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目的:观察主动脉硬化迂曲,推移压迫食管引发临床吞咽困难的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53例主动脉性吞咽困难的临床X线资料。结果:53例食管推移受压的部位发生于食管自右侧向左前跨越降主动脉交叉处,主要X线表现为食管腔受压处扭曲、偏心性管腔狭窄、食管右偏前移和左偏前移。结论:本病多发生于高龄患者,男多于女,由于主动脉硬化迂曲程度明显,推压食管移位扭曲,局部管腔变形狭窄,加上老年性食管本身的功能性失调,均可引发临床吞咽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影像诊断征象和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影像表现。结果:①病灶部位:病变位于右上叶3例,右中叶6例,右下叶2例;左上叶5例,左下叶3例。②X线表现:肿物为园形或类园形阴影,边缘整齐10例,边缘不整齐9例。其中有“毛刺”4例,有条索状阴影呈尾巴征2例,呈分叶状5例,空洞3例,有钙化灶2例。③CT表现:所有病变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5cm~7cm,其中2.5cm~3cm7例,3cm~7cm12例;13例密度不均匀,其中4例病灶内可见不规则空洞,6例增强扫描表现为周边密度较高,中央密度较低,低密度区CT值15Hu~33Hu等,其余5例密度均匀;病变边界清楚15例,模糊4例。结论:全面分析X线和CT征象能提高肺炎性假瘤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73.
肠闭锁的临床与X线影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肠闭锁的临床及影像检查方法与表现。方法 :本组 13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肠闭锁 ,其中 3例十二指肠闭锁 ,4例空肠闭锁 ,3例回肠闭锁 ,3例结肠闭锁 ,临床以呕吐、进行性腹胀为首发症状 ,呕吐物可含胆汁及粪水物 ,部分病例有排胎粪史 ,全部均行腹部立卧位平片检查 ,其中 6例经胃管行胃、小肠碘水造影 ,7例行大肠钡灌造影。结果 :13例均有肠梗阻的临床症状 ,腹部平片均显示不同平面的肠梗阻 ,6例胃肠造影中 4例可显示肠闭锁的盲端 ,1例发现小肠其它先天性异常 ,7例大肠灌肠造影直接显示或提示肠闭锁部位 ,胎儿型结肠对本病较具诊断意义。结论 :术前通过消化道造影检查可以明确或提示肠闭锁的诊断。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利用MR扩散峰度成像(DKI)研究亚急性期进展性脑梗死责任病灶,并结合NIHSS评分探讨其影像征象与临床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发病时间>72 h且在本影像中心行MRI扫描的亚急性期脑梗死病人79例,其中男45例,女34例,年龄43~88岁,平均(64.75±11.05)岁。根据NIHSS评分和病灶数目将其分为4组:单发脑梗死进展阴性组、多发脑梗死进展阴性组、单发脑梗死进展阳性组、多发脑梗死进展阳性组。对所有病人进行颅脑DKI及常规MRI扫描,获取MD和MK参数图,并于相应的参数图测量相应的参数值及病灶面积。多发性脑梗死病例在MD和MK图同一层面选取同一供血区内的2个独立病灶,分别将兴趣区设置于该缺血区的核心区(ROI 1)和周边区(ROI 2)。采用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MD图和MK图中病灶面积和信号的差异,采用散点图和信号变化百分比描述缺血灶的时间-信号变化。结果 (1)病灶面积。进展阴性组病人MD图与MK图中不同梗死灶的面积大小均相仿,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展阳性组MD图中不同梗死灶的面积均大于MK图(均P<0.05)。进展阴性组和阳性组的MD/MK不匹配区面积(显著的MD/MK不匹配区)百分比分别为0.2%和9.7%。(2)时间-信号散点图。a单发脑梗死组:与正常脑区相比,不同进展程度的单发脑梗死病人的病灶区均表现为MD值显著下降、MK值显著上升。进展阳性组病灶的信号恢复延迟,且MD、MK值偏离正常值的幅度大于进展阴性组。两组的MK值偏离正常值的幅度均大于MD值的变化幅度。b多发脑梗死组:多发性脑梗死进展阴性组病灶的MD和MK的时间-信号散点图与单发脑梗死进展阴性组相仿,ROI 1和ROI 2的时间-信号变化趋向一致性良好。多发性脑梗死进展阳性组ROI 1的MD和MK的时间-信号散点图与单发脑梗死进展阳性组相仿,而ROI 2的MD和MK的时间-信号散点图则呈无规律的杂乱曲线,表现出多病灶的异质性。结论脑梗死灶MK值恢复的延迟或多病灶的异质性均提示原发脑梗死病灶扩大及新发脑梗死,是亚急性脑梗死进展性诊断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下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下肺结核的临床X线诊断水平.资料和方法:收集我院经痰查结核菌或/和临床抗结核治疗追踪证实的下肺结核45例,对它们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其X线表现特点.结果:X线表现①渗出与实变38例:表现为大片状或/和小片状阴影,密度相对较高,边缘模糊,内常见虫蚀样空洞和支气管充气征.②空洞9例:多为薄壁空洞,内外壁多光滑,无或少液平面,出现同侧或对侧支气管播散有特征性.③团块阴影7例:边缘无或浅分叶,周围常见卫星病灶.④腺泡结节状阴影27例.⑤纤维条索状阴影29例.⑥钙化病灶8例.⑦胸膜增厚3例.⑧合并胸椎结核1例.结论:下肺结核的X线表现多数具有特征性,X线诊断在临床中占重要位置,但少数易误诊.须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24例中2例肺野可显示网格及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21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1例仅表现肺纹理增强。其中16例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本组合并肺出血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5例,并发气胸1例。