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正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比高达80%~([1])。20%~30%的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狭窄所致~([2]),90%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有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和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本文就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实验性脑损伤大鼠脑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及亚低温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进的Marmarou’s法制作脑损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 3组 :常温组 (3 7~ 3 8℃ )、低温组(3 2~ 3 3℃ )及对照组。观察不同时相的VEGF变化。结果  (1)受伤 2 4h后常温组各时相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0 .0 1) ;(2 )在伤后 2 4h以后低温组各时相VEGF水平与常温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常温下实验性脑损伤大鼠脑内VEGF水平升高 ,亚低温可抑制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海马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4例海马区肿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显微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中显微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术后Ⅱ级以上病例接受1个疗程的放疗,所有病例随访2~50个月,生存11例,恢复良好,死亡3例。结论海马区肿瘤以低级别胶质瘤为主,临床首发症状多为癫痫。由于其肿瘤源于古皮质和中间皮质,对邻近的结构不侵犯或很少侵犯,故在显微外科的原则下广泛切除可获得较好疗效。有癫痫者,宜结合癫痫手术原则手术。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策略。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到2010年1月收治的33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出院时按GOS评分,术后早期恢复良好者20例,中、重残者9例,死亡4例,其中2例为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后死亡,l例因呼吸衰竭而死亡,l例再出血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死亡率12.1%。结论颅内巨大动脉瘤在临床特征上既有普通动脉瘤的出血特征又有颅内肿瘤的占位特征,还可以表现为缺血特征,临床上易误诊。手术目的在于解除动脉瘤对周围重要结构的压迫、防止再出血并保持足够的脑供血。手术涉及硬膜外充分剥离、载瘤动脉较长时间阻断、组合夹闭及载瘤动脉塑形、血管重建等多种手段,故手术策略是在对颅内血管全面有效管理的基础上清除占位效应,而不是简单夹闭动脉瘤。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室间孔区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收治经显微外科方法治疗的17例室间孔区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变累及的范围分为三类,结合具体病例采用经皮质-侧脑室入路、胼胝体前入路和经室间孔人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病变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深部静脉损伤,另1例死于再出血.11例合并有脑积水,2例因急性颅高压并发脑疝先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6例出现近期记忆障碍.结论 室间孔区病变术前容易合并脑积水,术后并发症多,其中记忆障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6.
我们从1995年6月至1998年4月共收治有完整资料的脑积水31例及其分流术20例,笔者测量了它们的脑室脑比,旨在探讨脑室比在判断脑积水及其分流手术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脑积水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6~22岁。脑积水分流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66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视乳头水肿、视力下  相似文献   
27.
颅脑外伤后神经症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用数学统计方法评估颅脑损伤后神经症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36例门诊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伤情、社会因素、药物依赖、心理状况等进行分析,所得资料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伤情、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与本症有关。多因素分析,则显示伤情、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有显著意义(P<0 .05)。结论 颅脑损伤后神经症综合征患者,病初存在病理生理障碍,而后期则以社会心理因素为促发因素,其中心理因素在发病率中有增高趋势,因此应采取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天然红心鸭蛋紫杉紫素对人星形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U251人星形胶质瘤细胞系,细胞增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荧光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法检测,U251细胞浆中钙离子浓度采用LSCM测定。结果:天然红心鸭蛋紫杉紫素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用小剂量(0.25μmol·L-1)的紫杉紫素能有效地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并显著提高胶质瘤细胞内Ca2+浓度。结论:天然红心鸭蛋紫杉紫素可以显著抑制U251细胞增殖,且呈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依赖关系,同时使U251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诱导U25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锁孔神经内镜下颅内微血管减压术的应用优势。方法锁孔开颅在神经内镜下对1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施行微血管减压术。结果神经内镜下能更好地进行责任血管的判断,评价神经根部减压情况及垫棉的放置位置,简化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少,效果好。结论锁孔神经内镜下显微血管减压术比较通常显微镜下手术具有更大优势,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0.
脑脓肿16例误诊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脑脓肿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年 6月~ 1998年 8月将脑脓肿误诊为脑肿瘤的 16例临床资料 ,包括临床表现、CT扫描及周围血象检查。结果 :16例中 12例被误诊为脑胶质瘤 ,4例误诊为转移瘤。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和前驱症状 ,充分认识脑脓肿的不典型临床特征和CT表现 ,对临床信息加以全面综合的分析 ,是减少脑脓肿误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