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3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100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78篇
临床医学   333篇
内科学   27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276篇
综合类   628篇
预防医学   467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245篇
  6篇
中国医学   271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现就我院2000~2003年收治的老年人突发快速室率的房扑、房颤静注胺碘酮的疗效、安全性及应用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本研究以急性心肌梗死为心肌损伤的诱发因素,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48 h)大鼠溶血磷脂酸3种不同受体亚型表达谱,分析其与心脏细胞的病理学特征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1]冠状动脉结扎术后24 h存活的16只雌性SD大鼠作为心肌梗死组,另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2]术后48 h行血流动力学测定、称重及病理切片分析心肌肥厚状况;原位末端标记法和DNA凝胶电泳检测心肌细胞凋亡.[3]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溶血磷脂酸3种受体亚型基因表达谱.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组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均显著降低(P<0.05~0.01),左心室舒张末压显著升高(P<0.05).[2]病理切片分析心肌梗死后48 h,无明显的左室扩张与心肌肥大.[3]DNA凝胶电泳与原位末端标记法的结果显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梗死区与梗死边缘区凋亡指数分别为(21.286&;#177;15575)%,(19.816&;#177;12.000)%,假手术组(1.270&;#177;1.070)%,P<0.01].[4]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后早期重塑过程中溶血磷脂酸1、溶血磷脂酸2受体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而溶血磷脂酸3受体表达增加40%(P<0.01).结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出现左心室功能异常,早期重塑过程中(术后48 h)有大量心肌细胞凋亡,但无明显的左室扩张与心室壁肥厚,而同时溶血磷脂酸3受体表达显著增加,提示溶血磷脂酸3与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可能主要介导溶血磷脂酸在心肌梗死后早期的凋亡通路的调节.  相似文献   
993.
安徽省阜南县中学生HIV/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生对HIV/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针对中学生的有效的HIV/AIDS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匿名问卷对安徽省阜南县几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600名中学生HIV/AIDS总体知晓率为96.3%,一般知识高中生回答正确率普遍高于初中生,对传播途径认知的平均得分非常显著的高于非传播途径;学生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HIV/AIDS相关知识。结论应加强对低年级中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HIV/AIDS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94.
杨美霞  陈曦 《临床医学》2008,28(4):24-25
目的 探讨发生头位难产的常见原因、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新生儿预后.方法 统计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555例头位难产的病例,找出引起头位难产的最常见原因,探讨分娩方式,分析其预后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造成头位难产的常见原因中,胎头先露方位异常355例,占64%,居第1位;产力异常引起的头位难产136例,占24,5%,居第2位;产道异常引起头位难产64例,占11.5%,位居第3位.新生儿重度窒息13例,占2.3%,新生儿死亡1例,病死率1.80‰.阴道助产分娩产后出血情况略少于剖宫产分娩.结论 采用产程图与凌氏设计的头位分娩评分法有助于及时发现头位难产的病因、正确处理,为选择手术分娩的方式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生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针对年龄≥ 35岁低档暗娼(大龄暗娼)开展两轮横断面调查,观察大龄暗娼的安全套使用和梅毒感染状况,为大龄暗娼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异性性传播感染HIV情况较严重的6个市(县)作为研究现场,分别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和贵港市平南县、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湖南省张家界市和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在低档的性交易场所招募大龄暗娼,排除开展调查前已经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为HIV阳性者,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等信息,采血做梅毒血清学试验。分别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完成第1轮调查、2015年6-9月完成第2轮调查。每轮调查样本量约为360人。采用EpiData 3.0软件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1轮和第2轮调查的研究对象人数分别为371人和403人;年龄分别为(42.4±5.1)岁和(43.8±5.1)岁(t=3.537,P<0.001);性交易价格分别为(36.8±13.7)元/次和(49.5±15.8)元/次(t=11.961,P<0.001);性交易工作年限>2年的构成比分别为46.9%(174/371)和61.3%(247/403)(χ2=16.125,P<0.001);性交易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第1轮和第2轮调查的比例分别为46.9%(174/371)和64.3%(259/403)(χ2=23.641,P<0.001);梅毒感染比例,第1轮和第2轮的比例分别为15.9%(59/371)和7.2%(29/403)(χ2=14.533,P<0.001)。结论 两轮横断面调查比较,大龄暗娼的性交易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有所提高、梅毒感染比例有所下降。但是,还不能满足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目标。