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胸片显示肺野透光度减低、“白肺”及空气支气管征,结合临床,可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心率变化对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受检者按心率〈75次/min,75次/min〈心率〈115次/min,心率〉115次/min分为3组,分别行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造影,选择心动周期的相位窗5%-95%,每间隔5%进行相位窗和重建算法重建。3组图像质量均分为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和不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2类。结果 心率〈75次/min组,有94.8%(835/1104节段)的图像可用于诊断;75次/min〈心率〈115次/min组,有62.7%(84/134节段)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115次/min组,有47.2%(42/89节段)的图像可用于诊断。结论 适当控制心率,稳定心律,可以明显改善64层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急性期重度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脑部磁共振ADC图的特点及其分区研究的方法与意义。方法:7日龄健康新生约克猪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和HIE组(43只),HIE组再按缺氧缺血后病情的变化分为病情稳定组(30只)和病情恶化组(13只)2个亚组。分别于缺氧缺血后24h内不同时间点采集HIE组2亚组ADC图,并对照相应临床和病理学资料,探讨HIE脑部ADC图特点及其分区研究的方法与意义。结果:HIE脑部ADC图病变呈年轮状、多中心分布,病变中心区主要分布在两侧矢状旁区、侧脑室旁白质与基底节区。本实验根据其ADC图的特点人为地将病变区到正常区等距划分为4个亚区,分别定义为“不可逆脑缺血区”(Ⅰ区)、“高度危险区”(Ⅱ区)、“次要危险区”(Ⅲ区)和“相对正常区”(Ⅳ区),根据不同的机体缺氧状态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HIE 2亚组各区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及预后。结论:分析急性期HIE脑部ADC图各区特点能对HIE病情和预后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具有很大的科研价值与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超声、MRI技术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价值,为临床优生优育咨询提供准确信息,提升优生优育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建档产前检查、优生优育咨询的孕妇2026例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入组条件的孕妇均行超声检查,对胎儿胸部做全面专项检查,诊断胎儿是否为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同时对于孕妇行核磁共振检查(MRI)诊断是否有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对于两种诊断方法诊断为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孕妇,均采用超声检查对胎儿进行跟踪检查,并根据跟踪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继续观察、引产、开放性手术治疗等措施。对每位孕妇的妊娠结局及胎儿情况进行跟踪。统计孕妇及胎儿的妊娠结局。正常娩出胎儿行胸部低剂量增强CT检查,明确新生儿是否为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引产胎儿行尸检,明确是否为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以新生儿CT检查结果和引产胎儿尸检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统计超声、MRI检查结果,并采用四格表计算两种检查方法超声和MRI诊断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结果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68例,MRI诊断出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71例,尸检及新生儿CT确诊为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71例。MRI诊断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超声诊断(P0.05)。引产胎儿尸检无误诊,正常出生胎儿未出现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MRI诊断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优于超声,能有效提升诊断的灵敏度,为临床优生优育咨询提供准确信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0.
64层螺旋CT脑动脉瘤血管成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动脉成像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7例患者全部进行了脑动脉CTA和DSA检查,将DSA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评估CTA诊断脑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脑动脉CTA49例共有50个动脉瘤,而DSA检查51例发现52个动脉瘤。CTA诊断动脉瘤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96.08%,准确性96.5%,阴性预测值75%。结论:64层螺旋CT脑动脉成像诊断动脉瘤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高,可以作为脑动脉瘤筛查和术前评估的首选方法,但仍有假阴性,不能完全取代D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