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71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285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5篇
  1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血浆中依米配能浓度。方法:血样经甲醇沉淀蛋白,以甲醇硼酸(0.2mol·L-1,pH7.14)(3∶97)为流动相,紫外313nm处检测。结果:在1.8~60μ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最低检测浓度为1.8μg·ml-1,平均回收率(98.0±5.4)%。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可行。  相似文献   
62.
空心莲子草抗柯萨奇病毒B3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观察细胞病变效应测定经不同剂量空心莲子作用后的病毒滴度,用逆转录-聚合物酶链反应(RT-PCR)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裂解液中的病毒核酸(CVB3-RNA),结果药物直接作用组和药物抗病毒吸附组均不能阻止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药物抗病毒生物合成组则随培养液中药物浓度加大,细胞裂解液中病毒滴度下降,但CVB3-RNA却一直可检出。结论:(1)空心莲子草不能直接杀灭CB3;(2)空心莲子  相似文献   
63.
患者男性,55岁,因腹泻1月,1997年12月腹部B超和CT检查发现肝右叶巨大占位,AFP>1 000 ng/ml,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行二疗程介入治疗后肝右叶肿块有较明显缩小,由约12 cm×7 cm大小缩小至约8 cm×6 cm大小.1998年3月初无明显原因出现胸闷、气促、腹胀、双下肢浮肿等,B超检查提示腹水阳性,MRI检查发现肝段下腔静脉增粗,流空效应消失,其中充满软组织块影,诊断下腔静脉内癌栓形成.于1998年3月26日至4月2日采用北京大恒公司Star-1000型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进行治疗.在CT增强影像上能清晰地显示肝段下腔静脉及其内之癌栓,应用Star-1000型立体定向治疗计划进行三维重建和治疗计划设计,采用6 MV-X线、直径30.3 mm限光筒,单平面360度旋转照射,两个靶点纵向排列,治疗长度约5 cm,处方剂量10 GY/次,下腔静脉边缘剂量≥80%,隔日1次,共3次.治疗2次后患者胸闷、气促等症状即有所缓解.治疗结束后进一步改善,双下肢水肿、腹水等消失.2月后患者病情稳定,复查MRI显示下腔静脉内癌栓已完全消失.3月后胸片检查发现双肺广泛转移.治疗后5月患者死于全身衰竭.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分析2所医院院内感染绿脓杆菌耐药小质粒同源性。方法:46株耐药绿脓杆菌样本来自两个医院,其中甲院34株,乙院12株,发现甲院有10株(29.4%)携带质粒,乙院有4株带有质粒(33.3%)。运用质粒转导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结果:8株(甲院6株,乙院2株)被证实为小耐药质粒,其中又有5株质粒(3.4kb或3.6kb)可诱导氯霉素耐药性,2株(2.5kb)可诱导卡那霉素耐药性,另有1株  相似文献   
65.
人在场时紫外线风筒与消毒剂协同作用对空气的消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在场时紫外线(UV)风筒与消毒剂协同对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紫外线风筒及过氧乙酸协同作用,对无菌室和普通办公室喷雾白色葡萄球菌后和模拟现场(人在场)消毒实验,于开始前及消毒后不同时段采样检测菌数。结果:UV风筒消毒15min后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可减少92%以上,对模拟现场消毒1h自然菌减少73%。UV风筒与过氧乙酸协同作用时,消毒15min对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可达99.6%  相似文献   
66.
MRI诊断应力骨折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应力性骨折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征及MRI表现,提高对应力性骨折的MRI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或病理证实的24例不同部位应力骨折患者的MRI图像.结果 24例中,髂骨、耻骨、坐骨及股骨头颈部和上段2例,股骨下段4例,胫骨11例,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同时发病3例,跖骨2例,腓骨中上段2例.MRI均可见骨髓腔内斑片状长T1、长T2水肿信号,范围远较平片广泛;3例骨皮质周围见环形或半环形长T1、长T2骨膜水肿信号;4例可见骨折线,冠、矣状位表现为髓腔内斜形或横形线条状长T1、短T2信号影,骨皮质中断;10例可见骨皮质增厚,呈长T1、短T2信号;软组织肿胀呈弥漫性长T1、长T2信号.结论 MRI能够更敏感地发现早期应力性骨折,为诊断和判断骨折愈合情况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人类Jurkat系T肿瘤细胞内,PPAR-γ对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Jurkat系T淋巴肿瘤细胞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采用PPAR-γ激活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处理,分别在用药6h、12h、18h、24h和30h后用一氧化氮合酶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裂解液NOS活性,RT-PCR法检测T肿瘤细胞PPAR-γ mRNA表达情况.结果:PPAR-γ mRNA表达量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用药后在第6h、12h、18h、24h和30h的NOS活性均显著高于用药前NOS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NOS活性与PPAR-γ的表达呈正相关(r=0.905, P<0.01).结论:在Jurkat系T肿瘤细胞内,PPAR-γ活化剂能够以时间依赖的形式增加NOS活性,PPAR-γ可能通过NOS途径对靶因子进行调节,发挥相应的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68.
IL—18表达水平与HBV感染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 18(IL - 18)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应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 ,对 5 8例HBV感染者及 10名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IL - 18的诱生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各临床类型之间IL - 18诱生活性均有显著差异 ,病情愈重 ,活性愈高 (P <0 0 1)。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不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诱生活性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上升。慢性乙型肝炎组中诱生活性与血清ALT水平呈正相关 (r =0 6 3,P <0 0 1)。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检测应用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与动脉血气等参数,观察其疗效。结果4例无创通气效果不佳;30例经加用BiPAP辅助通气治疗后血压、心率与SaO2等均有明显改善。应用2小时后,上述参数逐步改善,持续应用至病情缓解且稳定持续48小时后,逐步撤除呼吸机。结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促进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0.
1999年7月2日,天津开发区某合资企业七名员工,因食用外购盒饭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判定为非0_1群弧菌污染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