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1.
目的 利用基线CT形态及定量学特征构建多原发肺腺癌(MPLC)、腺体前驱病变不同结节危险度分层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2例MPLC、腺体前驱病变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手术病理类型将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及原位癌(AIS)归为低危组,而将微浸润腺癌(MIA)及浸润性腺癌(IAC)归为高危组。结节形态学特征[成分、边缘(毛刺和分叶)、空腔(空泡、扩张支气管征)、胸膜牵拉]由人工智能(AI)肺结节分析软件自动获得,然后由1名具有5年胸部CT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再次评估。结节定量CT参数(最大径、长短径之比、平均CT值及体积)由后处理工作站(Lung VCAR,GE)分析获得。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构建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模型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72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160枚结节,其中双原发结节57例(79.17%),女性52例(72.22%)。高危组、低危组结节最大径分别为(13.85±6.14) mm、(6.10±2.45) mm,长短径之比分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畸形(CA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7例经DSCT冠脉成像检出的冠状动脉畸形患者的MPR、VR、MIP及CPR图像,其中31例患者的图像与常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进行对照。结果:DSCT冠脉成像检出的357例冠状动脉畸形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7例,包括冠状动脉高位起源15例,冠状动脉起源于对侧冠状窦13例,回旋支起自左冠状窦7例,回旋支起自右冠状窦1例,单一冠状动脉1例;本组冠状动脉走行异常均表现为心肌桥(MB),其发现MB319例326处;冠状动脉终止异常中冠状动脉瘘1例。其中31例于DSCT冠脉造影后行CAG检查,DSCT冠脉成像检出27例29处MB者CAG仅检出21例22处,但3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1例冠状动脉瘘行CAG全部检出。结论:DSCT冠脉成像能清晰地显示各种冠状动脉畸形,为术前评估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亦可作为随诊复查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张瑞芹  朱丽丽  张会敏  李荣 《广东医学》2016,(11):1741-1744
目的:探讨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方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8周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以积极心理健康量表MHC-SF(成人版)、生活质量量表和简明应对方式问卷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积极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应对方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心理健康、生活质量(除独立性)和应对方式总分及各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后观察组自身比较显示,积极心理健康、生活质量(除独立性)和应对方式总分及各纬度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积极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总分及各纬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方式与积极心理健康、生活质量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积极心理健康、生活质量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能显著提升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积极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入院护理服务中,安全性是医院的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护理安全即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将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护理制度,正确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以确保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安全的治疗和康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部器官老化速度不断加快,消化系统的发病几率也逐渐增加。老年患者的消化系统存在很多的隐患,这将增加护理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出现护理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尿激酶双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对发病6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例,研究组)首先建立静脉通道,将90万U尿激酶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同时行3D DSA检查确定梗死的脑动脉及血栓部位,采用微导丝机械性碎栓及小剂量尿激酶颅内动脉溶栓;同期治疗的16例(对照组)用120万U尿激酶溶于12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结果 研究组中基本治愈6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77.8%,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3、2、5、6例,31.3%和62.5%.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两组相比,P<0.05.研究组术后欧洲脑卒中评分法(ESS)(77.50±0.71)分,对照组为(62.25±5.95)分(P<0.05). 结论 6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双重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能使闭塞的动脉尽快开通,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并比较采用临床路径治疗的145例和非临床路径治疗的45例MPP患儿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临床路径的变异情况。结果临床路径组的住院时间为9 d(6~10 d),短于非临床路径组的10 d(7~12.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愈率93.8%,高于非临床路径组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住院费用为4 696.5元(3 608.3~5 677.6元),高于非临床路径组的3 175.3元(2 490.8~4 585.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路径变异率48.3%(70/145)。结论实施MPP临床路径可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但该路径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变异率较高,仍需加以完善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11月20日是第一个中国“卒中教育日”,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指导办公室联袂举办了大型义务咨询答疑活动,近800名群众前来咨询。其中,80%是曾经患过卒中和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人或家属。他们携带着厚厚的各种化验单据,以及CT、核磁等各种颅脑影像检查资料,详细垂询卒中预防、治疗和用药等方面的问题,专家们逐一认真解答。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3例疑为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诊行CTA检查,观察其原始图像及VR,MIP、MPR后处理图像,部分病例同DSA、3D TOF MRA或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发现64例动脉瘤患者共69个颅内动脉瘤(5例患者为2处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28例,大脑前动脉3例。前交通动脉14例,大脑中动脉6例,大脑后动脉1例,后交通动脉11例.椎基底动脉6例:并发瘤内血栓3例:钙化2例;件脑实质血肿15例,脑室积血11例,脑血管痉挛5例。CTA表现与手术结果、DSA、3D TOF MRA基本一致。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充分显示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瘤颈大小、与载瘤血管及临近血管、骨结构的关系、有无瘤内血栓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获得丰富的影像信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并可作为术后复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案例分析法在护理与法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医学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护理技术及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甚至出现医疗暴力事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态度.因此,医护人员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