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临床常见的损失,致残严重,治疗困难,神经移位是目前早期治疗的重要方法[1].我科2008年2月~2010年4月电视胸腔镜下切取膈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测定自制纳米级脂质体超声微泡造影剂(nano-liposomal bubble,NB)的基本特性.方法 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脂质体,用声震法制备NB后观察其形态,检测其平均粒径、表面电位及浓度等物理特性;在脱气水中分别注入生理盐水、NB及SonoVue (200μl),观察显影效果;分别经兔耳缘静脉团注生理盐水、NB及SonoVue (2.0 ml/kg),动态观察兔心脏及肝的增强情况.结果 镜下观察,NB粒径范围133.1~199.5 nm,平均粒径为(171.60±30.82)nm,平均电位为- (1.92±0.65)mV,分布均匀,浓度为(3.8~5.6)×108/ml.常温下造影剂放置1周、1月后观察,基本特性无明显改变.体外显影结果显示:NB与SonoVue一样具有显著的显影效果.体内造影后观察:NB与SonoVue均能明显增强兔心脏及肝的二维灰阶显像.结论 NB性质稳定,形态好,粒径均一,具有良好的显影效果.由于其粒径小且基于脂质体基础上易被修饰,因此在超声分子影像及基因/药物传递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胆道闭锁(BA)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37例(行中频超声检查)及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16例(行高频超声检查)均经手术确诊的BA患儿的术前超声检查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中频超声检查组中提示BA2例(2/37,5.4%);胆囊显示异常25例(25/37,67.6%),其中胆囊腔未显示22例(22/37,59.5%),壁或形态异常2例(2/37,5.4%),小胆囊2例(2/37,5.4%);胆囊腔可显示且未提示异常12例(12/37,32.4%);显示肝门异常高回声2例(2/37,5.4%)。高频超声检查组中,提示BA15例(15/16,93.8%),胆囊均显示异常,其中胆囊腔未显示3例(3/16,18.8%),胆囊壁或形态异常12例(12/16,75.0%),小胆囊1例(1/16,6.3%);胆囊腔可显示且未提示异常1例(1/16,6.3%);TC征(即肝门或左、右肝管汇合部团块状或带状高回声区)阳性14例(14/16,87.5%);提示肝动脉增宽15例(15/16,93.8%)。中频超声对BA的诊断符合率为5.4%(2/37),高频超声对BA的诊断符合率为(93.8%,15/16),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1)。若将中频超声检查组的胆囊显示异常与肝门显示异常者也诊断为BA,则其诊断符合率(25/37,67.6%)与高频超声检查组的诊断符合率(15/16,93.8%)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χ2=4.1,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更清晰地显示肝门结构和胆囊情况,大大提高了对小儿BA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84.
The different methods in differentiating biliary atresia (BA) from non-BA-related cholestasis were evaluat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practical basis for a rapid, early and accurat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s. 396 infants with cholestatic jaundice were studied prospectively during the period of May 2007 to June 2011. The liver function in all subjects was tested. All cases underwent 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and duodenal fluid examination. Most cases were subjected to hepatobiliary scinti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 and a 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 The diagnosis of BA was finally made by cholangiography or histopathologic examination. The accuracy,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predictive values of these various methods were compared. 178 patients (108 males and 70 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58±30 days) were diagnosed as having BA. 218 patients (136 males and 82 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61 ±24 days) were diagnosed as having non-BA etiologies of cholestasis jaundice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in which jaundice faded after treatment with medical therapy. For diagnosis of BA, clinical evaluation, hepatomegaly, stool color, serum gamma-glutamyltranspeptidase (GGT), duodenal juice color, bile acid in duodenal juice, ultrasonography (gallbladder), ultrasonography (griangular cord or strip-apparent hyperechoic foci), hepatobiliary scintigraphy, MRCP, liver biopsy had an accuracy of 76.0%, 51.8%, 84.3%, 70.0%, 92.4%, 98.0%, 90.4%, 67.2%, 85.3%, 83.2% and 96.6%, a sensitivity of 83.1%, 87.6%, 96.1%, 73.7%, 90.4%, 100%, 92.7%, 27.5%, 100%, 89.0% and 97.4%, a specificity of 70.2%, 77.5%, 74.8%, 67.0%, 94.0%, 96.3%, 88.5%, 99.5%, 73.3%, 75.4% and 94.3%, a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69.0%, 