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用PCR方法获得了两株问号钩体赖型56601株和爪哇型56602株的OMPL1基因,并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流感伤寒型RH52株的OMPL1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比较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赖型56601株和爪哇型56602株钩体OMPL1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流感伤寒型RH52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9%和80%,推导的外膜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2%和88%。表明问号钩体赖型56601株和爪哇型56602株及流感伤寒型RH52株OMPL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别,OMPL1基因在问号钩端螺旋体的基因分类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在室内测试5种人体汗液中的脂肪酸类物质对白纹伊蚊的触角电位影响和引诱效果。方法触角电位仪测试白纹伊蚊对酸类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T"型嗅觉仪测试酸类物质对白纹伊蚊的引诱作用。结果触角电位测试中,辛酸和L-乳酸引起白纹伊蚊明显的触角电位变化,在10μl/ml剂量时引发了最大的触角电位反应,平均EAG反应测定值分别为(2.768±0.457)mV和(1.945±0.783)mV;肉豆蔻酸、苯甲酸和壬酸不能引发白纹伊蚊明显的触角电位变化(P〉0.05)。在引诱效果测试中,辛酸浓度大于1μl/ml时对白纹伊蚊有明显引诱作用(76.65±1.09,P=0.016),浓度达到10μl/ml时,对白纹伊蚊引诱作用可超过80%(P=0.002 9);乳酸在10μl/ml对白纹伊蚊有微弱引诱作用[(60.34±3.88)%,P=0.04],0.1μl/ml和1μl/ml浓度引诱作用与对照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362)。肉豆蔻酸、苯甲酸和壬酸在本次测试的3个浓度,处理臂中的蚊虫数量与对照臂中的数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辛酸和L-乳酸引起白纹伊蚊明显的触角电位变化,并表现对白纹伊蚊的引诱作用,今后将在野外进行引诱效果测试。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云南战区腹泻病原菌进行监测,掌握其腹泻病原谱的构成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军队和地方腹泻病的防控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集监测点肠道门诊腹泻患者新鲜粪便标本,按统一制定的监测方案,操作规程检测志贺菌、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EIEC、ETEC、EPEC、EHEC、EAggE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空肠弯曲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气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以及其它肠道病原菌。结果从588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各类病原菌220株,检出率为37.41%。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居首位(6.80%)、费劳地枸橼酸菌次之(5.95%)、居第三位的是志贺菌(4.25%)、列第四位的是奇异变形菌和阴沟肠杆菌(3.23%)、排第五至第七位的分别是产酸克雷伯菌(2.89%)、侵袭性大肠杆菌(2.21%)和气单胞菌(1.53%)。不同年龄组检出率为29.11%~48.34%之间,其中36~4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检出率5、8、9月份较高。结论通过对腹泻病原菌监测,了解腹泻病原菌的组成,建立病原谱,掌握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军队和地方腹泻病的研究、防控、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93例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儿童结脑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合并脑外结核117例(60.6%),治疗后好转或治愈161例(83.4%),后遗症32例(16.5%),未愈及抱走25例(12.9%),死亡7例(3.6%)。结论仔细询问病史和流行病学资料,结合脑脊液、头颅CT/MR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规则的抗结核治疗并联用激素、鞘内注药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1株蝙蝠来源病毒进行分离鉴定,进行简单的基因分析。方法从云南沧源县8个居民地附近捕获50只棕果蝠并制作组织标本,采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采用 cDNA-RAPD 方法扩增序列,采用分子克隆进一步扩增序列,将序列在 NCBI 上进行 BLAST 比对,采用 DNAMAN5.0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 MEGA 5建序列进化树。结果50份接毒细胞中,6份细胞出现细胞病变,cDNA-RAPD 扩增得到1份阳性片段,测序大小为614 bp,经比对该病毒株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博卡病毒属牛细小病毒种的一个毒株。结论成功分离并鉴定该毒株,确定该病毒是牛细小病毒的一个新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调查贵州清水江流域不同生境蚊类多样性,为蚊媒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7~8月历时10 d,在清水江天柱段流域,选择清水江江边、稻田、竹林、人工杉木林、天然次生林、小溪边等6种不同类型生境,应用二氧化碳诱蚊灯诱集成蚊,对蚊类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捕获蚊虫14 354只,分属6个属,21种,其中中华按蚊、魏仙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分别占总数的44.00%,15.88%,21.01%为优势种;物种丰富度以竹林最高,杉木人工林和江边最低.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以竹林最高,杉木人工林和清水江江边最低.结论 清水江天柱段流域中华按蚊、魏仙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这些优势种传播的乙脑、疟疾、马来丝虫病是今后疾病监测和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37.
昆明犬细小病毒的PCR检测及VP2基因的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自昆明某犬场病死犬心脏扩增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并进行测序比对分析,了解其变异和进化情况.方法 从病死犬心脏提取病毒DNA进行PCR扩增,PCR阳性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并与已知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p1p2引物测序与国内外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8.0%~100.0%之间,其中与KU739_09最高为100.0%;p3p4引物测序与国内外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8.3%~99.6%之间,其中核苷酸同源性与KU739_09、02B9、08 - 5-WH和bj-3最高均为99.6%.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本次犬细小病毒分离株在CPV-2a亚型的进化分支上.结论 从昆明病死幼犬心脏中检测出犬细小病毒,此细小病毒为CPV-2a亚型,并且和KU739_09、02B9、08-5-WH和bj-3遗传关系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38.
登革病毒有4个血清型,可引起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病毒包括5'和3'非编码区(UTR)及一个单一的开放阅读框(ORF),该ORF编码一个聚蛋白前体,经蛋白酶裂解加工成3种结构蛋白(C、PrM和E)和7种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1].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差异蛋白质,筛选二者的鉴别诊断标志物.方法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4例TBM和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进行电泳分离,以PDQuest8.0软件根据蛋白的等电点PI、分子量、匹配率、灰度值等进行差异蛋白描述性分析.结果 结核性、隐球菌性两组脑脊液分别检测到蛋白点数为111和114,蛋白点分子量均分布为10~130 kDa,等电点PI为4.4~6.7间.两组脑脊液蛋白图谱匹配率为95%,产生24个差异蛋白点,其中3个蛋白点只在TBM中表达,2个蛋白点只在隐球菌性脑膜炎中表达,19个匹配蛋白点存在2倍差异表达.结论 双向电泳技术可得到分辨率和重复率较高的结核性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质凝胶图谱,二者存在差异蛋白点.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O157:H7(EHEC O157:H7)在云南战区感染性腹泻患者及猪粪便中检出情况。方法将标本接种mEC增菌液中增菌,免疫磁珠磁珠富集后,分别接种科玛嘉显O157显色琼脂和山梨醇麦康凯(S-MAC)琼脂平板培养,MUG初筛,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编码系列(API-20E)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生化分析仪鉴定。应用多重PCR扩增检测志贺毒素1、2(SLT1/SLT2)和侵袭相关基因。小白鼠腹腔注射法测定其毒力。K-B法做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从腹泻患者和猪中均检出EHEC O157:H7,具有志贺毒素SLT1/SLT2和侵袭相关基因的三个毒素基因。毒力试验使小白鼠发病死亡。药敏试验对14种抗生素敏感。结论云南战区存在EHEC O157:H7感染。建立和优化的多重PCR方法,能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EHEC O157:H7毒素基因,为重大食源性疾病处理、诊治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