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7 毫秒
31.
目的 筛选和克隆实验性脑脓肿的早期相关基因,研究脑组织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过程中所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脑组织内直接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获得大鼠脑脓肿,利用mRNA荧光差异显示PCR技术比较脑脓肿组脑组织中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获得的差异表达cDNA片段经克隆、测序及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并采用Noahem杂交和RT-PCR进行鉴定。结果共获得25条差异表达的cDNA条带,经Noahem杂交和RT-PCR鉴定其中17条为阳性(阳性率为68%)。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其中3个差异表达片段与G蛋白相关的细胞信号传导系统有关:片段G18-1代表的鸟苷二磷酸解离抑制因子3(GD13)、片段G20-1代表的交集素(ITSN)以及片段C2-1代表的Ras相关蛋白(Rap1)。结论在实验性脑脓肿早期GD13、ITSN和Rap1差异表达,推导G蛋白信号系统的激活可能与脑脓肿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提高图书馆使用率的途径和措施。方法借助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从宏观的视角进行框架分析。结果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各个分析单元如传者、受者、信息、媒介实质是构成图书馆使用率的应用基础。结论只有协调发挥图书管理员、读者或用户、信息资源、基础设施等各自的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大学图书馆使用率。  相似文献   
33.
Web3.0对虚拟参考咨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继Web1.0、Web2.0后,Web3.0这一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将对图书馆的虚拟参考咨询在工具技术、服务模式、人员素质等方面发生作用,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全方位、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34.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恶性疾病,放射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但大部分患者对放疗不敏感或放疗后复发。本文研究人脑胶质瘤细胞株MGR2及其经间歇性大剂量X射线照射而存活的后代细胞MGR2R52在蛋白质组水平的表达差异,旨在探讨胶质瘤放射敏感性以及放射后存活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以提高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提取MGR2和MGR2R52及二者经2Gy照射后继续培养48h细胞的总蛋白,分别进行Cydye染料标记和胶内差异双向电泳(2D-DIGE)分离;经Typhoon 9400型多功能激光扫描仪不同波长的激光扫描后,获取荧光胶内差异表达图谱,继而采用DeCyder软件进行图谱分析;选取2D-DIGE图谱中差异表达≥1.5倍且P值≤0.001的蛋白质斑点,通过全自动斑点处理工作站切点、酶解和点样后,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进行蛋白质的肽指纹图谱(PMF)鉴定。结果:MGR2与MGR2R52之间共有110个蛋白点强度差异≥1.5倍(P〈0.001),经MALDI-TOF-MS鉴定发现干扰素诱导的Mx蛋白和人发动蛋白2(片断474-870)在MGR2R52中表达显著增高,分别增加4.66及9.03倍,并且两者同属于发动蛋白家族。结论:发动蛋白家族在放射存活的胶质瘤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加,其在胶质瘤细胞放射抗拒机制中的作用可能与促进细胞内吞功能有关,在此基础上进行胶质瘤放疗联合以腺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研究,将有可能提高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5.
急性腹膜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指腹膜受到物理性、化学性或细菌性刺激时发生的急性炎症。其发生和发展受病因种类和性质、原发病灶的部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宿主的防御能力的影响。传统上腹膜炎分为原发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和腹腔脓肿。随着人们对腹膜炎发生和发展的进一步认识,这种分类方法已显得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36.
中国湖南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BRCA1和BRCA2基因是已经证实的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与家族性及早发性乳腺癌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湖南省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中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位点及携带情况.方法:以来自湖南地区的50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35岁)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52%)有乳腺痛家族史.由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对BRCA1和BRCA2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进行扩增.突变分析由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进行预筛,之后进行DNA测序证实.结果:在50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现有5种致病性突变,其中2种为新发现突变--BRCA2基因无义突变2372C>G和移码突变2808delACAA.BRCA1基因中发现一种已报道的无义突变220C>T;其他两种为已报道的BRCA2移码突变位点1796delTTTAT和6275delTT.我们还发现4个未知功能的突变位点(UV)及11个基因多态性位点.湖南家族性乳腺癌中BRCA1突变率4%低于BRCA2突变率16%. 结论:在中国湖南人群中,BRCA2基因的突变对于遗传性乳腺癌的发生可能具有较重要意义:新发现的2个突变位点可能是中国人群中的特有突变;湖南地区BRCA1在家族性乳腺癌中突变率明显低于国内外报道,而BRCA2突变发生率与西方国家相近,但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这可能是中国湖南人群中的特有特征.  相似文献   
37.
栀子中栀子苷提取工艺及HPLC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胡震  杨广德  罗国安  贺浪冲 《中成药》2006,28(3):336-338
目的:优化中药栀子中栀子苷的提取方法。方法:以栀子苷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系统考察不同药材颗粒度、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对栀子苷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提取条件。结果:用5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1 h)的提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栀子苷提取率。结论:提取溶剂的种类和提取方式对栀子中栀子苷的提取效率有较大影响。同时,为了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分析方法需要进行再验证。  相似文献   
38.
39.
前言 很久以来,术后服用5年三苯氧胺一直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金标准”,它能使乳腺癌的复发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降低47%和26%。随访15年的资料显示,乳腺癌的年复发危险性每年可以下降13%,乳腺癌相关性死亡危险度在15年末也能降低4%-9%。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ER-α基因PvuⅡ和Xba Ⅰ多态性在上海地区无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有遗传倾向的乳腺癌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对113例无BRCA1/2突变的家族性/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和11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ER-α基因2号内含子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随后进行DNA直接测序鉴定PvuⅡ和XbaⅠ多态性的基因型,比较基因型分布和发病风险的关系;危险度OR及95%CI,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结果 113例病例和113例对照均成功进行测序,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的CC、CT、TT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6例(14.2%),58例(51.3%),39例(34.5%);XbaⅠ多态性AA、AG、GG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6例(67.2%),34例(30.1%),3例(2.7%).分别以CC基因型和AA基因型为参照,PvuⅡ和Xba Ⅰ多态性与乳腺癌无明显关联;但在绝经前妇女中,PvuⅡ多态性的C/T基因型提高乳腺癌发病风险达2.1倍(P=0.044);XbaⅠ多态的GG基因型携带者患乳腺癌发病危险降低达9倍(OR=0.11,P=0.058).基因型的联合分析表明,与CC+GG基因型相比,同时携带PvuⅡCT和XbaⅠ AA的绝经前妇女患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增加达11倍(OR=11.4;95% CI 1.12~116.7),P=0.03.结论 ER-α基因PvuⅡ和Xba Ⅰ多态性可能与有遗传倾向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尤其是绝经前发病者(含早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