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为椎旁胸神经阻滞穿刺的定位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将胸神经和椎板外侧缘的交叉点设为靶点,测量靶点所在水平面到上位胸椎棘突中点水平面之间距离、靶点到正中线距离以及靶点到皮肤距离。结果(1)靶点到各自上一椎体棘突中点平面距离:T1-3靶点为20.3±4.1mm,T4-6靶点为5.1±3.2mm,T7-9靶点为5.3±2.4mm,T10-12靶点为20.6±5.0mm。(2)T7离正中线最近为15.1±3.8mm,向上或向下逐渐变宽,在T1处达20.6±4.6mm,在T12处达19.1±7.3mm。(3)靶点到皮肤距离:T5离皮肤距离最近,其距离为43.3±3.1mm向上或向下逐渐增宽,在T1处达51.4±4.1mm,在T12处达49.4±5.0mm,其平均值为3.5±5mm。结论椎旁胸神经可以经上位棘突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52.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影响分化调控因子的研究认为,体外原代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自然分化为肝细胞的比例较低,选择一种合适的诱导剂提高其分化为肝细胞的比例尤为必要.目的:以肝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生长因子体外联合,验证其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8在潍坊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材料:Sprague-Dawley大鼠40只,由潍坊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传至第3代细胞,设立2组:空白对照组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联合诱导组在此基础上,另加入10 μg/L成纤维生长因子、8 pg/L.肝细胞生长因子、8 μg/L表皮生长因子.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甲胎蛋白及白蛋白的表达,PAS检测糖原的表达,靛青绿摄入情况,酶学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的水平.结果:联合诱导组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圆形细胞的特征性改变,空白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仍保持梭形或纺锤形.联合诱导组培养14 d可见白蛋白和甲胎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诱导7 d时偶见PAS阳性细胞与靛青绿阳性细胞,随诱导时间延长,阳性细胞逐渐增多;诱导14 d时开始检测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的合成,21 d达高峰,之后下降.上述各指标空白对照组细胞均呈阴性.结论:成纤维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体外联合应用,能够成功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53.
经额胼胝体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为经额胼胝体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显微解剖技术对17个甲醛固定,红色明胶动脉灌注的成年尸头标本蝶鞍区的有关神经和血管进行观察.结果(1)视交叉前间隙之间的面积为(28.4±6.2)mm2,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之间的距离为(4.1±0.8)mm.(2)前穿动脉主要来源于大脑前动脉交通前段和颈内动脉终末段,穿入前穿质前可分成多支或形成动脉丛.(3)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水平部之间的距离为(16.5±4.4)mm,在穿经海绵窦上壁处间距为(13.3±2.5)mm,在大脑前动脉发起处,间距为(17.9±1.6)mm.(4)前交通动脉在视交叉之上者占82.4%,之前者占14.3%,侧方者占5.9%.(5)动眼神经在后床突的前外侧(7.8±2.1)mm处穿海绵窦顶入海绵窦,入窦点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后方(5.0±2.0)mm,两侧入窦点之间的距离为(21.9±2.3)mm.结论经额胼胝体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主要是通过视交叉前间隙,在颈内动脉之间的区域操作,手术中,既要保护颈内动脉、视神经、动眼神经等较大结构,又要尽量避免穿动脉、下丘脑支动脉等小动脉的损伤,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HepG2细胞在不同琼脂糖浓度下克隆形成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离细胞克隆的最佳细胞密度和最适琼脂浓度, 为肿瘤干细胞的筛选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方法: 将HepG2单细胞悬液与10 g/L的琼脂糖相混合, 在2 g/L(A组)和3 g/L(B组)琼脂中接种不同密度的HepG2细胞, 14 d后观察克隆形成.结果: 100-1000个/孔的各个实验组中, A组细胞的克隆数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4.36, P<0.05);在细胞密度为100-500个/孔时,A、B组细胞克隆形成率随着细胞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600-1000个/孔, A、B组均随着细胞密度的逐渐加大, 克隆形成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在进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时, 可以采用2 g/L的上层琼脂浓度, 并采用10 g/L的琼脂糖凝胶作为储备胶, HepG2细胞在500个/孔时的克隆形成率最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PDMSCs向肝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体外培养条件及方法.方法 孕20 d的大鼠无菌条件下取胎盘,经胶原酶消化、密度离心、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表面抗原进行鉴定.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加入胎肝滤液,模拟体内肝脏微环境,诱导PDMSCs向肝细胞定向分化,以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干细胞标志物;PAS检测糖原表达.结果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PDMSCs贴壁生长为成纤维样细胞,CD44表面标志物检测阳性;PDMSCs经胎肝滤液诱导14d时细胞呈现圆形、卵圆形的特征性改变,AFP、CK19表达阳性.结论 胎肝滤液能够诱导PDMSCs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N-乙酰-L-色氨酸(L-NAT)对海马神经元(PHN)缺血低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600μmol/L H2O2诱导PHN制备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aspase-3的表达,Rhodamine 123染色检测线粒体膜势能(ΔΨm)的改变,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caspase-3、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及凋亡诱导因子(AIF)和细胞色素C(CytC)等线粒体促凋亡因子在胞质蛋白和线粒体蛋白中的表达。结果 L-NAT可减轻H2O2所引起的细胞形态的死亡、存活率的降低、LDH的释放、caspase-3的激活、线粒体膜势能的丧失及AIF和CytC等线粒体促凋亡因子的释放。 结论 L-NAT能通过抑制caspase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的细胞凋亡途径,减轻H2O2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57.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对中枢神经发育的作用。方法50只小鼠射不同浓度的TNF和IL-1后,饲养周或1月行胆碱酯酶染色,观察海马结构内AchE阳性纤维的变化。结果:海马结构内焦点有大量的AchE阳性纤维。IL-1组和TNF代浓度组与对照组和TNF高浓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浓度TNF和IL-1对海马结构AchE纤维的发育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8.
以提升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强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及促进作用,从场域视角出发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为进行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方向和指导,进而全面提高基础医学教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N-乙酰-L-色氨酸(L-NAT)对新生鼠脑缺血缺氧纹状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出生第7天的SD大鼠制备新生鼠脑缺血缺氧模型,HE染色观察纹状体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相比,HIE组纹状体中神经细胞排列紊乱,且数量明显减少,Caspase-3、Bcl-2、Bax的表达升高;HIE+L-NAT组纹状体细胞的损伤程度减轻,Bax、Caspase-3表达下降,Bcl-2的表达进一步升高.结论 L-NAT可能通过调节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减轻纹状体细胞的损伤程度,从而保护新生鼠脑缺血缺氧损伤.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N-乙酰-5-羟色胺(N-acetylserotonin,NAS)对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后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成年未经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和I/R+NAS组.采用夹闭至肝中叶和左叶肝蒂的分支的方法制作肝I/R模型,冰冻切片,HE染色检测肝细胞形态;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激活型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肝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结果:(1)HE染色显示,I/R组肝细胞出现明显的水样变性和局灶性坏死,NAS可减轻I/R损伤所引起的肝组织结构的破坏;(2)与Sham组相比,I/R损伤后AI、激活型Caspase3、B c l-2和B a x的表达升高,B c l-2/B a x降低(P0.01),N A S干预可使A I降低(P0.01),Caspase3和Bax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及Bcl-2/Bax显著升高(P0.01).结论:NAS可通过提高Bcl-2、降低Bax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激活,减轻肝I/R损伤所致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