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ARDS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限制性补液法,2组均采用标准的急救护理程序,对创伤患者进行急救,比较2组复苏率、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复苏率为83%、死亡率为17%、MODS发生率为4.3%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12±3.02)分,对照组复苏率为61%、死亡率为39%、MODS发生率为25%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0.03±4.58)分,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时间(102.3±28.5)min,对照组复苏时间(127.1±30.7)min,2组复苏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ARDS的患者采用限制性补液以及标准的急救护理程序可提高患者的复苏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MODS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不同溶剂对口腔溃疡膜中有效成分地塞米松磷酸钠和克霉唑的提取率,优化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不同提取溶剂(甲醇、水、70%甲醇)对口腔溃疡膜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得到最佳提取方法。结果 纯水对口腔溃疡膜中地塞米松磷酸钠和克霉唑有最好的提取效果。地塞米松磷酸钠在0.482~16.328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97±1.02)%;克霉唑在5.014 5~200.580 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4.23±0.63)%。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纯水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4.
<正>色素性疾病是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其中以黄褐斑最为多见,发病率高达30%~70%不等[1]。黄褐斑俗称妊娠斑、肝斑,临床表现多见于面颊、前额和上唇部等呈不规则的棕色或浅灰棕色的色素沉着,以中青年女性多见[2]。由于黄褐斑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同时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故其治疗较困难,而且对疗效定量的分析和评价治疗效果的方法欠缺。本研究应用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黄褐斑,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1年1月单中心同种异体肾移植2045例的资料,其中术后发生NHL 10例,发生率为0.49%.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各5例,发病时年龄为30~59岁,肾移植后首次确诊NHL距离第1次肾移植的时间为(128.5±116.3)个月.结果 患者病变部位包括胃部3例、皮肤2例、咽淋巴环2例(其中软腭1例、扁桃体1例)、子宫1例、肝脏1例、颅内1例.10例经病理检查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确诊NHL后首选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化疗,2008年后部分病例加用利妥昔单抗.10例患者随访截止时全部存活,其中时间最长者在确诊NHL后已存活14年.结论 肾移植后NHL的临床诊断较困难,病理诊断是唯一的确诊手段.对肾移植后长期存活的患者,应加强随访监测,以早期发现和诊断NHL.  相似文献   
16.
膀胱癌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病理类型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30多万人,约1/3的患者初次诊断时即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随着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技术不断提高,总体预后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5年生存率仍不到50%.新辅助化疗已成为国际上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热点,能有效减少膀胱癌术后复发与进展风险.目前,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emcitabine+ Cisplatin,GC)已逐渐成为临床新辅助化疗标准.现主要综述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28岁.因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2周就诊.超声示:右肾上腺区异常所见:1、高回声结节,考虑腺瘤可能;2、囊性结节,考虑囊肿.腹部CT示右侧肾上腺可见50mm×33mm肿块,其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及脂肪密度,病灶边缘清楚,增强扫描软组织密度可见强化,考虑良性肿瘤性病变如髓质脂肪瘤可能性大;肝尾状叶可见直径约43mm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楚,病灶可见向肝外突出,增强扫描未见强化,考虑囊肿(图1).实验室检查:立卧位醛固酮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92.4 μg/24h、尿儿茶酚胺均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根据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较多,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心理社会压力因素。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介入工作人员身心造成的危害。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汇报1例临床罕见的膀胱神经鞘瘤。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例膀胱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远期疗效待随访。结论膀胱神经鞘瘤多为良性肿瘤,肉眼血尿为其首发症状,CT对神经鞘瘤鉴别诊断有意义,手术切除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看到《临床心电学杂志》2009年第六期新辟"基层医生心电图园地",工作在基层医院的我十分激动。这一园地的开辟,充分体现《临床心电学杂志》对基层医生的关爱之心,杂志为提高基层医生的心电学水平与能力搭建了求知、求学、不断提高的平台。我们一定更加勤奋和刻苦,不辜负杂志对我们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