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了解景德镇第二人民医院常见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用常规法和ATB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离率占前三位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的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1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结论临床医生应注意预防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并减少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的应用,依据微生物室所做出的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32岁.因失眠、言行异常1个月余,加重伴呆滞少语1周,于2010年1月24日入住我院.患者于2009年12月中旬无诱因出现无法入睡,讲话凌乱,坐卧不宁等,1月17日开始,患者病情加重,彻夜不睡,呆滞,常站着发呆,不理人,言语减少,进食差.家人将其送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既往体健,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烟、酒、药物等依赖史.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9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20/85 mm Hg(1 mm Hg=0.133kPa),神志清晰,一般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多问不答,缄默,面无表情,违拗,亚木僵状态.辅助检查:2010年1月25日查血、尿常规无异常;生化检查结果无异常;心肌酶谱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5.5 IU/L(参考值:0~ 24 IU/L),肌酸激酶(CK) 2413.5U/L(参考值:26 ~196 U/L),余酶无异常.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病例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成人韦氏智力测验中数字广度及数字符号测验、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与60名健康者(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例组治疗前瑞文、数字广度及符号测验评分(84.78±13.85、11.22±1.61、10.95±2.45)明显低于对照组(96.52±18.18,12.63±2.66,12.83±1.49;P均0.01),P300 N1潜伏期[(101.96±9.38)ms]明显长于对照组[(90.17±7.99)ms](P0.001);治疗后瑞文及数字广度评分(91.25±14.87,11.98±1.89)明显增加,P300 P2及N2潜伏期[(194.64±65.31)ms,(240.60±41.41)ms]明显延长(P0.05或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引起ICU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共有120例患儿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共有20例,作为观察组;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中随机选择20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引起ICUsb)L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病原菌的耐药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为28.12±3.32,体质量指数为23.78±1.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50±4.24和22.12±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插管天数、插管次数、吸痰次数和住院天数与ICU小儿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P〈0.05)。提取20例患儿的尿液标本,从中分离出病原菌49株,对其施用3种抗菌药物。结果发现病原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吡肟的抗药性强,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ICU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其患病率极高。临床中应严格控制呼吸机的使用,合理使用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从而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提高患儿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单一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不理想,联合用药为抗乙肝病毒治疗的重要方向。我科采用干扰素α-1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早期肝硬化40例,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76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慢性乙型肝炎52例,早期肝硬化24例,男50例,女26例,年龄12~60  相似文献   
17.
胡卫东  杨宇  邓文 《中国药业》2008,17(10):77-78
促胃肠动力药包括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必利、莫沙必利及伊托必利等,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除用于消化不良外,尚可治疗食管反流性疾病、慢性胃炎、便秘等,在胃肠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持续使用氯氮平药物的心电图变化。方法 对愿意合作的门诊中持续使用氯氮平药物10年以上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用药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 心电图异常有9例(17.3%),其中QTC延长2例.窦性心动过速4例,T波改变3例。心电图与氯氮平联用中成药(银杏叶制剂)治疗有显著性相关(r=-0.338,P=0.014)。结论 长程持续使用氯氮平对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可能不大.银杏叶制剂可能对氯氮平引起心电图异常的影响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52例精神病患者应用氯氮平治疗10年后的生活质量现状。方法:使用自拟调查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Epworth嗜睡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来评定。结果:52例患者平均住院3.37±1.17次;氯氮平剂量平均为179.33±92.18mg/d;平均用药时间为138±24.9mo;CGI中疗效指数(EI)平均为1.93±0.6;GWB平均为78.02±11.63分。结论:持续使用氯氮平及联用中成药,有可能减轻氯氮平的不良反应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2004-06/2007-02采用养阴化湿法为主拟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5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