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3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法"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可塑性影响的物质基础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将1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头穴透刺组(C组)及头穴丛刺组(D组).C组采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D组采用"头穴丛刺"("百会"及"百会"左右侧各旁开4 mm处).均快速捻转1 min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6 d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A组与B组不予治疗.采用Bederson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观察缺血半暗带微管相关蛋白2(MAP-2)阳性信号的表达.结果:7 d时,D组与B组比较,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14 d、28 d时,C组、D组分别与B组比较,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均P<0.05);28 d时D组与C组比较,D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7 d、14 d、28 d时,D组、C组与B组比较,缺血皮层MAP-2阳性信号的表达均上升(均P<0.05),14 d和28 d时D组与C组比较,皮层MAP-2阳性信号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头穴丛刺"能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增加缺血皮层MAP-2阳性信号的表达.  相似文献   
92.
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头穴丛刺组、针康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进行常规的平衡功能训练,平衡能力能训练按三级平衡渐进的原则进行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功能训练;头穴丛刺组针刺取穴采用于氏头部腧穴分区法--七区划分法顶区、顶前区、枕下区针刺治疗;针康组在常规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配合头穴从刺治疗。各组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sheikh躯干控制积分量表评定患者平衡功能。结果:各组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sheikh躯干控制积分量表评定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康复组与头穴丛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组、头八挑刺组均与针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康法能够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恢复期平衡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及单纯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头穴丛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显效率为3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显效率为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头穴丛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观察针刺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对免疫抑制大鼠模型脾脏指数及血清IL-2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SD大鼠(雄性)体重200~250g,完全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康复治疗组、针康组、针刺治疗组,每组8只。除模型组外,其他各组分别给予针刺或康复治疗。每日1次,治疗10天后,取大鼠脾脏及血清。计算脾脏指数,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2值。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康复治疗组和针康组脾脏指数有明显提高,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针刺组比较,康复治疗组和针康组脾脏指数有明显提高,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模型组比较,康复治疗组、针刺治疗组血清IL-2含量升高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康组血清IL-2含量升高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提高免疫抑制大鼠脾脏指数。②针刺与康复训练均能提高免疫抑制大鼠血清IL-2含量,二者结合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连花解毒合剂的解热、抗炎、止咳及祛痰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连花解毒合剂的解热作用;通过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观察连花解毒合剂的抗炎作用;通过小鼠浓氨水引咳实验及气管酚红排泌实验分别观察连花解毒合剂的止咳和祛痰作用.结果 连花解毒合剂可以降低酵母所致发热大鼠的体温,降低二甲苯所致小...  相似文献   
97.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4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取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和B组(采取踝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术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变化,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6个月疼痛和踝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治疗有效率(97.5%)与A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术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均有较高的安全性。自体骨软骨移植相较于微骨折术的治疗有效率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针康法结合音乐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型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型失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康法结合音乐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康法治疗,分别治疗两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86.67%。结论:针康法结合音乐疗法能有效治疗运动型失语症,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失语症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针康法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7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敏  唐强 《中医杂志》2011,52(10):855-858
目的研究针康法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卒中患者7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头穴丛刺法结合言语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失语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定患者语言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83.82%;在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及失语严重程度分级上,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不同程度优于治疗1个月和治疗2个月(P<0.05或P<0.01)。结论针康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及失语商,降低失语程度,疗效稳定并有累加蓄积效应。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化妆品经营市场监管现状,提出化妆品相关法律条文的合理化建议。方法就一起化妆品抽验不合格典型案例处罚结果进行讨论与分析。结果与结论在化妆品经营监管领域中,法律条例的不健全直接影响到监督执法的进行,应对《化妆品卫生标准》等相关条例进行修订,使化妆品监管做到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