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6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甲状腺激素对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状腺激素对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0μg/ml、0.1μg/ml、1和10μg/m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刺激培养大鼠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观察细胞基础和应激状态时睾酮分泌的变化;同时测定不同甲状腺功能大鼠体外睾酮分泌水平。结果:直接用T3刺激培养的睾丸Leydig 细胞,睾酮分泌水平无显著变化;而将高甲状腺激素血症大鼠和低甲状腺激素血症大鼠Leydig细胞进行培养显示,无论在 基础还是在负荷情况下睾酮分泌能力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体外培养的睾丸Leydig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刺激无反应。高甲状腺激素和低甲状腺激素状态时睾丸Leydig细胞分泌睾酮的能力均降低。  相似文献   
312.
目的 提高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同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85年1月至2008年4月入院的1 19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共100例行手术治疗,98%(98/100)病例绛病理检查确诊为胰岛素瘤.术前各项定位检查的阳性率:B超22.9%(17/74),CT 55.2%(48/87),磁共振(MRI)58.8%(10/1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76.6%(49/64),内镜超声(EUS)93.3%(42/45),超声造影(UC)94.7%(18/19).每项检查的准确率:B超88.2%(15/17),CT 87.5%(42/48),MRI 90.0%(9/10),DSA 100.0%(49/49),EUS 85.7%(36/42),UC 83.3%(15/18).术前有1~3项定位检查阳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8.9%(24/27)、96.9%(32/33)及94.7%(18/19).手术组中,63例行CT和B超检查,阳性率47.6%(30/63);53例行CT和DSA检查,阳性率为75.5%(40/53);37例行CT和EUS检查,阳性率为89.2%(33/37);31例行EUS和DSA检查,阳性率为90.0%(28/31);14例行DSA和UC检查,阳性率为78.6%(11/14);13例行CT和UC检查,阳性率92.3%(12/13);11例行EUS和UC检查,阳性率90.9%(10/11).结论 术前有2项以上相符合的定位榆查,能大大提高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以CT、DSA、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阳性率较高.兼顾费用和检查的创伤,推荐采用CT、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定位.  相似文献   
313.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21-羟化酶缺陷症(21-OHD)伴睾丸肾上腺残余瘤(TART)的认识水平。方法分析2010年5月至2021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的3例男性21-OHD伴TART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及其诊治经过, 并对临床转归进行随访。结果 3例患者均以双侧肾上腺占位首诊;就诊年龄27~42岁, 身高145~162 cm。实验室检查均示孕酮、17-羟孕酮(17-OH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升高。均经CYP21基因检测确诊。1例患者睾酮异常升高, 2例患者睾酮降低;3例患者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均明显低于正常范围。睾丸超声均示双侧睾丸内高回声肿块。肾上腺CT均显示双侧肾上腺增粗伴占位。3例患者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 随访4~96个月, 患者17-OHP控制在中线以上水平, 1例患者经治疗后婚育。双侧肾上腺增生及睾丸肿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且两者大小变化呈正比。结论 21-OHD患者易合并TART, 导致睾丸功能受损。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益于缩小TART大小、恢复睾丸功能。  相似文献   
3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部分社区4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的现状.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在北京的三个社区(古城社区、金鼎社区、老山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普查的形式对40岁以上人群19 470名进行2型糖尿病相关的调查.符合标准的2 534名居民接受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项目.选择人群中问卷调查结果为2型糖尿病(T2DM)的居民,以HbA1c<7%为达标标准对其进行血糖达标率的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血糖达标率可能相关的因素.结果 共入选2 523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HbA1c为(7.4±1.8)%,其中血糖达标率为45.7%.调查中发现仅用口服降糖药组、仅用胰岛素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组的平均HbA1c分别为(7.4+1.6)%、(7.9±2.2)%、(7.9±2.0)%,达标率分别是47.2%(568/1 203)、32.5%(87/268)、26.4%(73/276);单药降糖、双药降糖以及3种以上降糖药物控制的患者的HbA1c分别为(7.3±1.5)%、(7.5±1.9)%、(7.5±1.2)%,血糖达标率分别为45.0%(472/1049)、39.6% (149/376)、37.0%(20/54).病程<1年、1~5年、5~ 10年、≥10年的患者HbA1c分别为(7.0±1.5)%、(7.1±1.6)%、(7.4±1.8)%、(7.8±1.9)%,达标率分别为56.4%(195/346)、55.5%(422/760)、44.7%(266/595)、32.8%(270/82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体质指数、腰臀比、收缩压、并发症/伴发症、糖尿病病程、治疗方案与HbA1c达标率呈现相关性(OR=1.320、0.762、0.027、0.992、1.264、0.431、0.432,均P<0.05).结论 社区40岁以上人群中T2DM患者血糖达标率不足一半.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的达标率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315.
