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49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2篇
  2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游离前臂皮瓣修复上颌部和腭部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应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进行头颈部缺损的功能性重建,成为头颈部重建外科的研究热点之一。我科自2002年1月起应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上颌部和腭部缺损共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沉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EAT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16HBE)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16HBE细胞分为Control组、LPS组、LPS+si-NC组和LPS+si-NEAT1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lncRNA NEAT1、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炎症因子水平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沉默lncRNA NEAT1后,IL-1β、IL-6、TNF-α及其mRNA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及p53、p-IκBα、p-NF-κB p65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活力及PCNA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p-NF-κB p65相对荧光强度(细胞核/细胞质)降低(P<0.05)。 结论沉默lncRNA NEAT1表达抑制16HBE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衰透析患者拔牙的安全性。 方法 :对 42例肾衰血透患者行 98次拔牙手术 ,共拔除患牙 12 2颗 ,术前采取全口洁治、服用抗生素、控制血压等措施 ,术后加强局部止血处理 ,预防出血、感染及心血管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透析组术后出血 44次 ,拔牙创口血块充盈不良或脱落 2 7次 ;对照组分别为 4和 5次 (94次手术 ,P<0 .0 5 )。拔牙创口定期观察 1个月 ,均愈合良好。 结论 :慢性肾衰患者通过透析 ,尿毒症得到控制和改善时 ,在作好围拔牙期处理的情况下 ,行拔牙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43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EC)的组织学分型和临床分期与手术预后的关系,为临床确定理想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43例得到病理学证实的涎腺MEC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基组织学分型、TNM分类和临床分期与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得到长期随访的36例中,6例出现局部复发或区域淋巴结转移,其中在组织学上属高分化型4例,低分化型2例;属临床Ⅰ、Ⅱ期1例,Ⅲ、Ⅳ期5例;现生存23例,死亡13例,其中死于MEC4例,死于其他疾病9例;死于MEC的4例均属临床Ⅲ、Ⅳ期。这表明MEC术后的复发转移率和病死率与其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0.01),临床Ⅰ、Ⅱ期MEC的手术预后明显优于Ⅲ、Ⅳ期。结论:对于临床Ⅲ、Ⅳ期的MEC应高度重视原发灶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及相应区域的淋巴结清扫。对手术切除不彻底的病例,可考虑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15.
亚定点医院是诊治合并基础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或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医疗场所。本研究以上海市闵行体育馆方舱医院应急改造为亚定点医院为例,介绍采用现场管理“4M1E”法构建改造的整体方案,并归纳整理存在问题、改造重点和改造特色。同时,总结新冠肺炎方舱医院应急改造为亚定点医院的组织与管理经验。新冠肺炎方舱医院应急改造为亚定点医院,应该充分考虑功能转变、建筑布局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和管理;以“一院一案”的方式进行灵活设计、改造与组织管理,从而充分发挥亚定点医院的诊疗优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医用直线加速器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因其准确性高,半影小,安全防护性能好等优点深受各大医院欢迎,但由于其结构复杂,原理深奥等原因,医用直线加速器的维修保养就成了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现就我院西门子 MEVATRON医用直线加速器所出现的 MODE连锁故障排除一例与广大同行作一交流。 西门子 MEVATRON医用直线加速器在设计时考虑到诸多安全性因素,在每一个涉及到安全性的环节上都尽可能的加上了连锁,这就使得加速器在没有达到其安全要求的状态出射线是不可能的。 MODE连锁正是在这种严格的安全要求下所设的连锁。当时的故障现象是做 X线治疗时没有问题,但当从 X线换档到电子线时,在键盘上编程完毕,按下 ACCEPT键后,就会出现 MODE连锁,机器无法出电子线。针对以上故障现象分析,既然 X线没有问题,那么电子线发生的整个部分都没有问题,且既然是 MODE连锁,也就是治疗模式不对,就是说加速器根本没有处在电子线治疗模式下,主机没有探测到电子线的治疗模式,所以出现 MODE连锁,且当限光筒安装并无差错,问题很有可能出在小机头内的模式转换系统上。