1, Q3)为60(51, 66)岁, 男性占40.6%。NAFLD总患病率为38.2%, 无5种代谢相关慢性病中任1种者NAFLD患病率为12.0%。总人群(OR=37.94, 95%CI:31.02~46.41)、女性(OR=36.99, 95%CI:28.78~47.54)及≥60岁组(OR=36.19, 95%CI:28.25~46.36)与NAFLD患病关联最强的慢性病组合均为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 男性(OR=50.70, 95%CI:24.62~104.40)及<60岁组(OR=49.58, 95%CI:24.22~101.47)与NAFL...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脑梗塞再灌注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蛋白变化及丁苯酞治疗脑梗塞再灌注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同济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内二科收治的超早期脑梗塞患者100例,以尿激酶作为再灌注手段。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U静脉溶栓,对照组患者接受包括溶栓在内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和丁苯肽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7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清NSE及S-100β蛋白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 d和7 d的NSE分别为(21.7±6.8) U/mL、(24.6±11.5) U/mL、(12.3±7.6) U/mL,对照组分别为(22.0±6.7) U/mL、(27.9±12.1) U/mL、(16.2±8.8) U/mL,观察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 d和7 d的S-100β分别为(1.2±0.5)μg/L、(1.3±0.4)μg/L、(0.6±0.3)μg/L,对照组分别为(1.1±0.5)μg/L、(1.4±0.6)μg/L、(0.9±0.3)μg/L,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溶栓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灌注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1%(2/49) vs 17.6%(9/51)],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1%(20/49) vs 29.4%(15/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7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5±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显著改善超早期脑梗塞再灌注患者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水平,降低再灌注损伤发生率,对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预防急性脑梗塞溶栓后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