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科自1994年~1998年内共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50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28例,女22例。年龄<1岁1例,~5岁22例,~12岁27例,平均年龄6.1岁。春季发病19例,夏季6例,秋季23例,冬季2例。诊断标准必须具备下列3项:(1)有呼吸道症状,以咳嗽为主;(2)胸片示有炎性改变;(3)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全面实施和完善提出建议。方法:通过金坛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一年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和讨论:金坛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一年中,人民群众“看病贵”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了公益性,公共卫生服务得到了明显加强,医务人员待遇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需要共同关注并加以完善和改进,以实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用药制度。  相似文献   
13.
14.
甲钴胺对挤压伤大鼠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害后恢复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害动物模型,以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干病理切片(光镜、电镜)为观察指标,考察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害后恢复的影响。结果:甲钴胺组给药4周后能显著改善大鼠坐骨神经损害。结论: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害有确切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甲钴胺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害后背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甲钴胺对坐骨神经损害后背根神经元病理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甲钴胺组,每组各10只。以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害动物模型,以背根神经节病理切片(光镜、电镜)中的神经元变化情况为观察指标,考察甲钴胺对坐骨神经损害后神经元的影响。结果:4周后模型组神经元坏死率为(60.28±3.56)%,而甲钴胺组为(11.66±1.52)%,甲钴胺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4周时可见胞质、胞核大量空泡变性,内质网水肿明显,染色质聚集成块,分布不均,而甲钴胺组电镜观察胞膜、核膜比较完整,细胞器分布均匀,内质网无明显肿胀,总体观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甲钴胺对坐骨神经损害后神经元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对坐骨神经损害后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钴胺组(阳性对照组,104μg·kg~(-1))、丁咯地尔组(40 mg·kg~(-1))。以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建立动物模型,以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干病理切片(光镜、电镜)为观察指标,考察丁咯地尔对坐骨神经损害后恢复的影响。结果wk 4时甲钴胺组和丁咯地尔组均能显著增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甲钴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丁咯地尔组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4 wk时丁咯地尔组和甲钴胺组髓鞘形态结构接近正常,而模型组神经髓鞘溃变程度很高。结论丁咯地尔对坐骨神经损害有确切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RDS)的血气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NIKDS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采用N—CPAP给氧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头罩吸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经N-CPAP治疗后PaO2和S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PaCO2较治疗前下降(P〈0.05),pH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气指标也均有改善;治疗组氧疗后较对照组PaO2和SaO2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H和PaCO2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CPAP是治疗NRDS患儿的有效方法,能纠正严重低氧血症,改善血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连续高容量血液滤过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常见危重症,突出表现为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尽管各种治疗技术及保护性机械通气的应用,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作者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对6例ARDS患者采用连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并与传统的血液滤过(CVVH)进行比较,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215例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各病期的死亡率:低血压休克期为44.7%、少尿期45.l%、多尿期10.2%;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为主要致死原因。积极抢救休克、肾衰、大出血、肺水肿等危重症候群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对周围神经损害后恢复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害动物模型,以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干病理切片(光镜、电镜)为观察指标,考察盐酸丁咯地尔对周围神经损害后恢复的影响.结果:盐酸丁咯地尔组给药4周后能显著改善大鼠坐骨神经损害.结论:盐酸丁咯地尔对周围神经损害有确切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