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前翼状胬肉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高,国外普遍报道单纯切除术后复发率为45%~69%,国内近年来采用干细胞移植术报道复发率为8%、3%。角膜干细胞数量下降或缺乏是翼状胬肉复发的主要原因,我科自2005年以来采用自体角膜缘移植的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黄芪毛状根多糖与黄芪多糖化学组成及免疫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单俊杰  王易  翁颖琦  谢长宜  刘涤  胡之璧 《中草药》2002,33(12):1096-1099
目的 比较生物技术培养的黄芪毛状根中多糖与栽培黄芪中多糖的化学组成和免疫活性。方法 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和凝胶渗透柱层析分离纯化多糖;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完全酸水解、乙酰化、气相色谱测定单糖组成;采用免疫器官重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素生成,[^3H]-TdR掺入,诱生IFN-γ的含量测定等方法研究免疫活性。结果 黄芪毛状根中多糖为1.85%,黄芪中多糖为2.61%。黄芪毛状根多糖(HAPS)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2.26:0.21:0.74:2.49:19.47。黄芪多糖(APS)组成与HAPS相同,摩尔比为1:4.34:3.92:1.95:11.41:20.52。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各自获得3个部分多糖,经DEAE-Sepharose FF柱层析表明:HAPSI和APSI,HAPSⅡ和APSⅡ图谱相似,HAPSⅢ与APSⅢ有一定的差异。HAPS和APS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脾脏重量;HPAS能提高小鼠胸腺重量;二者均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APS显著促进小鼠腹腔巨大噬细胞巨噬功能;HAPS和APS均抑制小鼠溶血素生成;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APS使脾淋巴细胞诱生IFN-γ的作用高于HAPS。结论 HAPS和APS化学组成相似,二者具有相同的免疫活性,只是强度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和比较全国不同省份或地区淫羊藿药材总多糖的理化性质,为淫羊藿佐剂多糖的开发提供药材产地选择依据.方法 采用50℃条件进行水浸提、醇沉、透析和冷冻干燥获得总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糖含量,间羟联苯法测定糖醛酸含量,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糖醇乙酸酯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组成.结果 不同产地的淫羊藿总多糖理化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陕西、湖南和吉林淫羊藿总多糖的得率较高,四川、湖南和吉林淫羊藿总多糖的糖含量较高,湖南、吉林和河南淫羊藿总多糖的糖醛酸含量较高,总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近,单糖组成差异较大,特别是半乳糖、甘露糖和阿拉伯糖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不同产地的淫羊藿药材的总多糖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种属基因不同、生长环境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茯苓多糖(PCP)-Ⅰ对乙肝疫苗抗原免疫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60℃水提、醇沉、透析和冷冻干燥获得茯苓粗多糖PCP.PCP再经过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柱色谱分离,获得相对分子质量均一多糖PCP-Ⅰ.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其峰高相对分子质量,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其单糖组成.乙肝疫苗抗原(HBsAg,2μg/小鼠)分别与2个剂量PCP-Ⅰ(200μg/小鼠和50 μg/小鼠)联用,肌内注射途径免疫小鼠2次,分别于初次免疫后14d和第2次免疫后14、30、45、60和90 d,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IgG、IgM、IgA及IgG亚类抗体滴度水平.结果 PCP-Ⅰ为相对分子质量均一多糖,峰高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104,单糖摩尔比为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00∶1.81∶0.27∶7.27.佐剂活性结果表明,在第2次免疫后14~90 d期间,与单独抗原组相比,联用50或200μg PCP-Ⅰ均能显著提高受免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水平.单独抗原免疫产生的抗体类型主要为IgG1和IgM,而联用PCP-Ⅰ则还产生高滴度的IgG2a、IgG2b和IgG3.PCP-Ⅰ对乙肝抗原佐剂效果明显优于铝佐剂,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变化不明显.PCP-Ⅰ还能促进免疫小鼠脾T细胞和B细胞增殖,升高CD37CD19+的比值,降低CD4+/CD8+的比值.结论 茯苓多糖PCP-Ⅰ能显著提高乙肝抗原免疫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效果优于铝佐剂.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患者的血清样本,并以无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bFGF,VEGF的含量。结果:对照组12例血清样本bFGF含量为(34.95±9.62)ng/L,VEGF含量为(150±20)μg/L;单纯型DR组中10例bFGF含量为(52.6±7.54)ng/L,VEGF含量为(330±50)μg/L;增生型DR组7例bFGF含量为(64.929±11.917)ng/L,VEGF含量为(580±50)μg/L。和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血清中bFGF,VEGF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并且随着DR病情的进展而增高(P<0.05);血清中VEGF与bFGF之间呈正相关(r=0.419,P<0.01)。结论:VEGF,bFGF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并与DR后期新生血管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6.
27.
氨杞精口服液稳定性的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俊杰,冯磊光,李晔,李军,王丽艳,朱宝军关键词稳定性,经典升温法氨杞精口服液是由天然原料提取的氨基酸粉(含20多种氨基酸)、枸杞子和黄精煎煮液配制而成的口服液,其中氨基酸为主要有效成分,本文作者来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巴芪灵猫方全方及10个单味药材水煎浸膏的薄层特征图谱,用于药材和制剂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优化后水煎提取工艺分别对3批全方、制巴戟天、炙淫羊藿、生地黄、黄芪、炒白术、猫爪草、灵芝、苦参、丹参和醋青皮药材及其对照药材进行提取,制备其水煎浸膏.采用HF254高效薄层层析硅胶板,选用不同的展开剂分别对全方或单...  相似文献   
29.
糖尿病是当今全球一个主要的临床和公共健康问题,特别是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80%以上。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2个主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多个药物治疗的新靶点,合成了一系列新活性化合物。现将近几年2型糖尿病治疗新靶标及其新先导化合物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新药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阐明南极深海来源真菌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 S-3-25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活性。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次级代谢产物,根据理化和波谱数据(核磁共振、质谱和单晶衍射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3-(4,5-dimet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评价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真菌S-3-25的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meleagrin(1),cyclo-(dehydrohistidyl-L-tryptophyl)(2),sohirnone A(3),dihydrodemethylsorbicillin(4),2'',3''-dihydrosorbicillin(5),脑苷脂A(6)及脑苷脂B(7)。其中化合物1对小鼠小胶质BV2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IC50分别为0.9、20.3 μmol·L?1。结论 从极地深海来源真菌产黄青霉S-3-25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4、6、7未见从该菌分离的报道。化合物1对BV2、MCF-7显示出中等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