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4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485篇
内科学   22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781篇
预防医学   220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272篇
  2篇
中国医学   271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分析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背景下,2016年4月—2022年3月国内深圳市和济南市流感流行特点,了解我国南北方地区流感流行差异。 方法 使用深圳市和济南市国家级哨点医院2016—2022监测年度流感样病例(ILI)和流感病原学监测资料,分析流感流行特征和趋势。 结果 2016—2022监测年度深圳市和济南市国家级哨点医院的门急诊病例中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分别为2.25%、3.45%。两地区ILI%最高的年份均为2021—2022监测年度。ILl年龄构成均以0~4岁为主(分别占40%、46%)。按月分析两地区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与ILI%变化的相关性,两者趋势均存在正相关(r=0.238,P<0.05;r=0.425,P<0.001)。两地区不同监测年度流感优势毒株型别均不相同,呈交替变化,但每年流行的型别及高峰期的优势毒株型别基本一致。 结论 2020—2021监测年度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初期,深圳市和济南市流感活跃程度明显低于往年平均水平且流行毒株型别单一,其余监测年度基本符合我国南、北方地区流感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32.
陶伟  韩卉  邓雪飞  陈方宏  庞刚  刘斌  赵红 《解剖学杂志》2007,30(3):347-350,F0003
目的:通过对上矢状窦(SSS)旁大脑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中桥静脉的保护提供基础。方法:分别对30例(60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内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40侧DSA静脉相和16侧CTV进行显微解剖和影像学观察。结果:上矢状窦前部和后部分别有一缺乏桥静脉注入段,显微解剖、DSA和CTV观察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数量分别为11.2支、8.9支和7.0支,DSA和CTV观察发现桥静脉注入上矢状窦处常显示不清。结论:熟悉和比较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特征有利于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桥静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33.
利用水蒸气辅助自组装方法在心血管支架用316L不锈钢表面上制备出了规则排列的微孔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薄膜.实验研究表明,大气湿度和聚合物溶液浓度对孔径大小和分布有较大影响.接触角检测结果表明,微孔结构改变了PLGA涂层的亲疏水性质,呈现出疏水特性,而致密涂层及不锈钢基体表面则为亲水性.血小板粘附实验显示血小板在孔径小于3~5μm微孔涂层的表面几乎不粘附;在孔径大于5μm微孔涂层表面有微量粘附;而在致密涂层和不锈钢表面则发生粘附、聚集,甚至产生伪足.这一研究结果证明:通过水蒸气辅助自组装法制备的PLGA微孔涂层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粘附的能力,有助于提高金属血管支架表面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34.
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03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急性轻型胰腺炎组,B组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组。在A、B两组内分别设生长抑素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之间的胰腺囊肿、胰腺脓肿、胰瘘、肠瘘、腹腔内出血的发病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生长抑素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改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组中生长抑素组的死亡率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结论 生长抑素对于急性胰腺炎特别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价值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5.
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  唐云梅 《医学信息》2008,21(8):1452-1452
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进步,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静脉留置针作为新一代的诊疗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其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护理问题,现将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经冠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定植、分化和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90min后再灌注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分为骨髓细胞移植组(BM-MNCs组,n=6)和对照组(n=5),分别经冠脉移植PKH26标记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和培养基,术后6周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行血流动力学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变化。结果在BM-MNCs组,心肌梗死后6周在缺血心肌内可找到移植细胞,其Ⅷ因子和desmin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血流动力学指标显示左室等容舒张期压力最大变化率和心排量与心肌梗死后90min比较明显改善(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每搏输出量和心排量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心肌梗死边缘区的小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冠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可定植于梗死区心肌,并可分化为肌源性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可促进小血管再生,有改善心功能的潜能。  相似文献   
37.
我们在做腧穴低电阻特性的探测时,发现有的女同学们在行经期间穴位低电阻特性有改变,这里是否月经周期对腧穴的电阻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呢?根据古人的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理论,考虑到月经期间人体的生理变化,一定在相应体表有所反映,并且现代的"经穴一脏腑"相关的理论越来越被证实.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患者体内干扰素 (IFN)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 (CPE)检测5 1例乙脑患者血清及脑脊液 (CSF)中的IFN水平。结果 :(1)急性期血清及CSF中的IFN水平均显著升高 ,恢复期显著下降 ,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CSF中的含量高于血液 ,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2 )采用IFN肌肉注射治疗的患者用药后血清中IFN升高 ,但CSF中IFN水平未见升高 ,而且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与未用IFN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1)IFN参与了乙型脑炎的发病过程。 (2 )IFN治疗并不能提高疗效 ,临床上不易贸然使用 ,需寻找其它更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CT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21例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的CT图像信息和临床资料,对CT图像征象进行评分,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5种征象(支气管扩张、细支气管炎、结节、实变、空洞)评分及总评分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闷、呼吸困难、体质量减少和发热等无特异性症状;肺部CT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扩张、细支气管炎、结节、实变、空洞等多种病变模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征象总评分与年龄呈正相关,支气管扩张评分、细支气管炎评分与身高呈负相关,实变评分与年龄、咳嗽呈正相关。结论 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CT表现呈多样性,常见支气管扩张、细支气管炎、结节、实变、空洞等病变模式,且在高龄、矮身材、重度咳嗽患者中相应影像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0.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体内干扰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体内干扰素(IFN)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检测51例乙脑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SF)中的IFN水平。结果:(1)急性期血清及CSF中的IFN水平均显著升高,恢复期显著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CSF中的含量高于血液,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2)采用IF肌肉注射治疗的患者用药后血清中IFN升高,但CSF中IFN水平未见升高,而且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与未用IFN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1)IFN参与了乙型脑炎的发病过程。(2)IFN治疗并不能提高疗效,临床上不易贸然使用,需寻找其它更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