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阿托品激发试验是临床上较常用的心脏窦房结功能检查项目之一。临床习用的方法[1] 多采用普通心电图机 ,静脉注射阿托品 0 0 2~ 0 0 4mg/kg ,记录受检者用药前、1、3、5、10、15、2 0、2 5、3 0min心电图各 1份。鉴于该试验用药后心率变化来进行窦房结功能评估 ,因此我们采用了具有心电图实时显示、随机记录和心率自动测算和显示的心电监护仪进行该试验 ,收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报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受检者均为近年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门诊、病房可疑窦房结功能低下的心率缓慢者 ,共 172例 ,男 10 9例、女 63例 ,年龄 16~ 73…  相似文献   
22.
为掌握新源县不同草地类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和经济价值,落实草畜平衡措施,2016年至2020年,连续5年对新源县的8个草地类草地进行野外地面调查,并结合室内分析,探讨8个草地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载畜量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源县8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和合理载畜量差异较大,温性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居于前列,载畜能力强,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荒漠类草地的鲜草产量、合理载畜量低,承载能力弱.山地草甸类草地面积大、合理载畜量高,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温性荒漠草原类和温性荒漠类草地产草量低、载畜能力弱、经济效益低,但生态价值不容忽视,且修复难度大,建议通过发展人工草地进行土地置换,减少利用,促进其自然恢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优势。方法35例患者,包括原发性肝癌1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3例和良性肿瘤8例,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结果本组实施左肝外叶切除5例,规则性左半肝切除16例,右半肝切除6例,局部肝切除6例,中肝切除(Ⅳ、Ⅴ、Ⅷ段)1例,特殊部位肝切除(尾状叶)1例,联合胆道探查、T管引流10例,胆肠吻合、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骨骼化清扫1例。手术时间105~560 min[(279.26±98.85)min],术中出血量50~2000 ml [(408.86±506.68)ml],输血率14.29%(5/35),术后住院时间4~18 d,平均13 d。其中1例因肝静脉主干撕裂出血较多中转开腹。术后有1例发生胆漏,余3例发生肝断面积液,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14例肿瘤患者切缘均为阴性,随访5~42月,1例术后5月复发死亡,4例复发带瘤生存,9例无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4.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女尸标本中,去除皮肤及浅筋膜及深层肌肉后,暴露冈上窝深层骨面,发现其双侧肩胛上动脉走行出现变异。正常情况,肩胛上动脉起始于甲状颈干或锁骨下动脉,向后走行于肩胛上横韧带的下方,经肩胛切迹行于冈上肌、冈下肌与肩胛骨之间,并与旋肩胛动脉形成吻合支[1]。肩胛上神经起自臂丛的上干,向后走行经肩胛上切迹进入冈上窝,继而伴随肩胛上动脉转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2]。此变异现象较为少见,为积累解剖资料,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烧伤对炎症因子、28 d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CRRT组与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每组43例。CRRT组:常规治疗+CRRT,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在CRRT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连续7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的危重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rshall评分)、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8)、抗生素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全因死亡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的28 d生存情况。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rshall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5)。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患者治疗7 d后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rshall评分显著低于CRRT组(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均低于治疗前(P < 0.05)。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患者治疗7 d后的血清TNF-α、IL-6、IL-8显著低于CRRT组(P < 0.05)。乌司他丁联合CRRT组和CRRT组的28 d全因死亡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6% vs 44.19%,P < 0.05)。  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重度烧伤患者可降低APACHEⅡ、SOFA及Marshall评分、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28 d全因死亡率,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95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5例,并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单支血管病变(SVL)组48例和多支血管病变(MVL)组47例。另选40例非ACS患者作为非ACS对照组,测定各组hsCRP、纤维蛋白原、血脂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非ACS对照组比较,UAP组、AMI组hsCRP水平明显升高[(0.85±0.49)mg/L比(10.01±1.73)mg/L比(52.73±2.39)mg/L,P〈0.01],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1);MVL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SVL组[(69.11±1.98)mg/L比(10.12±2.01)mg/L,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冠脉狭窄呈正相关(r=0.210,P=0.042),与纤维蛋白原(r=0.516,P〈0.0001)、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100~0.159,P〈0.001~〈0.0001)。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和预测病变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以减少急性脑卒中的病死率。方法选取2001年8月—2011年8月我院神经科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2028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详细的调查,对引起院内死亡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死亡71例,病死率为3.5%;年龄、性别、院前时间、血压、并发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关系密切。结论临床医生应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8.
1概述腹腔镜肝切除术自1991年首次报道以来,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止痛药物需要量小和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同时在恶性肿瘤的远期疗效上与开腹手术有同等的效果;加之随着外科器械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腔镜器械的进步,如超声刀、腔镜CUSA和各种血管夹的出现,目前腹腔镜肝切除术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开展[1]。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经前列腺小囊射精管切开术治疗顽固性血精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2014年我院收治血精症患者23例,年龄38 ~61(47.3 ±6.5)岁,血精持续时间3.5 ~27(5.8±1.7)个月,术前行保守治疗时间3.4(3.0 ~5.6)个月,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血精,伴有射精痛者12例,会阴痛、睾丸痛患者4例.患者均行经前列腺小囊射精管切开术,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 ~42(28.0±4.2)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1 ~3)d.血精病因包括:单纯性精囊炎14例,精囊炎合并精囊结石6例,乳头状精囊上皮瘤1例,不明原因2例.无尿失禁、直肠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1~3个月患者血精症状消失,其中19例患者1个月内血精症状消失,3例患者1~2个月血精症状消失,1例患者2~3个月血精症状消失.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无血精复发者.结论 经前列腺小囊射精管切开术对顽固性血精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实用的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西南医院肝胆外科采用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的29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3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10.3%,26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切除部位例数分别为:Ⅰ段3例、Ⅱ段2例、Ⅲ段3例、Ⅳ段4例、Ⅴ段6例、Ⅵ段7例、Ⅶ段2例、Ⅷ段2例.手术时间(220.17±61.56) min,术中出血量(311.72±127.70) mL,围手术期输血率3.44%,肿瘤直径(3.66±1.14)cm,切缘(2.11 ±0.87) cm,术后开始进食时间(1.69 ±0.71)d,术后住院时间(8.72±2.95)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肝细胞肝癌,其中高分化癌6例、中分化癌20例、低分化癌3例.2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8%、81.7%,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5%、71.7%.将本研究病例按切除部位分为左前下段组(Ⅱ/Ⅲ/Ⅳb/Ⅴ/Ⅵ段)(19例)与后上段组(Ⅰ/Ⅳa/Ⅶ/Ⅷ段)(10例),对比提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肝门阻断率、肝门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围手术期输血率、中转开腹率、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切缘、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选择性病例中,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安全、可行,近期效果好、早期复发率低,且初步证实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不仅适用于左前下段肝癌的治疗,亦可运用于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的后上段肝癌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