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疾病相关自身抗体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重要实验室指标,还可以用于疾病治疗反应的监测和疾病预后判断.但是,自身抗体存在显著异质性、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一致性及标准化程度不理想等因素,因而导致自身抗体检测在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检测结果解释也存在不少困难.寻求新的可用于临床诊断的自身抗体,建立自动化综合检测平台,并进行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实施规范的大样本临床评估等是今后自身抗体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能否向成熟过程中树突状细胞(DCs)传递逆向信号及其对DCs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培养、纯化第5天不成熟DCs,以ICOSIg或对照IgG加LPS或CpG处理后,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型分子、吞噬功能及胞内细胞因子改变;以ELISA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变化;以[3H]-TdR掺入法探讨DCs抗原递呈功能。结果:与IgG对照组相比,ICOSIg联合LPS或CpG处理组DCs分泌TGF-β1的表达明显升高;ICOSIg作用于成熟过程中DCs,其吞噬功能与对照IgG相比近似或略有增强,但其抗原递呈功能受到部分抑制,可引起T细胞中IL-2、IL-10明显升高。结论:ICOS作用于成熟过程中的DCs后,促进DCs特异性分泌TGF-β1、部分抑制了DCs的抗原递呈功能,其机制可能是诱导了产IL-10 CD4+T细胞的生成;这种反向信号在不同机制诱导DCs成熟的过程中均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瞬时转染的siRNA抑制STAT3基因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人肝癌HepG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脂质体包裹化学合成的siRNA进行转染。采用实时RT-PCR和Westernblotting法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STAT3基因的表达及编码蛋白磷酸化活化的改变,用CCK-8法和Hoechst33258DNA染色法检测辐射敏感性的变化。结果STAT3特异性的siRNA转染后HepG2细胞中STAT3基因mRNA拷贝数、STAT3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mRNA水平的抑制效率可达70%。siRNA转染联合60Coγ射线照射后HepG2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人STAT3基因的siRNA能够抑制HepG2细胞STAT3基因的表达,降低STAT3蛋白活化水平,进而产生辐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44.
吴豫  唐古生  赵伟国  沈茜 《东南国防医药》2011,13(3):211-213,230
目的建立以重组心肌肌钙蛋白I-C(cTnI-C)融合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人血循环中的抗cTnI自身抗体,为判断心肌损伤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构建表达的cTnI-C融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以棋盘法优化实验条件,建立检测人血清cTnI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采用建立的间接ELISA法在1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筛查抗cTnI自身抗体,并用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证。结果 121例AMI血清抗cTnI抗体的阳性率为10.74%,ELISA试验的灵敏度100%,特异性95.37%,Kappa值为0.815。结论以cTnI-C融合蛋白作为包被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法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特异性,可用于人血清抗cTnI自身抗体的筛查。  相似文献   
45.
通过反义寡核苷酸(ASON)与靶基因的互补结合,特异性抑制或封闭靶基因表达,是从基因层面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的一个比较可行的途径.ASON较传统辐射增敏剂具有设计简单、特异性强、副作用小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自身缺陷.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小鼠共刺激分子表达及其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病的关系。方法 供体为5只C57BL/6J(H2KD-H2KB+)雄性小鼠,受体为30只CB6F1(H2KD+H2KB+)雌性小鼠。将受体小鼠随机分为单纯照射组、骨髓移植组和aGVHD组,每组10只。单纯照射组:受体小鼠接受γ射线照射后不注射任何细胞;骨髓移植组:受体小鼠接受γ射线照射后注射5×106个供体来源去T淋巴细胞的骨髓有核细胞;aGVHD组:受体小鼠接受γ射线照射后,同时注射5×106个供体来源去T淋巴细胞的骨髓有核细胞和3×107个供体来源脾细胞。采用log-rank生存曲线分析各组小鼠移植后生存情况。分别在移植后7、14、21、28 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移植组和aGVHD组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和CD28的表达情况,以及移植后21 d两组小鼠脾组织CD4+T淋巴细胞内白细胞介素(IL)-17、γ干扰素、IL-4的表达情况,并在移植后21 d采用3,3''-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检测两组小鼠结肠组织共刺激分子配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单纯照射组受体小鼠均在γ射线照射后19 d内死亡;骨髓移植组小鼠在γ射线照射后均未出现aGVHD症状,30 d内均存活;aGVHD组小鼠在γ射线照射后出现aGVHD症状的时间为14(11~18)d,生存时间为22(13~30)d。随着时间的推移,aGVHD组小鼠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CTLA-4、PD-1表达在移植后均呈下降趋势,ICOS、CD28表达均呈上升趋势。在移植后28 d时aGVHD组小鼠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CTLA-4、PD-1表达均低于骨髓移植组,ICOS、CD28表达均高于骨髓移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AB染色结果示,骨髓移植组结肠组织CD80、ICOS配体(ICOSL)、PD-1配体(PD-L1)表达均为阴性,aGVHD组结肠组织CD80、ICOSL、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0%、80%。