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9 毫秒
21.
目的从JNK蛋白表达探讨清脑滴丸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1.5 h再灌注24 h模型组(I1.5hR24组)和清脑滴丸治疗组。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缺血侧皮层的JNK及磷酸化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1.5hR24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增大,p-JNK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凋亡明显;清脑滴丸治疗组pJNK蛋白相对含量减少,细胞凋亡抑制,脑梗死面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脑滴丸可能通过抑制JNK磷酸化蛋白过表达,降低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使用隐树模型对症状数据进行分析,为西医疾病的辨证分型提供证据,初步建立辨证分型方案和辨证规则。方法:本文为一个文章系列的第3 篇,前两篇论文探讨了通过分析症状数据为辨证分型提供证据的基本原理,展示了隐树分析可以系统地揭示数据不同侧面,并且提出基于数个相关侧面对患者群进行综合聚类,获得辨证分型方案。本文以综合聚类的结果为出发点,提出一种建立辨证分型规则的方法。结果:使用该法对一组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数据进行研究,获得辨证分型方案和相应的辨证规则。结论:通过一系列文章构建一套研究西医疾病之辨证分型的完整方法,遵循该法以从疾病患者群的症状数据出发,最终得到辨证分型方案和辨证规则。  相似文献   
23.
RNA干扰对Caspase-3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RNA干扰(RNAi) 效应对Caspase-3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根据Caspase-3 基因序列及其二级结构特征,设计3条含21个碱基的小分子干扰RNA片段(siRNA)(Si-Caspase-3-1、Si-Caspase-3-2和Si-Caspase-3-3),确定并合成针对Caspase-3基因的siRNAs;利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合成的siRNAs 转染神经胶质细胞,以未转染的细胞为对照.细胞爬片后,用荧光Hoechst33258染色,TUNEL法观察凋亡细胞.应用半定量RT-PCR 法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蛋白酶活性.结果 合成的siRNAs可以抑制Caspase-3基因的表达,Si-Caspase-3-3在星形胶质细胞内对Caspase-3 mRNA表达的抑制效率为86.32%.结论 在细胞水平上,合成的siRNAs可以抑制Caspase-3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4.
25.
26.
目的探讨以开通玄府、利水解毒法组方的利开灵对脑出血后大鼠出血局部脑组织CD14、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osenberg法改良后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48 h后不同药物干预下大鼠出血局部脑组织CD14、TLR4蛋白的表达变化,并观察利开灵对出血局部脑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利开灵能有效抑制CD14和TLR4的表达,同清开灵组和安宫牛黄丸组比较,利开灵可明显降低CD14和TLR4的表达,同时可明显改善出血局部脑组织病理形态损伤。结论 CD14/TLR4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病理损伤过程,利开灵对出血局部脑组织CD14、TLR4蛋白表达有较好的调控作用,这可能是利开灵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脊髓外皮样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例腰脊髓外的皮样囊肿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8个月,1年。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恢复正常。结论对椎管内髓外的皮样囊肿正确诊断,手术切除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开放性、复杂性小腿损伤的外科处理原则及技术.方法 采取保肢手术方式共处理开放性、复杂性小腿损伤58例患者.胫腓骨骨折共51例,采用内固定或腓骨移植方法治疗;主要动脉损伤32例,神经损伤24例,部分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较大范围皮肤软组织缺损或脱套15例,采用皮瓣或植皮方法修复.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2~4年,参考王亦璁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愈合标准及Gustilo等开放性小腿外伤分类标准,优21例,良25例,中6例,差6例.结论 对于开放性、复杂性小腿损伤,须首先明确截肢还是保肢的基本原则.术前宜建立整体手术预案以避免临时变更.强调胫腓骨骨折的正确内固定处理和一期腓骨移植的重要性.对于毁损严重且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的病例,要充分考虑血管是否具备可修复的条件,一期做好特殊部位的清创和软组织缺损的合理修复.  相似文献   
29.
"以方测证"认识方法,是从方药性味、功效出发,针对症状,观察临床应用该方药后药效反应,推知病变本质,以更准确地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方测证"认识方法可帮助解读中医经典,全面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继而指导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中医研究方法,在中风病等诸多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其运用过程中,仍因中医方药多效性,人体复杂性、整体性,个体医家经验局限性等因素而存在着偏差分歧。应用大数据模式,完善对照组,借助其他学科优势等手段,可进一步完善此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30.
采用抗生素局部介入治疗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抗生素局部介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微量注射泵内抗生素持续局部给药方法治疗非明显死骨形成慢性骨髓炎33例。结果:用药时间7~21d,于用药当天开始肢体疼痛减轻、局部肿胀逐渐消退、皮肤色泽由黑红转暗红直至正常,窦道脓液渗出减少变为稀薄,直至干燥、结痂而愈合;全身中毒症状完全消除,经8~32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随着影像介入技术应用,敏感抗生素在病灶持续应用成为可能,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给药方式,可保持病灶内高血药浓度状态7~21d,在此间可依据致病菌对抗生素不同敏感性进行调配,使病灶区内始终保持足量、敏感抗生素的内环境,从而更直接促进炎症吸收、消除、转归,为新生组织修复创造条件,与抗生素全身给药相比,其抗生素弥散迅速、持久、吸收完全,因而对反复发作又未见明显死骨形成的骨与软组织感染,实为较确实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