于是作者在键盘上输入电子线治疗程序,再从铅门向小机头内部观察,发现电离室依然处在 X线治疗模式下的位置,并没有移动。查找图纸可知,在 X线 -电子线换档的过程中,在电离室座的侧方有一个偏心电机开始工作,电机带动其下方的齿轮转动,这台小偏心电机所驱动的齿轮与电离室座的齿轮相互咬合,这样就带动了电离室做前后移动。由于在换档的过程中电离室的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电机出问题的可能性最大,从铅门伸手进去触碰此电机时,有明显的颤动感及热感,这说明电机并没有损坏,而且一直在工作,并导致发热。由此推断很有可能是齿轮松脱,所以虽然电机一直在工作,但电离室并没有到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天津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康复者健康状况及其主要并发症的转归,并通过特异性抗体检测完成血清学诊断,观察抗体时间变化规律。方法对2003年天津市SARS流行期间经住院治疗康复的220人,进行了发病后14个月内分3个阶段的随访研究。对全部随访者进行了血清SARS-CoV特异性抗体IgG、IgM以及淋巴细胞亚群、血生化等指标检测,同时进行了肺部高分辨CT检测和双侧髋关节MRI检测。结果随访患者中,原SARS临床确诊、临床疑似和临床观察病例的SARS-CoV特异性抗体IgG的阳性率分别为99.34%,87.5%和45.59%,提示临床疑似和临床观察病例中有较多病人漏诊。随访早期发现87人存在肺功能或(和)肺间质性变化,经过8个月观察,影像学显示46人肺部病变自愈,其余41人肺部病变也明显好转。49人发生股骨头坏死,仅在SARS-CoV特异性抗体阳性患者中发生,且多为Ⅰ期病变,经多因素分析显示,股骨头坏死与SARS病毒感染以及住院期间激素的平均使用量的联合作用有关。结论血清学诊断在SARS患者感染确证中不可缺少,应在恢复期早期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康复者肺间质性改变有自愈倾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是病毒感染与激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修复动脉内皮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16只大鼠随机等分为内皮祖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体外诱导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内皮祖细胞.在动脉损伤后,将5-溴脱氧尿苷标记的内皮祖细胞注入损伤动脉段,14 d后取损伤动脉段和对侧正常动脉段.采用病理学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评价内皮祖细胞的修复效果.[结果]内皮祖细胞移植组的损伤动脉段5-溴脱氧尿苷免疫组化为阳性.内皮祖细胞移植组损伤动脉段的新生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43.5±5.5)μm vs(90.7±12.7)μm,P<0.05;内皮祖细胞移植组的再内皮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7.8%±0.1%vs52.2%±0.1%,P<0.05.[结论]内皮祖细胞具有修复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内皮祖细胞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细胞移植疗法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收治的卒中并发肺炎患者(247例)纳入肺炎组,并随机选择同期神经科住院的卒中未并发肺炎患者(247例)纳入对照组。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指标检查结果,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71.30±13.00)岁vs.(61.25±14.5)岁]、吞咽困难[92(37.25%)vs. 30(12.15%)]、胃管进食[177(71.66%)vs. 21(8.50%)]、右侧大脑半球卒中[133(53.85%)vs. 97(39.27%)]、房颤病史[50(20.24%)vs. 19(7.69%)]、住院天数[(17.78±11.62)d vs.(12.89±5.87)d]、出院死亡[24(9.72%)vs. 3(1.21%)]、卒中病史[31(12.55%)vs. 48(19.43%)]、意识水平(GCSS)[(9.41±3.70)vs.(13.07±1.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10.36±3.78)×109/L vs.(7.74±2.2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76±0.12)vs.(0.65±0.11)]、血肌酐[(107.55±11.60)μmol/L vs.(80.96±45.00)μmol/L]、淋巴细胞百分比[(0.16±0.10)vs.(0.25±0.10)]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龄(≥75岁)、胃管进食、吞咽障碍、意识障碍(GCSS评分3~8分、9~12分)、右侧大脑半球卒中和白细胞水平升高与卒中相关性肺炎密切相关。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75岁)、胃管进食、吞咽障碍、意识障碍(重度GCSS评分3~8分、中度9~12分)、右侧大脑半球卒中和白细胞水平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咬肌注射联合透明质酸颏部填充重塑下面部1/3轮廓的效果及其满意度。方法:对符合研究要求的120例就医者进行双侧A型肉毒毒素咬肌注射(50U/侧)和颏部透明质酸填充(1ml)。术后评估患者双侧咬肌力量和下面部变化情况,并对就医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120例就医者随访3个月,非常满意92例,满意19例,不满意9例,总体满意度为92.50%;咬肌力量变化不明显;治疗前∠AOB为(132.4±16.2)°,治疗3个月后∠aqb为(118.7±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咬肌注射联合透明质酸颏部填充重塑下面部1/3轮廓,效果显著,就医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