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8 毫秒
41.
患者男,23岁.主因"发现左侧睾丸无痛性肿块2年"入院.查体:左睾丸中下极可扪及一3.0 cm×2.0 cm大小肿物,质较硬,表面光滑,与周围无粘连,无触痛,左附睾未扪及肿块,右侧睾丸及附睾未扪及明显肿块,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分析肺癌与肺良性肿瘤的磁共振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搜集原发性肺癌21例,肺良性肿瘤5例,均经病理及临床证实。采用02T磁共振成像仪,常规自旋回波序列,将肺良恶性肿瘤MRI信号及形态学改变作一比较。结果肺癌表现为肿块>3cm,分叶征,边缘毛糙,T1WI上呈现等或稍高信号T2WI上呈稍高或不均信号者为多(83%);肺良性肿瘤表现为肿块<3cm,边缘光整,T1WI上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者为多(60%),二者之间有一定差异。肺癌的继发性改变有助于区分肺良性肿瘤。结论肺癌与肺良性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43.
肝细胞癌和发育不良结节的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肝细胞癌(HCC)和发育不良结节(DN)的磁共振信号,形态学改变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收集21例HCC(≤5.0cm),7例DN。全部病例均做MR检查进行病理分级及观察结节内铁沉积。结果:21例HCC中,T1WI上为稍低信号T2WI上为稍高信号者17例,占80.95%,组织学为梁索型,病理分级为Ⅰ-Ⅲ级。7例DN中,T1WI上为稍高信号T2WI上为等信号者6例,占85.71%,病理上为多结节聚集,可见核不典型增生改变,二者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1例HCC中仅2例见铁沉积,均出现在瘤内出血区,7例DN中3例有铁沉积,以间质及窦除为多。少数高分化癌(Ⅰ级)者不易与DN区分,应作增强扫描。结论:大部分HCC与DN在中场强MR检查时凭信号可以区分二者,但少数高分化癌中,二者鉴别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44.
用0.35T磁共振仪检查41例肝细胞癌(HCC),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将磁共振信号强度按T1/T2分为稍低/稍高信号、低/高信号及信号不均3组;组织学上分为梁索优势型、假腺管优势型及实质优势型;用图像分析仪测量每例癌细胞核DNA含量,计算DNA指数(DI)及倍型。分析肝细胞癌MR信号与组织学和DNA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稍低/稍高信号组,以梁索优势型为多,占82.6%,平均DI为2.39;低/高信号组,以实质优势型为多,占71.4%,平均DI为3.78,二者差异显著,结果表明,HCC的MR信号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和DNA含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45.
原发性肝脂肪肉瘤影像学诊断:附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脂肪肉瘤影像学诊断(附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孟令平陈丽英王之章原发性肝脂肪肉瘤罕见,文献仅有个例报告。笔者遇见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一、病例报告例1女,41岁。间歇性右上腹痛2年。体检无异常。超声检查:肝右后叶近...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慢性血吸虫肝病的CT特征,以提高CT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分析125例临床病理确诊的慢性血吸虫肝病和50例正常对照组的CT特征,并对其各肝叶径线及脾指数进行测量对比.结果(1)血吸虫性钙化:125例中,120例肝脏有不同程度的钙化:肝内及肝包膜下线条样钙化76例,肝内地图样和网格样钙化44例,肝内门脉系统钙化33例;脾脏钙化15例,肠壁钙化85例;(2)肝脾形态改变:肝尾状叶、肝左叶增大,且肝尾状/肝右叶比值亦较正常组大,肝右叶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囊窝增大82例,脾指数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吸虫肝病合并症:胆囊炎和胆囊结石58例,肝癌11例,肠癌5例,膀胱癌3例.结论 肝内钙化和肝左叶及尾叶增大为慢性血吸虫肝病CT征象,常合并许多并发症.  相似文献   
47.
孟令平  周宁明  李扬  邹彪  吴强  韩芳   《放射学实践》2013,28(7):774-778
目的:探讨肝退变结节癌变及超声下微波治疗后MRI的随访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16例肝退变结节(DN)和其中5例小癌变结节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前后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行常规横轴面梯度回波序列,同、反相位T1WI、抑脂T2WI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16例DN中,同、反相位T1WI上呈等信号者4个,呈稍高信号者12个,抑脂T2WI上均呈相对等信号-低信号;增强方式呈"缓升速降"型14例(88%),15例可见不规则网状纤维分隔强化;5例肝退变结节癌变,均表现为T1WI上等、高信号基础上出现低、等信号,T2WI低信号基础上出现等、高信号,强化方式呈"速升速降"型3例,呈"缓升速降"型2例。所有癌变结节经微波治疗后1周内MRI平扫显示结节区信号范围扩大,在T1WI和T2WI上均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检查病灶不强化4例,病灶局部呈"速升速降"型1例。结论:肝退变结节定期MRI随访能够早期检测和观察肝退变结节癌变,并有助于癌变结节微创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PHILIPS公司16层螺旋CT对1 000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对原始数据做薄层图像重建并传输至工作站,然后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等图像重建方法,将不全或无错位骨折定为隐匿性骨折。观察分析肋骨和肋软骨骨折情况,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病变。结果 1 000例中,170例诊断为单发或多发肋骨隐匿性骨折。肋骨骨折总数为195根。CT轴位扫描显示肋骨骨折184根,检出率为94.4%。三维容积重建图像后显示肋骨骨折193根,检出率为99.0%。其中2根肋骨骨折CT轴位扫描显示而三维重建未能显示,11根肋骨(肋软骨)骨折三维重建显示而CT轴位扫描未显示。结论利用多排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对诊断肋骨隐匿骨折的准确性要优于常规CT轴位扫描,为临床诊治肋骨骨折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9.
孟令平 《求医问药》2014,(15):246-247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应用传统修补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2.11±2.13)min,术中出血量为(51.36±8.24)mL,住院时间为(3.41±1.51)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8.61±2.19)min,术中出血量为(213.04±31.21)mL,住院时间为(7.21±2.23)d。治疗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组20例患者中,病情复发的患者有1例,复发率为5.00%;在对照组20例患者中,病情复发的患者有4例,复发率为20.00%。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组2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在对照组2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5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0%。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患者 女,24岁.左大腿反复疼痛4年.体检:左大腿皮下触及结节状肿物,大小约2 cm×2 cm×1 cm,质软,压痛,可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