与骨髓移植组比较,aGVHD组小鼠脾组织CD4+T淋巴细胞内IL-17、γ干扰素表达均增加,IL-4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小鼠发生aGVHD后,共刺激分子CTLA-4表达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CTLA-4、ICOS、PD-1均可能通过调节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等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参与aGVH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骨髓免疫重建中T淋巴细胞的重建规律及其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重建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血液科行allo-HSCT的4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骨髓及外周血标本,收集同期7名健康供者的骨髓及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样本。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移植前和移植后15、30、60、90、180 d时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包括CD4+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Th)1、Th2,并用Luminex技术检测Th1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在移植后15 d和30 d时骨髓中CD4+T淋巴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至移植后180 d仍未见回升;CD8+ T淋巴细胞比例在移植后早期(15、30 d)低于对照组(P均<0.01),60 d时恢复至正常水平;骨髓中CD4+和CD8+ T淋巴细胞比例整体水平均低于外周血中水平(P=0.001、0.002)。恶性血液病患者在移植后15、30、60、90、180 d时骨髓中Th1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整体水平高于外周血中水平(P=0.006);骨髓中Th2比例在移植后90 d内均无明显变化,在180 d时高于对照组(P=0.034),但整体水平与外周血中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骨髓中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在移植后逐渐下降,至移植后180 d时低于对照组(P=0.040);而骨髓中Th1/Th2比值在移植后90 d内各时间节点(15、30、60、90 d)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180 d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IL-2R水平在移植后15、30、60、90 d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IL-18水平在移植后15、30、60 d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移植后90 d时仅外周血中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骨髓与外周血中IL-2R和IL-18整体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allo-HSCT后,骨髓中各T淋巴细胞亚群的重建规律不同,且与外周血中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STAT3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抑制作用及辐射增敏作用,探讨新的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方法:2003-10/2004-11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放射医学教研室,应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STAT3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肺腺癌A549细胞,westernblot检测STAT3总蛋白和p-STAT3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用克隆形成分析和SF2研究人肺腺癌细胞A549辐射敏感性的变化。结果:STAT3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肺腺癌A549后STAT3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下降,细胞增殖受抑制,出现G1阻滞;照射后12d,反义寡核苷酸组测定SF2值是(46.78%±3.25%),较对照组(61.52%±2.74%)明显降低(P<0.01)。结论:STAT3反义寡核苷酸可以抑制STAT3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有辐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品管圈(QCC)在降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漏检率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QCC质量管理方法和操作流程,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具有融合基因异常AML患者流式细胞术(FCM)、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MRD的状况,以FQ-PCR结果为参考,分析FCM MRD漏检情况及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在2015年1月至12月实施,判断改进效果.结果 柏拉图显示,2014年度标本稀释或凝固、 分析策略不当以及MRD指标组合不能覆盖三项累计构成比为83.3%(60/72),是导致FCM MRD漏检的主要因素,也是QCC改善的重点.2015年度,通过降低骨髓穿刺稀释率、优化加样及检测的标准操作流程、加强仪器维护和保养,并重点优化抗体搭配方案和设门分析策略,最终将MRD漏检率从2014年度的14.8%(72/486)降低到2015年度的2.6%(16/620).结论 通过开展QCC可有效降低FCM检测MRD的漏检率,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控制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QCC解决问题的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0.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 为骨髓细胞形态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提供了平台和技术, 也使骨髓形态学检测实现自动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可能。本文结合课题组前期工作, 主要评述骨髓细胞涂片检测的临床特点和存在问题、当前人工智能在骨髓形态学检测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人工智能可能实现的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