应继续重点关注大龄暗娼,切实有效推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冷冻膜和冷冻环2种载体行玻璃化冷冻对人卵裂期胚胎和囊胚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912个解冻复苏周期,比较2种载体行玻璃化冷冻后胚胎复苏结局和临床结局的差异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 385枚卵裂期胚胎中,冷冻环组(n=251)和冷冻膜组(n=134)的胚胎复苏率、完整胚胎存活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移植周期出生率、双胎出生率、早产率及出生男女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环组新鲜周期优质胚胎率(24.78%)、平均移植周期数(1.3±0.6)、复苏后优质胚胎率(40.76%)、复苏后平均移植胚胎数[(2.1±0.4)个]及低体质量儿出生率(19.01%)均明显高于冷冻膜组[18.59%,P=0.002;1.2±0.4,P=0.001;28.13%,P=0.001;(1.9±0.4)个,P=0.000;4.08%,P=0.015]。(2) 527枚囊胚中,冷冻环组(n=287)和冷冻膜组(n=240)的平均移植周期数、胚胎复苏率、完整胚胎存活率、复苏后囊胚扩张率、流产率、双胎出生率、早产率、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及出生男女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环组的临床妊娠率(67.94%)、种植率(49.72%)、移植周期出生率(52.96%)、新鲜周期优质胚胎率(27.0%)、平均移植胚胎数[(1.9±0.4)个]显著高于冷冻膜组[54.17%, P=0.001;39.58%,P=0.002;41.25%,P=0.047; 23.0%, P=0.002;(1.8±0.5)个,P=0.004]。Logistic回归显示,新鲜周期优质胚胎数、内膜厚度及冷冻胚胎所用载体类型与冷冻囊胚复苏移植后临床妊娠密切相关(P=0.017、P=0.049、P=0.044),而年龄、复苏后平均移植胚胎个数、复苏后囊胚扩张数、平均移植周期数及内膜分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裂期胚胎,冷冻膜和冷冻环冷冻胚胎的复苏结局和临床结局均是相当的。对于囊胚,冷冻环组的临床结局优于冷冻膜组。  相似文献   
99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5例偏瘫患者,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45~68岁.脑梗塞18例,脑出血17例;右侧瘫23例,左侧瘫12例,病程1~6月,认知和语言能力均能接受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入组条件完成研究的4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频刺激组(14例)、假rTMS组(14例)和高频刺激组(1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低频刺激组则在非受累侧初级运动皮质区(M1区)进行1Hz的rTMS治疗;高频刺激组及假rTMS组则在患侧M1区给予10Hz的rTMS治疗;所有患者接受2周治疗,每周5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患侧上肢Fugl-Meyer评分(FMA)、患侧上肢MAS量表,将各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治疗前,3组患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神经电生理学变化:治疗2周后,3组患者的MEP皮质潜伏期、CMCT均较组内治疗前缩短(P0.05);1Hz组和10Hz组较前明显缩短且优于假r TMS组(P0.05);1Hz组和10Hz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上肢功能改善:治疗2周后,3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其中1Hz组和10Hz组与假rTMS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1Hz组和10Hz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3组患者患侧上肢MAS量表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频及低频rTMS治疗均有利于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且两者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采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血清学模型评估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方法 针对112例谷丙转氨酶(GPT)≤2倍正常值上限(ULN) CHB患者行RTE、SWE及血清学检查,记录其剪切波速度(Vs)、肝纤维化指数(LF指数、F指数)、GPT、谷草转氨酶(GO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血小板(PLT)等。以肝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指标及血清学模型GOT/PLT比值、GGT/PLT比值等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效能。结果 Vs、LF指数及F指数诊断≥F2期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952、0.889及0.938;诊断F4期的AUC分别为0.930、0.858及0.918;三者联合诊断≥F2期及F4期的AUC分别为0.975、0.951。3个弹性成像指标与筛选出的血清学模型GOT/PLT比值、GGT/PLT比值联合诊断≥F2期及F4期的AUC分别为0.979、0.954。结论 RTE、SWE联合血清学模型可提高诊断GPT轻度升高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效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回顾性分析首次入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现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结局的关系,为住院患者实施合理营养支持及重点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6年1—12月的26 959例首次入院患者,回顾分析其24 h内营养风险筛查结果、营养支持情况及疾病转归的资料,描述营养风险分布的现状、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的关联以及营养支持与疾病转归的关系。结果医院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4.58%(1235/26 959),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急诊、神经内科、心脏科及普外科;有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51.17%,且随风险分数增加其营养支持率随之增加,但极高危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仍未全覆盖;在诊疗难度没有差异的前提下,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的疾病转归(P0.05)。结论基于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的现状,医护人员应加强合作,重视全程、动态地营养筛查,尤其是高风险科室的老年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制订针有对性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