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7 毫秒
41.
目的:探讨低体重儿与产妇牙周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低体重儿及59例正常体重的新生儿,检查其母的牙龈指数(GI)和牙周病指数(PDI),比较两组产妇之间的牙周病情况并研究新生儿的体重与其母PDI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产妇的GI和PDI差异存在显著性(均P<0.01),115例新生儿体重与其母的GI和PDI呈负相关(rGI=-0.87,P<0.01;rPDI=-0.90,P<0.01).结论:产妇牙周病是低体重儿的危险因素,新生儿体重与产妇牙周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1例AIP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资料。结果本例因腹痛伴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1月余入院。外院查血小板减少,尿胆原及尿胆红素明显升高,腹部超声检查示胰腺弥漫性改变,疑诊胰腺癌,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经血常规、血液相关抗体及胰腺CT检查明确诊断为AIP并血小板减少症,予糖皮质激素及输血小板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个月未发现异常。结论 AIP并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少见,易与胰腺癌混淆而误诊,临床需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食道小细胞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29例临床资料完整的食管小细胞癌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2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Ⅱ-Ⅳ期患者,含化疗组与局部治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4个月和5.1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69.2%和25%,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化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Ⅰ期患者,手术是基础的治疗手段,Ⅱ-Ⅳ期患者,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延长中位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组)108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60例,对比分析两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及血浆Hcy水平;并将两组分别按年龄分为中年组(45岁≤年龄<60岁)和老年组(≥60岁),对比...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0年1月-2004年12月就诊的乳腺癌133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57.9%(...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Ki-67、P53和YB-1(Y-box结合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180例乳腺癌患者YB-1蛋白表达,回顾性收集其Ki-67、P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析上述3种分子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Ki-67、P53、YB-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3.9%、35.0%和38.3%。Ki-67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组织学分级、脉管癌栓、Her-2呈正相关,与ER、PR呈负相关(P〈0.05);P5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Her-2正相关(P〈0.05);YB-1的核表达与Her-2正相关,与ER、PR负相关(P〈0.05)。Ki-67的表达与P53正相关(r=0.380,P=0.005),也与YB-1正相关(r=0.238,P=0.023)。结论 Ki-67、P53和YB-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不良病理特征相关,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干预在门诊妇科阴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门诊收治的阴道炎患者62例,将本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中,22例有效,9例显效,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1例患者中,10例有效,13例显效,8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4.1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阴道炎患者的护理健康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中期因子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共110例,按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组48例,原发性高血压不伴颈动脉硬化组42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期因子水平,同时测定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组中期因子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中期因子水平、收缩压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2、0.466、0.408,P<0.01);中期因子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也具有显著相关性(r0.618,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中期因子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高血压病程、收缩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期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