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9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摘要】目的:探讨1.5T 1H -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兔血吸虫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腹部尾蚴贴片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血吸虫肝纤维化模型,对实验动物行MR常规扫描及1H-MRS成像。按组织病理学进行肝纤维化分级,分为对照组(S0期),轻度肝纤维化期(S1期),中度肝纤维化期(S2期),重度肝纤维化(S3期)及早期肝硬化期(S4期)。通过后处理工作站重建1H-MRS图像,测量各化合物波峰峰值和波峰下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20只大白兔(实验组15只;对照组5只)成功获取1H-MRS图像,成功率20/24。随着血吸虫肝纤维化的进展,实验组水峰(H2O)峰值及水峰下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胆碱峰(Cho)血吸虫肝纤维化中后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水峰(H2O)峰值、水峰下面积、胆碱峰(Cho)、脂质峰(LIP)与血吸虫肝纤维化分期存在轻度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15 (P<0.05),r=-0492 (P<0.05),r=0.528 (P<0.05),r=-0.466 (P<0.05);脂质(LIP)峰下面积与血吸虫肝纤维化分期呈轻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615 (P<0.05)。结论:1H-磁共振波谱功能成像技术(1H-MRS)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分级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是在传统DWI基础上,分离、提取水分子的真性扩散和微循环灌注形成的假性扩散,采用多b值、双指数数学模型而获取的DWI影像,其可反映体素内信号衰减与b值的关系。IVIM-DWI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研究。本文就该技术在肝脏MR成像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腰椎退行性病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引起的腰痛给人们的生活、工作造成了不便,也使得人们对退行性病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作为腰椎退行性病变之一的Modic退变已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密切关注。复习国内外文献,就腰椎Modic改变的解剖学特征、营养通路及形成机制、MRI表现及与临床表现的相关关系等予以综述,尝试找出最佳的影像学技术以准确诊断Modic改变,进而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5.
6.
<正>患者男,39岁。左环指无痛性肿块10余年。物理检查:左环指近节掌侧皮下可触及一约1.0cm×2.0cm大小包块,质韧、界清、无压痛且固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0U/L,癌胚抗原9.6ng/mL,甲胎蛋白5.1ng/mL,糖类抗原19-914U/  相似文献   
7.
肝脂肪变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肝纤维化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肝纤维化是一个可逆的病理过程。有报道提出脂肪变性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1-5]。1H-MRS能无创地定量检测肝内脂肪含量,有望为肝纤维化的病情进展、临床治疗及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4岁,因"左侧睾丸进行性肿大伴坠胀感20天"入院.查体:左侧睾丸肿大,可触及不规则包块,直径约5.0 cm×4.0 cm,质硬,无触痛,边界不清,固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CT:左侧睾丸肿大,呈不规则团块影,最大径约4.0 cm×2.5 cm;平扫呈等低混杂密度,CT值约35 HU;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CT值约为70 HU,边界不清,邻近左侧精索静脉增粗、扭曲(图1~3).诊断:左侧睾丸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胸、腹部CT未见其他异常,后腹膜及盆腔未见增多、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10.
骶前囊肿继发感染并外瘘长期不愈合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前囊肿合并感染形成肛瘘在临床上并不多见,该病起病隐匿,多无临床症状。合并感染形成肛瘘,临床医生往往以高位复杂性肛瘘或肛旁脓肿予以切开引流,但很难奏效。笔者5年中,诊治了3例骶前囊肿继发感染合并外瘘,他们均做多次手术引流,但瘘管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现将治疗经过及手术中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例1:女40岁,4个月中因肛旁脓肿切开排脓3次,术后伤口形成瘘管,流分泌物及脓水。检查后正中距肛缘8cm处有一瘘口,探针探入14cm深。沿此瘘管注入造影剂50ml,摄片见骶前有9cm×10cm光滑显影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