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9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临床试验证明颈动脉壁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可以作为反应冠状动脉的病变的窗口。颈动脉和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许多共同之处,共存的概率为10%~40%。  相似文献   
12.
专业型研究生是近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心血管学科由于其专业性及复杂性较强,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对心血管学科至关重要。整合医学思维对心血管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其实现途径更值得深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孙雷  孙冬冬  王海昌 《心脏杂志》2016,28(5):608-610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有部分患者在心外膜梗阻解除的情况下,心肌组织仍然呈低灌注状态,这一现象被称为“无复流”。无复流的确切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表明有多种可能的机制导致无复流的发生,主要机制有内皮细胞损伤、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氧自由基释放。发生无复流的患者预后常常较差,目前尚无治疗无复流的标准方法,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血栓抽吸、远端保护装置及缺血预处理。本文将对介绍无复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磁场(LF-PMF)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增殖、迁移和成血管能力的影响。 方法用频率为15 Hz,强度为1.0 mT、1.4 mT、1.8 mT的方波脉冲磁场干预CMECs,每日作用2 h,共5 d。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管状结构形成试验检测细胞成血管能力。 结果CMECs经1.4 mT磁场干预后增殖加速,DNA合成活跃,超微结构观察示线粒体数量增多、内质网发达等细胞活性增强表现,细胞迁移和管样结构形成能力增强,细胞迁移面积百分比达86.10%。 结论磁场作用与磁场强度相关,1.4 mT低频脉冲磁场可促进CMECs增殖、迁移,提高其细胞活性和成血管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同降脂方案对血脂及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2018年1月 ~ 2018年7月拟行PCI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10 mg组(n = 35),瑞舒伐他汀20 mg组(n = 35)和瑞舒伐他汀10 mg+依折麦布组(联合用药组,n = 34),随访6个月测定三组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水平,比较3组血脂达标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低敏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C)、oxLDL-C/TC、oxLDL-C/LDL-C、oxLDL-C/H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用药组上述血脂指标降低幅度均大于瑞舒伐他汀10 mg组和2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用药组血脂达标率高于瑞舒伐他汀10 mg组和2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CI术后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有较好的调脂效果、抗氧化作用,血脂达标率较高,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心肌细胞缓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s)的细胞模型。方法编码IKs通道α亚单位的KCNQ1基因及β亚单位的KCNE1基因共转染HEK 293细胞,潮霉素B筛选,电生理学及药理学方法鉴定。结果KCNQ1/KCNE1基因被成功转入HEK 293细胞,KCNQ1/KCNE1电流与人心肌IKs电流具有相似的电流特性;hKCNQ1/hKCNE1通道反转电位与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选择性IKs通道阻断剂Chromanol 293B对KCNQ1/KCNE1电流具有明显而可逆的抑制作用,其IC50(+40 mV)为9.1μmol/L;无钾细胞外液可以增加KCNQ1/KCNE1电流幅度,+40 mV时电流幅度增加(28.6±2.0)%(P<0.01,n=8),但对其动力学特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已经成功构建稳定表达人心肌KCNQ1/KCNE1通道蛋白的HEK 293细胞系,其电生理学特性和药理学特性与人心肌IKs相似,可以作为研究人心肌IKs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参数与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231例患者325处临界病变,根据FFR值分为两组,FFR>0.80组(n=177)及FFR≤0.80组(n=148).结果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8.7±13.4)%比(68.2±11.6)%,P<0.001]、面积狭窄[(80.9±11.7)%比(88.4±8.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述指标与FFR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52,P<0.001,r=-0.347,P<0.001).最小管腔直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 ±0.46)mm比(0.83 ±0.39)mm,P<0.001],与FFR值呈正相关(r=0.374,P<0.001).ROC曲线分析提示,冠状动脉最小管腔直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最小管腔面积≥1.05 mm时,预测病变无功能学意义(FFR >0.80)的敏感度为62.7%,特异度为73.6%.结论 QCA中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百分比、面积狭窄百分比、最小管腔直径与FFR值存在相关性,但预测病变是否为心肌缺血相关靶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仍应尽量推广功能性心肌缺血指标FFR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纵隔肿瘤术后肺部感染因素临床分析,为制定护理对策及降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278例行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术后出现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对比分析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危险因子。结果肺部感染37例,感染率为13.31%;142例吸烟患者中肺部感染率20.42%,不吸烟患者136例,术后肺部感染率5.89%;术后低蛋白血症24例,其中肺部感染率29.17%,无低蛋白血症254例,肺部感染率11.8%;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手术时间长、术后低蛋白血症。结论前纵隔肿瘤术后肺部感染率较低,多种危险因子可导致术后肺部感染,有效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对7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确诊冠心病57例,正常17例。同时进行颈动脉、股动脉超声检查,对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依据修正的Gensin评分系统将冠状动脉积分,并以积分的大小进行等级评分,同时对外周动脉斑块对冠脉的预测价值、外周动脉IMT与冠脉积分的对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冠心病组和正常组的危险因素之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组CA、FA的IMT和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5),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9.4%和53.1%,两处为阳性的阳性预测值是71.9%。颈动脉IMT与冠心病的log(Gensin评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891,股动脉IMT与冠心病的(Gensin评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75。结论外周动脉的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相关因素,可作为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间接指标和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