72.6%, 75.7%, 64.6%, 92.5%, 95.7%, 86.8%, 98.0%, 75.4%, 82.6% and 98.0%, and a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83.6%, 8.5%, 95.9%, 75.7%, 92.3%, 100%, 84.2%, 93.7%, 100%, 84.0% and 92.6%, respective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all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ethods are useful. The test for duodenal drainage and elements is fast and accurate. It is helpful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A and non-BA etiologies of cholestasis. It shows good practical value clinically.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婴幼儿外科手术前患儿的血糖水平,为婴幼儿提供更完善的术前护理.方法:根据病房术前准备方案选取160例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小儿外科手术的3个月至3岁患儿,根据患儿入室前是否补液及补液类型的不同,分为4组:无输液禁食8h以上组(E1组)、无输液禁食8h以下组(E2组)、5%葡萄糖组(G1组)、10%葡萄糖组(G2组),每组40例.患儿入室进行手术前,镇静后采集手指末端静脉血检测血糖值.结果:E1组、E2组患儿血糖值低于G1、G2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G1、G2组患儿的血糖水平偏高,G1、G2组之间及E1、E2组之间比较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输入5%以上的含糖液体会导致婴幼儿血糖偏高;禁食时间在8h的婴幼儿术前血糖值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以内,应根据患儿术前补液情况做好手术前准备,加强术前护理.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实习生参与临床科研课题研究实践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手术室护理本科实习生50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25名。实验组实习生参与手术签署压疮知情同意书课题研究实践,术前与带教老师一起或独立评估病人皮肤情况,完成压疮知情同意书数据录入;术中按要求做好护理,术后根据病人皮肤情况进行护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参与科研论文提纲的讨论、写作。对照组实习生不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按照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实习。结果实验组中40%的实习生选择临床科研项目作毕业论文选题,较对照组实习生高28%;实验组自主撰写论文12篇,发表论文4篇,分别较对照组多8篇和3篇。结论组织护理本科实习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实践,可以增强护理本科实习生的科研意识,激发他们创新性思维,提高科研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7.
普通外科重症急腹症急诊手术主要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腹症是外科急诊手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急腹症手术风险大,术中死亡率、术后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均高.重症急腹症的救治水平高低是评价医院整体医疗护理质量、绿色通道是否通畅、手术室管理及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重症急腹症部分病例因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或感染中毒性休克,生命体征不稳定,主要脏器储备功能差,病情急、发展快、危险大,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术前准备工作争分夺秒,熟悉病情变化,手术配合操作熟练、默契、技术精良,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对病人的打击,提高重症急腹症外科急诊手术的成功率.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普通外科收治248例重症急腹症急诊手术患者,我们针对患者手术中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期管理程序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背驮式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程序。方法通过对人员的组织管理,建立器械常规卡、物品准备卡,设立绿色通道,术中配合程序化,实行了弹性排班,严格执行无茵操作原则。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全组病例成活。结论良好的管理导向,使手术配合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9.
品管圈在降低腔镜手术器械损坏率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腔镜器械损坏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腔镜手术器械损坏率为活动主题,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我院腔镜器械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品管圈的应用,腔镜器械的损坏发生率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对腔镜器械进行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为医院及科室节约成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手术室实习护生外科手消毒培训中的应用,避免由于手部的致病菌所造成的手术部位感染。[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管理的带教方法。[结果]观察组在外科手消毒考核中从取液量、步骤、旋转动作、揉搓力度、时间达标、无菌原则、全程熟练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集束化管理用于手术室实习护生外科手消毒培训中,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外科手消毒的合格率,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