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30篇
  免费   802篇
  国内免费   435篇
耳鼻咽喉   223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850篇
口腔科学   197篇
临床医学   2474篇
内科学   1446篇
皮肤病学   306篇
神经病学   308篇
特种医学   5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217篇
综合类   5021篇
预防医学   1837篇
眼科学   176篇
药学   1857篇
  29篇
中国医学   1580篇
肿瘤学   43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927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888篇
  2010年   805篇
  2009年   941篇
  2008年   834篇
  2007年   874篇
  2006年   819篇
  2005年   854篇
  2004年   782篇
  2003年   660篇
  2002年   566篇
  2001年   539篇
  2000年   532篇
  1999年   425篇
  1998年   435篇
  1997年   425篇
  1996年   429篇
  1995年   391篇
  1994年   366篇
  1993年   278篇
  1992年   260篇
  1991年   259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4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目的:提高对腰椎滑脱影像征象的认识。方法:常规X线正侧位片及CT扫描对腰椎滑脱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腰椎滑脱多为峡部裂及椎小关节病引起,14例峡部裂表现为环裂征及双面征。54例椎小关节病表现为椎小关节增生、肥大、关节局部变窄,关节间隙内“真空”现象,关节面囊性变,小关节半脱位等。滑脱主要表现为椎管矢状径增大,叠椎征,葫芦状改变,以及椎间盘假性膨出等。结论:X线正位片对诊断腰椎滑脱价值不大,侧位片能较为清楚地显示滑脱及程度,CT不仅能明确诊断而且可以提供更多信息,不失为目前腰椎滑脱的最佳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总结32例前列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NHT)的作用。方法 3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药物去势17例,手术去势15例,并联合抗雄激素治疗3个月,统计NHT前后前列腺癌体积、肿瘤大小、PSA、FSH、LH和睾酮水平变化。结果 2组NHT后前列腺体积明显变小、肿瘤变小、变软,甚至消失,PSA和睾酮明显下降,药物去势组睾酮水平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RP)术后2~3个月可恢复正常,而手术去势组RRP术后睾酮呈持续低水平。结论 NHT可明显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PSA,有利于手术操作。药物去势对内分泌影响是可逆的,而手术去势内分泌改变不可逆。  相似文献   
83.
颏成形术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及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颏成形术的并发症产生,历来是专家学者关注的问题.Hofer1942年,首次由口外颏下切口进路行颏部水平截骨,到Coaverse1950年由口内切口进路完成水平截骨,再到近年来Bell提出了带广泛软组织蒂的颏成形术[1],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皮肤瘢痕和骨坏死的发生,因此,颏成形术中术后并发症是否产生,是衡量手术顺利与成功的重要因素.并发症的产生原因以及预防与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4.
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是急性胰腺的一种特殊并发症,其病情极其复杂且凶险,死亡率高。到目前为止,很多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有必要加以探讨。本文就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临床特征以及诊断、治疗方面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lacing double J stent using a ureteroscope in early managing ureterovaginal fistula.Methods Twenty-eight patients cases with ureterovaginal fistula from 2002 to 2008 were treated early with placing double J stent using a ureteroscope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viewed.Results Twenty-two of 28 cases were treated and double J stent was placed in them by a uretero-scope and 75% (21/28)of cases were cured.Four of 21 cases were treated twice by a ureteroscope and were cured finally.7 cases with failure ureterovaginal treatment underwent ureterocystostomy and were cured.The follow-up from 6 months to 33 months (average 10.1±6.4 months)showed that all of the 28 cases had been cured and had no urinary fistula.Conclusion Placing double J stent using a ureteroscope is the first choice of operative procedure for the early treatment of ureterovaginal fistula.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心理咨询就诊者的心理测验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门诊心理咨询的初诊者进行心理测验和分析。结果 发现大多为城市女性居民,青壮年,工人,高中以下者。绝大多数属于医学问题(91.8%),其中以神经症为多(59.6%);较常见症状为抑郁(3.18分)、焦虑(2.35分)和强迫(2.33分);以N型人格及E内向人格占多数。结论 门诊心理咨询者中多数有医学问题,心理测验是心理咨询者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7.
突触融合蛋白1A属于突触前膜受体,参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的融合及神经递质释放,传递神经信息。近年研究表明,突触融合蛋白1A也存在于胰岛β细胞膜及微粒体膜上,参与钙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影响含胰岛素的分泌颗粒胞吐;对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和患者研究显示突触融合蛋白1A与2型糖尿病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8.
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2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冲击波骨科治疗机治疗23例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患者,冲击电压为7.0~12.0kV,冲击能量0.056~0.250mJ/mm^2,冲击1000~3600次,焦点压力10.2~37.2MPa。根据患者情况治疗5~8次,每次间隔3~7d。[结果]治疗后随访12~18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23例中,5例无效,18例有明显骨痂生长并最终骨折完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4周,12个月后有效率78.1%,治疗后未观察到明显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用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简单有效、安全经济,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9.
前列通瘀提取液对前列腺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前列通瘀提取液对体外培养前列腺基质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分别以1、2、10、50、100×10-5g/L 5种不同浓度前列通瘀提取液作用体外培养前列腺基质平滑肌细胞,采用MTT和TUNEL法分别测定抗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结果:5种不同浓度前列通瘀提取液作用48 h后抗增殖指数分别为50.61%、53.52%、56.92%、65.53%、72.94%,抗增殖效果随着浓度增大而增大。100×10-5g/L前列通瘀提取液作用24、48、72 h后凋亡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100)×10-5g/L前列通瘀提取液体外作用前列腺基质平滑肌细胞具有显著的抗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90.
颈动脉窦在不同的压力刺激下会对体动脉压及其它生理参数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Ursino的短期调节动脉压的血液动力学模型,讨论了颈动脉窦在不同方波脉冲压推拿刺激下,体动脉压降低的特点.结果显示,方波脉冲的占空比不同,体动脉压下降的幅度,舒张压与收缩压之差及每搏心输出量都有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