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44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8篇
  4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71.
商丽娜  李华  杨再刚  翟倩倩  冯涛  姜丹  田勇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26-1328,133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探讨其与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9例T2DM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31例(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38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2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3组受检者血浆Lp-PLA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Lp-PLA2水平又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去混杂因素后,Lp-PLA2水平仍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直接相关(P<0.05)。结论 Lp-PLA2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预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2.
曾玲  徐川平  冯涛 《重庆医学》2012,41(31):3338-3339
医学期刊的经营模式,是期刊根据其办刊目的,为实现其所确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对资源进行整合而采取的某一类方式方法的总称。根据期刊"三次售卖"理念,会展业是期刊的品牌价值延伸的衍生产品之一,也是全国各大城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1]。因此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各大医学期刊开始不断地举行学术会议,探索会展经济的发展道路。但不少期刊对待会展还是抱有一种孤立的态度,认为开会仅仅具有会议的  相似文献   
73.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外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青  魏振  江海良  李利昕  王森  冯涛  贾静 《中国骨伤》2009,22(2):130-132
目的:分析无骨折脱位型急性外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疗效,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外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4例,女3例;年龄46~73岁,平均56.2岁,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30例,C级14例,D级3例。对于脊髓有明确的外在致压因素或损伤节段不稳的5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前路手术3例,后路手术2例,非手术治疗42例。对其致伤原因、致伤机制、影像学表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例失访,非手术治疗死亡2例。39例术后随访3~84个月,乎均12个月。治疗后3个月内,非手术7例出现并发症,但两组患者后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神经痛.多数病例遗留手内在肌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根据病情及影像学资料灵活选择治疗方案,保守和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74.
非发酵菌致危重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由非发酵菌所致的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生率日益增多,治疗非常困难,分析其危险因素并选择敏感抗生素有助于提高危重患者的救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HBx对Wnt/Wingless信号传导通路中主要信号分子 -catenin的影响,探讨HBV相关性HCC的发生机制。方法 Ad-HBx转染人肝细胞系L02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和Luciferase检测细胞中?-catenin细胞定位及活性变化。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转染重组HBx腺病毒前L02细胞中β-catenin仅在细胞质有少量表达,转染后胞质表达明显增强,并出现胞核的大量积聚;Luciferase检测:实验组TOP荧光素酶活性与对照组及空白组相比明显增强,为阴性对照的11倍(P<0.05),Ad- HBx感染后24和36h 的TOP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 Ad-HBx重组腺病毒在体外能有效转染人肝细胞系L02细胞,受感染细胞能有效表达HBx蛋白,HBx影响了人肝细胞系L02细胞中β-catenin的细胞定位及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急性左旋多巴负荷试验用于鉴别新发帕金森病(PD)与新发帕金森综合征(PDS)患者,并筛选评价指标的临界值。方法:选择89例有PD样表现但未服用过左旋多巴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PD组(n=48)和PDS组(n=41),进行了急性左旋多巴/卡比多巴(100/25mg)试验。根据两组患者统-PD评分运动分量表(UPDRS—Ⅲ)评分的平均最大改善率进行比较,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该曲线上最大Youden指数对应的运动评分最大改善率作为临界值。结果:PD组在服用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后的平均UPDRS-Ⅲ评分平均最大改善率高于P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建立的ROC曲线在鉴别PD和PD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P〈0.01),对应上网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的最佳临界值为12.45%(Youden指数0.565,敏感度80.9%,特异度75.6%)。结论:急性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试验可作为PD疗效和诊断的一种辅助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明确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n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体外全骨髓培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探索更为简便有效的BMSCs体外培养方法.方法 提取大鼠原代BMSCs,用酠EM完全培养基和成骨诱导条件培养基体外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台盼蓝活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ALP检测试剂盒检测ALP含量变化和von Kossa染色检测细胞矿化结节,以判断细胞是否向成骨细胞分化.结果 全骨髓培养法在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BMSCs贴壁生长,呈梭形或多角形;使用Dex-SaMEM向成骨诱导后的BMSCs具有与成骨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相似的特征,倍增时间延长;合成ALP能力显著增强(P<0.05),von Kossa染色出现阳性的棕褐色或棕黑色团块的钙化结节.结论 全骨髓培养法取材方便,经成骨诱导培养的BMSCs表现出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该方法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培养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78.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常见疾病,其皮疹主要发生于外生殖器和肛门周围,偶尔也可发生于腋窝、乳房下及口腔粘膜等处,但发生于腹股沟处者非常少见。笔者近年来发现2例双侧腹股沟患尖锐湿疣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患者,女,61岁,我院心电图室退休医师,于1984年静息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7年来多次复查心电图均如前诊断(保存最早图纸为2003年),见图1,一直未行特殊治疗.2010年3月复查心电图如前,见图2.2011年8月静息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间歇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非频率依赖型),见图3.2011年10月复查静息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自行消失,见图4.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981年确诊),一直吸入舒利迭喷雾剂.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成年大鼠持续性局灶脑缺血后Fas基因表达以及与缺血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右侧近端大脑中动脉电凝术,建立大鼠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分别在电凝术后3、6、12、24、48、72和120h取材,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细胞凋亡,用原位RT-PCR法检测Fas mRNA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梗死灶周边区细胞从12h开始表达Fas mRNA,24h达到高峰,48和、72h逐渐下降,120h已经检测不到。缺血后3、6、12、24和48h未见凋亡细胞,72h在梗死灶周边区域出现散在的凋亡细胞,120h仍然有凋亡细胞,分布范围与数量与72h相似。Fas mRNA原位杂交信号阳性细胞的出现明显早于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后,而细胞形态和分布区域相似。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可诱导梗死灶周边区域Fas mRNA的表达,Fas基因可能介导了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