目的分析肿瘤源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病理及手术后情况,以提高临床对TIO的认识.方法收集并整理2008年1月至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14例肿瘤源性骨软化症患者的病史、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及术后情况.结果患者平均病程为(3.0±3.8)年,临床症状以骨痛(14/14,100%)和乏力(6/14,42.9%)最常见,部分患者有病理性骨折,在确诊前均有误诊病史.生化特点以低血磷(0.43±0.12)mmol/L、高尿磷(13.71±5.32)mmol/L 24 h、血碱性磷酸酶升高(309.30±146.41)U/L和正常血钙(2.19±0.13 mmol/L)为主.定位诊断中,99Tcm-奥曲肽SPECT/CT扫描和68 Ga-DOTA-TATE PET/CT阳性率均较高(100%),并经相应部位的CT、MRI或超声检查证实.肿瘤分布在全身不同部位的软组织(4/14,28.6%)或骨组织(10/14,71.4%)中.手术切除肿瘤后,血磷平均恢复时间为(6.4±2.3)d.1例因病灶难以完全切除,术后未缓解.2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结论TIO起病隐匿,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误诊.99 Tcm-奥曲肽SPECT/CT扫描或68 Ga-DOTATATE PET/CT检查对定位诊断效率较高.手术治疗可以治愈TIO,但远期仍可能复发,需要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316.
目的 分析颅内生殖细胞瘤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方法 对1993-2005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45例颅内生殖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30例,女性15例;发病部位:鞍区19例(42.2%),松果体区13例(28.9%),其他部位13例(28.9%)。临床表现:颅内高压症状(53%)、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40%)、尿崩症(38%)、垂体前叶功能减退(27%)。影像学检查:CT显示病变呈类圆形略高或高密度影,增强后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I显示长T1长T2或等T1等T2异常信号影,多数病变增强后明显强化。6例检查血清和脑脊液,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增高4例,其中2例脑脊液β-hCG也增高。诊断:经手术或脑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确诊12例,经诊断性放疗确诊11例,其余诊断均根据影像结果及临床表现。治疗:11例行肿瘤部分或全部切除术;9例合并梗阻性脑积水,行脑室分流术;多数患者行放疗,其中3例联合化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颅内生殖细胞瘤多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病变多在鞍区和松果体区,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和视力障碍,影像学检查有显著意义,血浆和脑脊液β-hCG测定有助于诊断,放射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压迫症状明显患者可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17.
目的 探讨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维甲类X受体(RXR)激动剂对人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测定人卵巢颗粒细胞(KCN)在PPARγ激动剂曲格列酮、吡格列酮和前列腺素J2以及RXR激动剂LG100268处理前后芳香化酶活性、雌酮(E1)的变化以及P450芳香化酶(P450arom)mRNA的表达水平。对P450arom启动子Ⅱ进行分析,以确定PPARγ和RXR是否直接抑制P450arom mRNA的转录。结果 (1)PPARγ激动剂和RXR激动剂均能显著抑制芳香化酶活性,两者结合使用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并且使E1的生成减少;(2)芳香化酶活性的降低与P450arom mRNA水平下降有关;(3)PPARγ和RXR激动剂对1.0kb长的P450arom启动子Ⅱ控制的荧光素酶蛋白无调节作用。结论 PPARγ和RXR激动剂对人卵巢颗粒细胞的芳香化酶活性和P450arom mRNA的水平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18.
男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男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5月至2006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87例男性IHH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7例IHH患者就诊年龄平均(18.8±4)岁,其中25例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87例染色体核型为46,XY。检测甲状腺、肾上腺功能正常,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基础值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戈那瑞林(GnRH)或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LH峰值较基础值升高。18例患者LH脉冲分泌呈现多种异常形式,86.2%(75/87)IHH患者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排除下丘脑-垂体区占位性器质性病变。结论根据性发育异常患者合并的各种先天异常、病史、体格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性激素水平、GnRH或LHRH兴奋试验,必要时行LH脉冲分析、骨龄测定、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可进行IH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1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一例报告王俊英*窦京涛陆菊明患者,女性,32岁,因严重口渴、多饮、乏力1个月,上腹不适1周,呕吐半天,昏迷5小时于1995年9月16日入院。呕吐两次胃内容物,无腹痛、腹泻。查体:BP10.0/8.0kPa,P140次,R...  相似文献   
320.
目的探讨糖、脂代谢不同人群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常人(NC)、高TG血症患者、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T2DM+高TG患者共66例,测定血清IGFBP-1、胰岛素、血糖和血脂水平。结果(1)血清IGFBP-1水平,高TG血症组较NC组、T2DM+高TG组较T2DM组均明显下降(P〈0.05)。(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GFBP-1水平与TG、HOMA-IR负相关(P〈0.05),与HDL-C正相关(P〈0.05)。结论高TG血症人群血清IGFBP-1明显下降,提示存在明显肝脏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